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重生之衙内 > 分节阅读 1403

分节阅读 1403(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d代会了。”

说着,刘光兴就瞥了柳俊一眼。

对于刘飞鹏“摊牌”之后,a省今后的政治布局,大家说不关注,那是假的。刘光兴其实也很想知道,柳俊到底打算怎么应对这个事情。

还有,严柳系高层的态度。

涉及到省级班子的配置,a省本身的博弈,或许还不是那么重要的。关键要看高层博弈的结果。

“省长,关于第八届全省党代会的筹备工作小组,你和飞鹏书记是怎么沟通的”

见柳俊没有吭声,刘光兴径直问道。

柳俊眼望水面,淡然说道:“暂时还没有沟通。”

“可是我听说,自立书记和赵丹同志,已经在做准备工作了。代表的资格审查文件,正在起草。”

刘光兴有些忧虑地说道。

这就说明,刘飞鹏不但向高层“摊牌”,在a省也加快了行动的步骤,准备全面掌控即将在今年年底召开的八届省代会。刘飞鹏之所以这么做,总应该有点原因吧说白了,他是不是得到了某种暗示,认为在今年的党代会上,可以稳操胜券

果真如此,这边也该预为之所才行,省得到时候手忙脚乱。就算高层最终顾忌到一些所谓的“潜规则”,将柳俊调离a省,也不代表着刘飞鹏就能全面获胜。柳俊在a省有崇高威望,他调离a省的话,固然会令得大集团在a省的实力受损,却不可能就此将a省拱手相让。柳俊留在a省的强大班底,依旧是可用的。如果严柳系另外派一位干将过来接任柳俊的位置,情况不至于过分糟糕。

甚至于他刘光兴就具备了这个“继任旗手”的资格。

一念及此,刘光兴胸间洋溢起一股豪情壮志。

柳俊微微一笑,说道:“这些准备工作,先做也是应该的。无论怎么变,这些工作总是要做好。”

见了柳俊笃定的神情,刘光兴心里头又没了底。他了解柳俊的性格,不是那种喜欢故作高深的人,尤其在亲近的朋友和部属面前,说话都比较直接。刘光兴与柳俊交往多年,很清楚,但凡柳俊露出这种气定神闲的架势,那就表示,整件事情都在他的预料之中,早就想好了应对之策。

只是刘光兴有点想不出,柳俊这个把握,到底由何而来。

“光兴,很多事情,不是孤立存在的。a省的事,也不仅仅只和a省的人相关。再看看吧,也许事情会有变化的。”

柳俊显然理解刘光兴在想些什么,微笑着说道。

刘光兴便仔细琢磨着柳俊话里的意思,浮子沉下去了好一会,都没有察觉。

柴绍基忽然说道:“省长,听说吴西有意要向明珠学习,建造一个摩天轮,相关立项的报告,都已经送到汪国钊那里了。”

柳俊笑了笑,说道:“这个摩天轮,他建不起来。就算明珠那个,建起来了,也不见得就是好事哎,光兴,你那里咬钩了,再不起竿,到手的鱼又跑啰。钓鱼,可是要把握好机会。”

第一千八百六十八章决战开始

在看上去一片祥和的政治气氛中,对于向宏发动的致命攻击,忽然就展开了。

于向宏这些年行事高调,自从柳晋才出掌国务院之后,他几乎就没有消停过。说他飞扬跋扈,毫不为过。现在忽然有人对他展开全面进攻,倒也在情理之中。

严柳系站住了脚跟,也该有所行动了。

但谁都没想到,率先打头阵的,竟然会是身陷囹圄的原s省某商业银行行长孔学海。燕北省铁门市检察院,原定今年五月份对其提起公诉。根据孔学海犯下的罪行来看,是很严重的。孔学海涉及到好几项犯罪嫌疑,包括受贿,贪污,扰乱金融秩序等等。如果全部坐实了,刑罚绝对轻不了,搞不好就要掉脑袋。白无瑕等他出来结婚的言语就成了一句空话。

