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重生之衙内 > 分节阅读 1279

分节阅读 1279(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d的干部们顿时脑门子上渗出了冷汗。

早就听说柳衙内和他家老爷子一样,是个脚踏实地的领导,今日一见,果然名不虚传。好在能够做到市一级领导的,无一不是人精,见柳省长不悦,立即改正,将汇报稿里的官话套话,过滤了大半,直奔主题而去。

柳俊这才满意地点了点头。

其实他视察大湖市,主要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大湖市超大型的水上主题公园“飘渺之旅”。柳俊很清楚这个“飘渺之旅”对大湖市未来经济发展的影响是何等巨大。故此要求大湖市长杜如福对“飘渺之旅”做了专题汇报。

这一点,大湖市倒是准备充分,不但文字资料充足详细,还制作了大型的电脑效果图,用投影机放出来,好几十幅图片。单看这个效果图,这个未来的水上主题公园,确实是美奂美仑,有不少吸引游客的亮点。完全依照电脑效果图建造这个主题公园,大湖市的旅游产业,有望实现飞跃式发展。

“好,这个设想不错。杜市长,我们去实地看看”

柳俊听完了专题汇报,立即说道。

杜如福吃了一惊,望了曹进一眼,说道:“省长,您看,现在已经是中午了,要不先用餐,用完餐之后,我们再去实地考察”

柳俊哈哈一笑,说道:“好。你要不提,我还真忘了。那就这样吧。”

也不知道是不是大湖市在潜州市派了“间谍”,大湖市的午宴规格,与潜州市几乎是一模一样的,四个菜盆一个汤碗,十二菜一汤。

当然,菜的式样有些不同。

柳俊见了,也没说什么,不过还是老规矩,工作时间,喝酒三杯为限。当然,这个规矩是柳省长给自家定的,如果其他干部觉得三杯不过瘾,一定要多喝几杯,柳省长也不会阻拦。

只是,谁又敢多喝呢

说是饮酒三杯,也有个讲究,第一杯酒,曹进代表大湖市的广大干部群众,敬柳省长。有了这个名目,柳省长自然是一饮而尽。第二杯,杜如福代表大湖市的广大干部群众,再敬柳省长,还是一饮而尽。第三杯酒,柳省长敬在座的诸位同志,希望他们能再接再厉,让大湖市的经济建设更上一层楼。

三杯酒后,柳省长果然停杯不饮,端起碗来吃饭。

眼见得柳省长旁若无人,一口气吃了好几碗米饭,大湖市的干部们不免暗暗咋舌。早听说柳省长精力充沛,果然名不虚传,单看这饭量,就已经很说明问题了。

吃完饭,柳俊到没有直接去大湖实地考察,先在宾馆休息室召见了曹进。曹进虽然“带病坚持工作”,其实对市内的一些基本情况。已经不是那么熟悉了。通常他也只有在主持市委常委会或者有上级领导前来视察的时候,才会在市委大院现身。真正的庶政,由市长杜如福在主持。

柳俊召见他,主要是出于礼节需要,谈话时间也不长,简单聊了十几分钟,了解一下曹进的病情,便叮嘱他好好养病,下午去大湖实地考察时,就不必陪同了。

柳俊虽然是笑着说的,带着关心的意思,但语气中那种毋庸置疑的命令意味,曹进还是能够听得出来,当下也不敢违拗柳俊的指示,笑着答应了,再一次对省长的关心表示感谢。

召见完曹进,柳俊立即动身,在市长杜如福和其他几位市里领导的陪同下,径直驱车去了大湖之滨。大湖是a省第一大湖泊,正位于a省中部,东西长五十五公里,南北宽二十一公里,水域面积约七百七十平方公里,为我国五大淡水湖之一。被玉兰市、大湖市所环抱,主要水面在大湖市辖区之内。

柳省长一行人来到湖边,极目所眺,烟波浩渺,水天一碧,果然风景极佳。

柳俊慨叹道:“千里江淮,大湖最美。果然盛名无虚。如福同志,依托大湖发展旅游产业,这个思路是正确的,很对头。这个水上公园,一定要建好。”

杜如福忙即说道:“感谢省长表扬,我们这也是靠山吃山,靠水吃水。”

“呵呵,好,好一个靠山吃山,靠水吃水。走吧,如福同志,我们去湖里逛一逛,领略一下大湖风光。”

柳俊兴致高昂。

杜如福连忙安排了一艘小型机动船,请省长登船,游览大湖。

柳俊站在船头,一边欣赏着大湖的美景,频频点头,一边与杜如福和其他市里干部说话:“如福同志,你们搞这个飘渺之旅水上公园,思路对头。但是有两个问题要注意。”

杜如福忙道:“请省长指示”

“第一个,就是环境要保护好,不能因为高旅游开发,就破坏了大湖的自然环境和生态环境,这是最要紧的。不然湖水污染了,旅游的效益就要大打折扣,还要花钱治污,很不划算。第二个,就是广告宣传要跟上,大湖的风景本来很美,就算没有这个水上公园,也能吸引不少的游客。所以,不一定要等水上公园竣工,现在就可以进行相关的广告策划和宣传了。这个做在前面,资金回笼就快,效益更高。”

杜如福连连点头,说道:“省长的指示太英明了,我们一定牢牢记住,马上行动。”

第一千六百八十九章召见汪国钊

柳俊计划在年前年后用四到六个月的时间。完成对全省各市的巡视。毕竟身为一省之长,不能天天呆在下边,多数时候,要在省政府处理日常公务。而且一些经济发展比较滞后的地区,柳俊需要多呆几天,好好了解情况,总结经验,提出更加合乎实际的发展思路。类似潜州市这样经济相对发达的城市,大部分工作已经走上正轨,柳俊巡视,更多的时候,主要是给他们打打气,鼓励一番。具体的工作,无需过多插手。

潘知仁就任审计厅长之后,依照柳俊的要求,迅速向各个地市派出了审计小组。鉴于此前审计厅一直在吴永华的掌控之下,潘知仁初来乍到,几乎全无亲信干部可用。此番审计结果准确度如何,柳俊和潘知仁均没有抱太高的希望。

不过潘知仁刚一到审计厅,便放出了风声,说是为了加强a省的审计力量。将向国家审计署求援,要求从国家审计署和其他省市交流一些经验丰富的审计骨干前来a省审计厅任职。

这个风声一放出去,审计厅的干部们便都紧张起来。毫无疑问,国家审计署和其他省市审计厅交流过来的干部,人生地不熟,肯定要向新厅长靠拢,这些人将成为潘厅长的心腹干将。厅长的干将,当然要安排合适的岗位,也就意味着有人要挪位置。

潘知仁在任职欢迎会上,明白无误地打出了柳俊的六字真言“要进步,出成绩”

此番审计结果,将是潘厅长考察厅里干部的一个重要标杆。谁要是去下面吃吃喝喝,与地市干部们“打成一片”,不分彼此,随便拿一个报告出来忽悠潘厅长,可还要过复核那一关。假使水分太大,就要准备靠边站

大伙都很清楚,潘知仁是柳俊的前任秘书,柳俊专门从国家审计署要来的干将,放在潜州培养了一段时间,如今委以重任。这样一个人,堪称是柳俊嫡系中的嫡系,心腹中的心腹。在执政手法方面“照抄”柳俊的手法,完全在大伙的意料之中。

柳俊在玉兰市的时候,可是有名的“事不过三”。也就是说,一个干部,最多只能挨柳省长三次训斥。三次之后还没有改进,就不劳费心了。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