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重生之衙内 > 分节阅读 1211

分节阅读 1211(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d长之中,均要算是一个“异类”。如今这世道,什么玩意不注水

不要说政府工作报告了,你就一屠户,不往猪肉里注水,也糊不了口

既然摊上了这样一个“另类”书记,大伙儿也只有努力去适应他,一改以前的工作方法,尽可能将数据搞准确一些。

以至于柳俊刚刚担任玉兰市长的第二年,代表市政府作政府工作报告的时候,细心的代表们便发现柳市长的政府工作报告与汪市长的政府工作报告,在数据上有比较大的出入。一些好事者甚至将汪市长前一年的政府工作报告翻了出来,与柳市长的政府工作报告相对照,一记现了好此有起的情形,在很多领域,玉兰市的增长速度一年时间过去,统计数据竟然还是一模一样的,没有丝毫变化。这其实已经是柳俊给了汪国钊和他领导下的市政府一个很大的面子,没有当真将真实的数据写上去,不然的话,只怕部分领域的增长要成为负数了。

柳俊主政玉兰市,成绩是显而易见的。说在他的任内,玉兰市没有丝毫的发展,任谁也不会相信。代表们都很清楚,原因只有一个,那就是汪市长的政府工作报告,有很多数据是不确实的,无非是为了粉饰太平,对上对外均有一个交代罢了。

当时还引了一场小小的热议,街头巷尾,不少市民纷纷谈论这个“奇闻”自然,谈论的时间不是很长,大伙儿都要居家过日子,政府那些事,谈了几天,也就渐渐的淡了。

在普通群众而言,数据远不如柴米油盐实在。

柳俊主政玉兰市第二年之后的政府工作报告,数据基本上就比较接近事实了,如今李焘这个工作报告,各项数据的增长,便是以柳俊去年在市人大做的政府工作报告为基础来进行计算的,也比较准确。

李焘的报告内容,第一个部分,便是玉兰市去年的经济增长情况和财政收支状况。

根据市财政局提供的数据,去年玉兰市总共完成财政收入九十七亿元,增长率达到百分之六十七,是玉兰市历年财政收入最高,增长最快的一年。

干部们一听,便觉得这个数据基本是可信的。

因为九十七亿与一百亿,相差只有三个亿罢了,如果要注点水,增加这三个亿,让玉兰市的财政收入踏入百亿元大关,似乎并不是什么太为难的事情。在国内政界乃至商界,都有“整数情结”九十七亿和突破百亿,在宣传效果上,完全不可同日而语。

然而,李焘嘴里报出来的数据,就是九十七亿,不是一百亿。

这个总结报告,是经过柳俊审定的,柳俊正是想要通过九十七亿与一百亿之间的差距,逐渐将“实事求是”的作风,在玉兰市的干部队伍中根植下去。

或许一个工作报告,不足以改变作风。起码能够起到一定的作用。

任何一项工作,或者说一个变革,总是从细节开始改变的。

这九十七亿元的政府财政收入里面,土地出让金只占了百分之十九,不到二十个亿。在全国大部分省会城市中,这个比例是最低的,无关大局。

根据李焘的工作总结,玉兰市在二零零三年,各项工作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全市经济平稳快增长。国内生产总值比上年增长百分之五十一;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上涨百分之三,没有出现明显通货膨胀。

经济效益稳步提高。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增长百分之六十一。

改革开放进一步深化。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取得新进展。进出口贸易总额二十三亿美元,比上年增长百分之二十七;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折合本国货币二百一十七亿元,增长百分之一百三十四

社会事业加快展。科技创新取得重大成果,教育事业继续展,公共卫生体系建设得到加强,文化、体育事业进一步繁荣。

人民生活有较大改善。城镇新增就业两万三千多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九千三百七十八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三千七百二十六元,扣除价格因素,分别比上年实际增长百分之十三和百分之八点六。这些成就,标志着玉兰市综合实力进一步增强,我们朝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又迈出坚实的一步。

李焘总结的这些数据,在一千多名干部之中引了一阵窃窃私语。显然,大伙是比较震惊的。如同政府财政收入的急增长一样,国内生产总值一年之内,增长了百分之五十一,实际利用外资过两百亿,远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这样的情形,也不是没有生过,但是大多数时候,生在新建的经济开区,类似玉兰市这样规模的省会城市。经济如此高增长,绝对堪称奇迹。

震惊过后,便是振奋。

大伙全都明白,柳俊是讲究实事求是的领导,既然李焘在总结报告中这样写了,肯定与事实相差不远。也就是说,玉兰市真正做到了不靠卖地,也一样经济大展。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