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都市言情 >伪蜀山弟子在香江 > 分节阅读 37

分节阅读 37(2 / 2)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对对,我还把这码事给忘了。”王贯东收了笑声。又向王振国问道:“四弟,你怎么找到我们的要知道这些年来为了找你们我在香江可是没少费劲,始终都在派人寻找铃姨和你们。但找了十几年都没有音信。搞的我都已经灰心了。没想到你倒的厉害。我第一次来内地就被你找到了。”

“这”听到这个问题,王振国显得有些语塞。

倒是王翰在一旁微笑接口道:“是这样的。父亲这几十年来也一直惦记着祖父还有大伯你们,早就跟我们提起好多次要找你们。说来也巧,前两天我偶尔到一位朋友那坐,他恰好是政府派出来接待你们的工作人员,于不经意间他就聊起了这次来京地港商巨头,正好提到大伯您的名字,我就上心了。后来我又仔细打听了一下,发现大伯的情况和父亲提过的颇有相符,就这样找上门来了。”

“哦是这样,那可真是天意。怕是上天有意让我们王家骨肉重逢,否则怎么会这么巧倒是王翰你有心了,大伯该好好谢谢你才是。”王贯东点头说道。

可他却没有注意,在王翰讲出这席话地同时,王振国那边却不自然的挪了挪身子,神情有些异样,似乎似乎颇有涩然。

不过这一切却没有逃出王睿的眼睛,对于自己这个四叔的异样表情,今天晚上王睿已经不是第一次注意到了,当然表面上他仍旧声色不动,宛如没有察觉般,但心中已慢慢开始有了几许疑虑。

大家又说了一会,眼见时间不早,那王翰便又提醒道:“父亲,时间已经不早了,大伯他们今天一整天又坐飞机又参加晚会地,怕也累了。咱们是不是早点回去,让大伯他们早点休息,有什么话等明天请大伯到家里说。大伯,你们明天不急着走吧父亲和我们一家人都想请你们到家里坐坐,也算认门认亲了,我母亲还有弟妹今天都没来,都等着您到家里见面呢”

“好,大伯明天不走,明天不走,好不容易才找到你们,这个门我是一定要登的,亲也是一定要认的。就这么说了,你们住在什么地方明天一早我就你两个堂弟过去。”王贯东今天也确实是太高兴了,毫不犹豫就做了决定。

微微一笑,王翰道:“北京的路大伯您不熟,况且我们住在军区大院,没有人带路进进出出也不方便,您还是等着我来接您和两位堂弟吧这样,明天上午九点,我准时来接您和两位堂弟,大伯今晚就好好休息等我来接就行了。”

“也好,那就这么说吧”王贯东点点头。

于是,王振国与王翰起身,由王贯东父子三人送到电梯口,彼此道别辞行后,加上两位警卫员一行四人便乘电梯下楼离去。而老爷子王贯东却是高兴地很,与两个儿子回到房间犹自激动不已,拉着两个儿子坐下就与他们讲起了关于王振国的母亲,也就是他称之为铃姨的往事。

六十四 骨肉亲情

别重逢的亲人,老爷子王贯东直是兴致高昂,与两个间后,不休息反倒把他们叫到客厅,兴致不减的和讲述起当年王家没有移居香江前,在老家广东惠山时的旧事。

王智王睿兄弟俩对老家广东惠山也是始终不大了解,今天难得老爷子有兴致,两人就也配合的随他坐到那里,听他讲述旧事。

王家当年在广东惠山也是书香大家,移居香江时,王贯东不过八岁,王震南王掌西更是一个七岁一个四岁,尚都是懵懂无知的小孩子。而王贯东的亲生母亲,也就是王智王睿的亲生祖母柳淑容,正是王氏上代掌舵人王正海的正室发妻。

柳淑容乃书香门第出身,十六岁便嫁给了王正海,十八岁生下长子王贯东,次年生下次子王震南,而后是三子王掌西,这三兄弟却都是同父同母的至亲同胞。但柳淑容的身体不好,未出阁前体质就比较虚弱,等成亲后年少产子更是雪上加霜。所以,打王贯东记事起,他就知道母亲的身体不好,不能太剧烈的活动,平日里更是时常要卧床静养,还总是喝那些黑黑苦苦的补药。