关键时刻,孔学海决定自救,向铁门市检察院的检察官提交了一份检举材料。这份材料一交到主审检察官手里,顿时将那位四十来岁的检察官吓得目瞪口呆,拿着材料的手不自禁地抖了起来。

实在孔学海揭发的内容过于惊人,检察官很清楚,这个事情,以他的级别,无论如何都是碰不得的。好在检察官也不是蠢人,立即向检察长做了汇报。检察长同样一头冷汗。不过铁门市检察长毕竟不是一般人物,马上就意识到,这里面水很深,他不能陷进去,一边吩咐加强对孔学海的人身保护,一边带着材料,夤夜拜访了燕北省检察院检察长。

次日下午,这份材料就到了中纪委书记严玉成的办公桌上。

第三天,这份材料在巨头会议上公开,巨头们人手一份。经过紧急研究,中央决定派出调查组,进驻明珠市,就检举材料上反映的问题进行全面调查。

与此同时,公安部派员前往铁门市公安局看守所,简短提审孔学海之后,孔学海随即被从铁门市公安局看守所转走,羁押到了何处,无人知晓。

当然,孔学海的检举信上到底写了些什么内容,是严格保密的,知道的人很少。不过根据小道消息来看,可能涉及到了明珠好几个商业银行的违规操作,孔学海尽管是s省的银行行长,明珠和京华相隔很近,彼此之间,经常会有往来。孔学海出事之前,本就是那边金融系统的得力干将。某商业银行总行行长赵慧英倒台之后,那边曾有意要推举孔学海接任赵慧英的职务,最后所谋虽然未成,也可见孔学海在那边大佬眼里的份量。

他亲笔书写的检举信,自然会有很重要的材料。

据说,除了银行的违规操作,孔学海还透露了更加惊人的秘密,与明珠的多位主要领导同志有关,直接点了于向宏的名。涉及到了数以百亿计的巨额基金。

也有自以为明白的人,神秘兮兮地对朋友说,其实这些情况,早就有人反映了。巡视组的领导也听到了不少类似的反映。只是因为反映问题的人,也拿不出确凿的证据,算是道听途说吧,也就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

而孔学海的身份就不一样了,他原本就是银行的行长,了解到很多的内幕,也能提供确切的证据来支持他的检举,所以就引起了中央领导的高度重视,最终决定对这个问题进行初步调查。

这些传言,大都是在中基层干部中流传,到了一定的层级,大家却对这个问题讳莫如深,除了最亲近的人之间,偶尔会很隐晦的提上几句,大多数时候,均是闭口不言,绝不会提到这个话头上去。

太敏感了,不能不小心啊。

大家都很清楚,数年的缠斗,要见真章了。这不是于向宏个人的事情,而是关系到两大政治集团此消彼长的终极对决。无论胜负如何,国内政局,必将出现一个翻天覆地的变化。

不管是不是与此相关的高层人士,无不格外关注。

严柳系和那边的中坚干将,就不用说了,肯定是全力以赴,就算是一贯保持中立的势力,也都惴惴不安。在仔细分析着可能出现的各种情形。

在局势未曾明朗化之前,如果能进行正确的预测,并有所动作,那么大局砥定之后,“论功行赏”,好处是很大的。

只是这个判断,还真是难以下定。

按照惯例来说,既然中央决定调查明珠的问题,尽管没有指名道姓说是调查于向宏,但是个中意向,谁都明白。这样的决定,不是随便可以做出来的。没有八成以上把握,不可能对核心会议成员进行初核。也就是说,这个案子,必定会有个结果,而且会有一大批官员落马。

问题在于,这落马的官员之中,是否会包括于向宏在内。

以往也有过例子,大张旗鼓的调查某个案子,看似是针对重要人物去的,经过激烈博弈,最终被拿下的,却是其他较为次要的角色。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