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重生之衙内 > 分节阅读 1314

分节阅读 1314(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d的亲信,瞿浩锦离任,苏延光自然而然要向刘飞鹏靠拢。类似苏延光这样的身份。在潜州市非常的罕见。

李惠出任潜州市委书记之后,毫不客气地对干部队伍进行了“清洗”。李惠作为靳秀实的前任秘书,在用人方面,明显受了靳秀实很深的影响。靳秀实是a省历史上非常强势的一位省委书记,其强势的程度,不在瞿浩锦之下。当年何延安如此背景,在a省担任省长的时候,还是缚手缚脚,受制于人,由此可见靳秀实的手腕何等厉害。

靳秀实最拿手的,便是对干部队伍的掌控。

李惠依样葫芦,没有多长时间,便实现了潜州市干部队伍的“大一统”局面。几乎所有非“柳系”干部,全都靠边站,离开了关键岗位。

市级层面,江城市委书记苏延光成了唯一的“异类”。

如果不是因为苏延光的副厅级干部身份,自然也是无法在潜州立足的。事实上,这个“副厅级”也并非真的就是“保险箱”,李惠曾经有过动作,要将苏延光挤出去。但出人意料的是,竟然是柳俊而不是刘飞鹏阻止了这个动作。

柳俊的意见很简单国有诤臣,不亡其国

潜州不能搞成清一色。

不过,就一般情形来说。就算李惠不再出“幺蛾子”,苏延光也会自己请调。“异类”不是那么好当的,在潜州那样的大环境之中,他这个江城市委书记,没办法干嘛

然而又是一个出人意料,苏延光竟然没有请调,咬着牙撑下来了,而且还和蒋宏牧配合默契,将江城市的工作搞得有声有色,成为潜州发展最快,最富裕的一个县级行政区。

这一点。也和苏延光本身的个人操守有关,亦与蒋宏牧的性格有一定的关系。在个人品格上,苏延光还是很不错的,没有什么大的毛病。凑巧蒋宏牧又是那种直爽的性格,完全秉承了柳俊的“传承”,一心为公,一心为民。不管苏延光是谁线上的干部,只要他自己过硬,工作上愿意给老百姓做主,蒋宏牧就服气,不捣蛋。

柳俊曾经以苏延光为例子,和李惠谈了自己的一些看法。事实证明,不一定非要自己人才能办好事情。做一把手的人,要有容人之量。

大家都以为,苏延光出任潜州市长,是刘飞鹏的意思。刘飞鹏想要往潜州掺沙子。事实上,苏延光这个任命,完全是出自柳俊的提议。

既然省长大人有这个雅量,刘书记倒也不必客气。

或者,柳俊也不想被人家诟病他在潜州搞“小山头”吧

真正理解柳俊心思的人,是刘光兴。

在语后添情黄山云雾茶室内,柳省长与刘书记对坐品茗,刘光兴微笑着说道:“省长,这胸襟很了不起啊。”

柳俊笑而不语。

刘光兴也是那种眼光远大的人,格局不低。他能理解,柳俊推荐苏延光出任潜州市长,确实是一心为公。不管苏延光是谁线上的人,他有这个能力,个人操守也不错,就符合柳俊用人的标准。

到了省长这个位置,柳俊也要开始逐渐淡化“派系痕迹”了,至少在a省之内是如此。诚如柳俊所言,斗争是不得已而为之,斗争的目的,是为了更好的干工作。身为省长,柳俊不能总是给下面的干部留下“斗争高手”的印象。他的目的,是掌控全省。大家拧成一股绳,齐心协力搞建设。

作为一个掌控全局的人,麾下不应该全是“亲信”。事实上也是难以做到的。就算柳俊真能做到“大一统”,将刘飞鹏彻底架空,甚至挤出a省,手底下全是“柳系干部”,这些干部之间也不可能没有矛盾。在一省之内,形成了“斗争风气”,那么所谓的“柳系干部”之间,也会内讧,斗争不断。

这个却是与柳俊的愿望相悖离。

“潜州不用担心了,苏延光应该可以与赵师范配合好。就是安丰市的情况,有些棘手。”

柳俊喝了一口茶,双眉微微蹙起,有些忧虑地说道。

刘光兴的眉头也蹙了起来,说道:“是啊,许云晖魄力不够,安丰市的事情,他办不好,就是个过渡人物罢了。”

“但是安丰的情况,却拖不起了”

柳俊摇了摇头,说道。眼前又浮现起安丰市“贫民窟”的情形。

刘光兴点点头。他清楚柳俊的性格,安丰市就像一块巨大的石头,压在柳俊的心上,一日不解决,就一日不得舒展心情。

“看来,还要再想想办法。”

稍顷,柳俊像是自言自语地说道。

第一千七百四十章摸不着头脑

安丰市贫民窟的情况。还是老样子,唯一的变化在于,这里的居民,少了两千两户,只有一半左右的居民,还居住在这个破败不堪的废墟之上。另外一半的居民,迁往安置点和其他棚户区了。

说起来,这是洪天敬的“功劳”。

洪天敬为了应付柳俊,在春节前搞了一下突击,“解决”了一半的问题。剩下这一半,洪天敬原本想在过年之后,再接再厉,好好给这些刁民一点颜色看看,最终将他们全都赶走。不料柳衙内够狠,压根就不给他这个时间,直截了当把他拿下了。

许云晖接任安丰市委书记之后,安丰的情形,并未有很大的起色。毕竟安丰的问题,牵涉到太多的层面,纠结太深,远不是拿下一个洪天敬。便能迎刃而解的。

一句话,洪天敬已经带坏了安丰官场的风气,短时间内,很难有一个根本的转变。何况许云晖本就是一个过渡人物,魄力和能力上,都有一定的局限。指望他来强力扭转安丰局势,难度比较大。

柳俊在办公室,召见了玉兰市花林开发区工委书记王良旭。

王良旭对这次召见,摸不到半点头绪。

应该说,柳俊主政玉兰市的时候,对王良旭的印象一直不错,并没有因为他是汪国钊的嫡系而另眼相看。这一点,王良旭自己也很清楚。但他与柳俊之间,也就仅止于上下级的关系。王良旭没有主动向柳俊靠拢,柳俊自然也没有要“招揽”王良旭的意思。

柳俊离开玉兰市之后,王良旭认为,自己和柳俊之间,应该很难再发生什么交集了。

一省之长与正处级开发区工委书记,地位相差有点悬殊。

所以,接到柯启帆的电话,说柳省长要他立即赶到省政府觐见,王良旭心里就犯开了嘀咕。柳俊召唤甚急,王良旭不敢耽搁,在车上给汪国钊打了个电话,将情况简单说明了一下。

这是必须的礼节。王良旭很清楚,柳俊和汪国钊之间不对路。据说省长和常务副省长,不但在省政府常务会议上发生了冲突。甚至在省委常委会上,都发生了冲突。这个时候,柳俊忽然召见他,王良旭必须要先给汪国钊汇报一声,免得汪国钊产生什么误会。

就内心来说,王良旭对汪国钊与柳俊唱对手戏有点不以为然。汪国钊提出的那个议案,依照王良旭的眼光来看,并不是很正确的。玉兰市的高新区与开发区,倒是个个盈利。但这有原因,其一是柳俊主政玉兰市的时候,招商引资能力无人能比。其二,原有的七个开发区,到现在只剩下了四个。其余的全都是亏损的,被柳俊毫不客气的撤掉了。干部分流的分流,下岗的下岗。

在柳俊的治下,就不会允许这种光吃饭不干活的所谓开发区存在。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