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重生之衙内 > 分节阅读 1550

分节阅读 1550(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d”

看来是自己误会柳俊了。这位师兄,确实是与众不同的。与很多和他地位相当的高级领导干部,思维方式有着明显的区别。

“还是去政研室吧。”柳俊一挥手,说道:“逸平,你的思维方式还要拓宽。不要以为只有在媒体工作,才能揭短,才能向党委和政府工作提意见。我们内部的很多机构,设置的原意,就是为了提意见的。只是这个初衷,现在被曲解了。而且,在媒体工作,你的意见不见得会受重视。”

对于柳俊此言,邵逸平倒是完全认同。

事实上,现在的媒体也未必就能畅所欲言。很多时候,媒体提的意见太尖锐了,就会发生他曾经遭遇过的那种事情。不客气地说,媒体监督,在少数官员眼里,已经变成“对立面”了。相对而言,在政研室上班,他提出的意见和建议,却能够得到柳俊的充分重视,对于他自己的人身安全,也更有保障。

省委政研室副主任和媒体记者,是完全不同的两个身份。

“好,既然师兄有命,我理当遵从”

邵逸平没有多少犹豫,下定了决心。

第2085章 廖庆开的侄儿出了问题

省委常委院五号楼里,娄海英吃着饭,有点食不下咽。

“有心事啊”

谢崇安关心地问道。谢崇安已经从首都调到华南大学上班,依旧是教授。娄海英的女儿也调到了南方市,不过平时并不住在常委院,单位分配有住房。只有周末和节假日才回常委院看望父母。

娄海英的性格风风火火的,在亲近的人面前,不大藏得住话。自从随柳俊到d省之后,工作上十分顺利,在纪委成功树立了威望,谢崇安还很少在娄海英脸上看到忧虑的神情。

“嗯”

娄海英点点头。

“说说吧,什么事”

谢崇安便放下碗筷,问道。

谢崇安并不是那种食古不化的书呆子,学术上颇有成就,人情世故也很通达。时常会给娄海英做个参谋。他的意见,娄海英也很重视的。

“是三衡信托投资公司的问题。”

娄海英简单地提了一句。

谢崇安有点摸不着头脑。他毕竟是华南大学的教授,对于省里的事情可没有那么熟悉。至于信托投资公司,d省更不知有多少。

“这段时间,有很多检举信反映三衡信托公司的问题。这个信托公司是公私合营的,以国有资产为主,但私人股份也差不多占到了一半。检举信反映说,三衡公司经营情况很混乱,涉嫌利用海外金融渠道洗黑钱,数额还很大”

娄海英也知道丈夫不明白,就多说了几句。照说这是违反纪律的,不过谢崇安是很正直的知识分子,以前娄海英也经常和丈夫聊到一些工作上的事情,谢崇安从未再跟其他人提起过。身为教授,智商是毋庸置疑的,知道什么事情能说,什么事情不能说,绝不会故意让自己的老婆犯错误。

尤其到了娄海英这个层级的高级干部,谢崇安更加会刻意维护老婆的威信。

谢崇安便笑了,说道:“这有什么为难的,既然有反映,你们纪委就查嘛。现在国家正在和西方列强打金融战争,这样的问题可不能含糊。”

作为高级知识分子,谢崇安对国际大势和国家政局,均有一定的了解。对国家目前采取的金融策略,持完全肯定的态度。他也隐约知道,这个“国战策略”是柳晋才柳俊父子为主提出来的。娄海英身为柳俊的嫡系,无疑要全力以赴支持柳俊。

以往娄海英也从未为类似的事情犹豫过。

娄海英双眉紧蹙,索性也放下了筷子,靠在椅子上不吭声。

谢崇安就慎重起来,认真地问道:“怎么,这个三衡公司有背景”

“嗯。三衡公司的董事长姓廖,叫廖有清。是廖庆开同志的亲侄儿廖庆开是以前n省的老省委书记,总理和严玉成同志,以前都在他手下工作过的,据说廖老是严柳两位首长最敬重的老领导”

娄海英迟疑了一下,终于说出了自己忧虑的原因。

谢崇安的眉头不由也紧紧皱了起来。

他不是体制内的成员,严柳系的发迹史,他不是那么清楚。但严玉成和柳晋才的老领导,这个身份何等了得而且不是一般意义上的老领导,正经是n省的老省委书记,基本上可以断定,严玉成和柳晋才均是廖庆开提拔上来的。一省之内,如果不是得到省委书记的特别看重,严玉成和柳俊才不可能迅即上到很高的位置。

既然三衡公司的董事长是廖庆开的亲侄儿,这样的关系,也难怪娄海英犯难了。

就算是柳俊,恐怕也不好拿主意吧

“省里其他领导,知道三衡公司的情况吗”

沉吟稍顷,谢崇安谨慎地问道。

娄海英苦笑一声,说道:“能不知道吗三衡公司又不是今天才建起来的,搞了好些年了。不过大家对这个事,都装作不知道罢了”

也只能是装作不知道。

谁愿意去捅这个马蜂窝

且不必提起廖庆开的赫赫威名,就是廖有清本人,只怕也有很大的能量。娄海英说得明白,这个三衡公司在替人洗黑钱。那些人里面,恐怕就有不少权势熏天的实权领导。

“要我看,这事再等等吧柳书记迟早会知道的。”

谢崇安很隐晦地提醒道。

既然有人举报,那么举报信肯定不止投到省纪委一家,省委书记知道这回事,是迟早的事情。还是等柳俊的指示比较稳妥。

娄海英摇了摇头,说道:“不行。这个事拖得越久,对柳书记的威望损害越大。”

柳俊之所以每至一地,均能迅速建立起崇高的威望,其中最重要的一条,不是他的衙内身份,而是他处事的公正无私。短短两年时间不到,在d省这个全国局势最复杂的省份,树立起一言九鼎的权威,可不容易。

如果省委对三衡公司的问题迟迟没有动作,不免要引得很多干部私下里腹诽柳俊的“公正无私”不是那么彻底。这样的损害,对一把手的威望是致命的。有了这种想法,d省的干部们对柳书记“畏”则有之,“敬”就未必了

也只有娄海英这样的铁杆死忠,才会从这个角度去思考问题。但凡略略有一点私心,或者对柳俊不是那么死心塌地的敬服,均会听从谢崇安的建议,看一看再说。

“这倒也是”

谢崇安还在沉吟,娄海英已经站起身来,径直去了客厅,拿起了电话。

“书记,您好,在家吗我有些情况要向您做个汇报好的好的,我马上就过去”

放下电话,娄海英便拿起公事包,准备出门。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