故打小起,王贯东最亲近的人不是他的亲生母亲,却是柳淑容的陪嫁丫鬟邵雨铃。当然邵雨铃这个名字是后取的,最早的时候王贯东是叫她铃姨,父母亲却叫她小铃子。

邵雨玲是个很温顺很善良的女人,自幼便是柳淑容地丫鬟。而后又作为陪嫁丫鬟随小姐从柳家嫁到王家,心里早知道自己的身份定位,故在自家小姐陆续生下王贯东等三位小少爷后,她便立时接手了照看三兄弟的事宜。陪伴,嬉戏,读书,写字等等等等一个母亲该做到的事情,她却都替自家小姐做了。从一出世,王贯东就是在她的怀抱下长大的。与她亲近的不得了,每有什么事,王贯东第一个想到的不是父亲母亲,而是去找玲姨。故可想而知,他与这位玲姨之间的感情究竟有多么深厚,可以说不是母子却胜似母子。

而后柳淑容地身体愈发虚弱,尤其王掌西出世更令她一卧不起。于是在种种因素的促使下。她终于替丈夫选定了一位侧室,就是自己的陪嫁丫鬟邵雨玲。自然后面的事情就不用细说了,邵雨铃怀孕,王家移居香江。因她身体不便就留下了一个老仆人照顾她,待生产后再派人来接,乃至最终两厢失散。直至五十多年后地今天亲人重逢。等等诸事在那个动乱的年代倒也算不得什么希奇的事。

王家移居时是一九三六年。其时王贯东八岁,还是一个世事不知的懵懂孩童。突然间要与最亲近地铃姨分开。尤其铃姨肚子里还藏着他期待了好久的小弟弟,他更准备了好多喜欢的东西的要送给小弟弟,这样地分别对他意味着什么自是可想而知。

所以,当知道铃姨不能跟自己一起走时,王贯东直大哭大闹怎么说也是不依,无论如何就要带铃姨一起走,否则他就要留下来陪伴铃姨。最后还是邵雨铃百般安抚,告诉他用不了多久铃姨就到香江找他,到时候还会带着弟弟陪他玩,这才算是勉强让王贯东接受下来,当然邵雨铃也同时许下了无数承诺。

可是,当年一别后,王贯东此后五十年就再也没有见到他的铃姨,那没见过面的弟弟更不用说了,他准备地那些玩具却是再没送出去,这件事就成了他从幼年起就积压在胸地一块垒石,一个心病。所以今天见到铃姨地儿子,自己的异母兄弟后,他才表现地那般激动,连往日的洞察力与沉稳全都不见了,丝毫也不象那个叱咤香江几十年的王氏掌舵人。

而王贯东的这种情感,作为他的两个儿子,王智与王睿两个非当事人,自然难以体会老爷子那积压在胸达半个世纪之久的复杂情感。故此,对于老爷子今晚的激动表现,那王智倒是没觉得什么,他这会的心思却也在那位少将四叔的身上,已经开始谋划要如何与这位四叔处理好关系,为王氏集团在内地的投资创造更大的方便条件。

这不是说王智就如何冷血如何不讲亲情,只是他作为一个商人,绝不放过任何对己有利的机会已经成为他的本能,所以打听到四叔是少将后,他就本能的开始谋划该如何与四叔拉近关系,但他可没有恶意,他只是想在不防碍四叔的情形下,为王氏集团谋得一点点便利罢了,却不是向拉四叔下水。

反倒是王睿,我们的王三公子,他对这刚见面的四叔与堂兄却是另有看法,他对这位四叔与那位堂兄可没产生什么亲近之情,或许他才是真正的冷血,亲情观念淡薄。

但王睿也没觉得自己这么想有什么不对,原本此次来京之前,他心里就已经存了三分谨慎,他可没有忘记月前在香江刚刚见过面的那位乔老,故此始终便有着心理准备。而在表演结束后,这么巧就有几十年都查无音讯的四叔找上门来认亲,且这位四叔在方才的谈话中还颇有异样,如此一来就令王睿心中自然产生了几许疑虑。

他倒不是怀疑这位四叔是假的,这不至于,起码这种事是骗的。只是四叔出现的时间太巧,且言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