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重生之衙内 > 分节阅读 1346

分节阅读 1346(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d”的意图。到了他们如今的层级,有些事情是必须要搞清楚的。不然,可能连觉都睡不好。

“柳省长客气了,应该的。”

高长宏微笑着,和柳俊碰了一下杯,也是一饮而尽。

三杯过后,高长宏吩咐服务小姐换上鲜榨果汁,两人边吃边聊些闲话。

门外忽然响起轻轻的敲门声,服务小姐用眼神向高长宏请示,高长宏点了点头。打开门一看,竟然是一名怀抱琵琶,身穿白色旗袍的窈窕女子,进得门来,微微朝客人鞠躬,说道:“两位先生,高总让我过来给两位唱个曲子助兴。”

这名女子,约莫二十七八岁模样,长相不是十分的妖娆,却很是端庄,浑身上下透出一股书卷气,声音柔和而不娇嗲,给人的第一印象极好。

高长宏双眉微微一扬,显见得这并非高省长事先的安排,而是高二少兴之所至,想要给大哥一个惊喜。说起来也是给高长宏挣面子的意思。凡是我大哥的客人,就当得最高的享受。

“柳省长可有这个雅兴”

高长宏谨受礼节,向柳俊问道。

柳俊微微一笑,说道:“广安俱乐部还有这样的项目,看来令弟益发的高雅了。”

这个话令得高长宏哈哈大笑。柳俊果是妙人,说话很直接。

服务小姐们便相互对视了一眼,都露出讶异的神色。她们服侍高长宏用餐也不是一回两回了,高长宏似乎永远都是那么沉稳,始终带着微笑,让人完全捉摸不透。如此开怀大笑,这还是第一次见到。

“柳省长很幽默。要我看,这也不是我弟弟想出来的高招,他身上,可没有这根雅骨。估计是他请的那些管理想出来的怎么样,柳省长有没有兴趣听一曲”

看得出来,高长宏是真的很开心。

如同高葆宏腹诽的那样,高长宏的日子,其实过得远远不如他高二少那么开心潇洒。每日里绷着,戴着面具,听人家说句话,要在脑海里转几个圈子,自己说句话,也要先在肚子里捂好一阵。照高二少爷看来,这样的日子,简直就不是他妈的人过的。易地而处,你就给一个皇帝,高二少也绝对不干。

人生一辈子,几十年光景,何必自己和自己过不去

奇怪的是,面对柳俊,高长宏反倒能够很放松。

柳俊就算不是他的对手,起码也不算是朋友。

这个还真是很奇妙的感觉。

或者,高长宏在心里认定,柳俊不是个小人吧。就算要和他掰腕子,也会明着来,不会暗算。这样的人,纵算是对手,也是值得尊敬的对手。

柳俊笑着说道:“既然来了,当然要听一曲了。料必这位姑娘的琴技,也是很好的。”

那女子又是盈盈一礼:“谢谢先生的夸奖。”

明明听到高长宏称呼“柳省长”,她还是坚持用“先生”的称呼。

“姑娘请坐。”

高长宏客客气气地说道,没有丝毫轻贱她的意思。

“谢坐”

白衣女子在一旁的锦墩上坐了,脸带微笑,气度娴静。

“两位先生,想听什么曲子”

柳俊笑道:“这话说得有点大了,我们想听什么曲子,你都会弹”

白衣女子轻笑道:“当然不会了。不过一些有名的曲子,我还是会一点的。现代歌曲改编的曲子,就知道得不是很多了。”

高长宏微笑道:“柳省长打算要为难人家一下吗”

这个话说得就有点酒桌上朋友的意思了,如果纯粹的两位省长谈话,高长宏焉会公然“挑衅”

柳俊哈哈一笑,说道:“我对音乐,基本是门外汉,就想要为难一下她,恐怕也不容易。我还是藏拙吧,听一个经典的楚汉”

高长宏不由笑道:“这还是门外汉啊现代人只知道十面埋伏吧”

所谓十面埋伏,乃是著名琵琶传统大套武曲,前身就是明代的楚汉。

白衣女子微微有些动容,欠了欠身子,说道:“两位先生均是行家。十面埋伏描绘的是楚汉相争的垓下之战,有很强的故事性。这个曲谱,最早见于清朝嘉庆二十三年华秋萍先生的琵琶谱。在此谱之前,只有描绘同样题材的楚汉。大体上是一样的,细微处略有区别。”

柳俊笑道:“我也是在典籍中偶尔见到这个记载,对于其中的区别,那是完全不明白的。可不敢楞充内行。可能高省长是内行无论十面埋伏还是楚汉,请姑娘弹奏一曲,我们洗耳恭听。”

“好的,既然柳先生点了楚汉,我还是弹奏楚汉吧”

白衣女子又是微微一躬身,便抱起琵琶,调了调音,开始弹奏。

高长宏瞥了柳俊一眼,正好柳俊也瞥了过来,两人微微颔首。

柳俊一开口就点十面埋伏,心中到底在想些什么呢

第一千七百八十六章丧心病狂

高长宏音乐水准如何,柳俊并不熟知。但柳省长的音乐水准,也就一般。当然,这也要一分为二来看。要柳省长操作乐器,高歌一曲,确乎勉强了。只是听一听曲子,分辨一下好坏,马马虎虎还将就过得去。柳省长闲暇时分,也经常听听钢琴曲和民乐,单就“听力”而言,不算差得离谱。

那白衣女子显然是个高手,素手轻挥,琴声响起,颇为婉转。

不过弹得几句,高长宏便脸露微笑,伸出手指在桌面轻点,和着琵琶的节拍。显见得起码也是个欣赏的高手。

明代王猷定汤琵琶传中,记有被时人称为“汤琵琶”的汤应曾弹奏楚汉时的情景:“当其两军决战时,声动天地,瓦屋若飞坠。徐而察之,有金声、鼓声、剑弩声、人马辟易声,俄而无声,久之有怨而难明者,为楚歌声;凄而壮者,为项王悲歌慷慨之声、别姬声。陷大泽有追骑声,至乌江有项王自刎声,余骑蹂践争项王声。使闻者始而奋,既而恐,终而涕泣之无从也。”

柳省长和高省长,倒没有如此投入。但听到精彩处,两人都不免击节相和,脸上露出若有所思的神情。

一曲既终,余音袅袅。

柳俊和高长宏轻轻鼓掌,微笑赞叹。

白衣女子站起身来,微微向两位客人鞠躬为礼。自她在广安俱乐部献艺以来,高官巨贾见过不少,但在听曲的过程中,始终投入,彼此之间既不劝酒也不交谈,更不发出“杂音”打断弹奏的客人,今天是第一次见到。

这两位虽然年轻,听彼此之间的称呼,均是“省长”,位及封疆的大吏。能给她一个“卖艺女”如此尊重,足见素养非凡。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