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重生之衙内 > 分节阅读 1074

分节阅读 1074(2 / 2)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山田次郎不但是长风总公司的第二大股东,也是长风汽车制造公司的第三大股东,这些年,基本上都呆在玉兰市,日本山田株式会社的大部分盈利,都由长风公司产生。

山田次郎对柳俊更是毕恭毕敬,向柳俊说话之前,必定要先鞠躬。

据赵彦说,这个日本老鬼子,在工厂管理上着实有一手,依照他的模式进行管理,整个工厂都是井井有条,不服不行。

看得出来,经过这么多年的磨合,赵彦与山田次郎之间,也建立起了良好的友谊,这种友谊,是建立在合作愉快的基础上的。

柳俊微笑说道:“好的东西,我们当然要吸收,化为己用。”

赵彦笑道:“是啊,以前咱们是有点坐井观天了。”

山田次郎和车间的负责人,兴致勃勃地向柳俊介绍着流水线的运作模式。柳俊饶有兴趣地听着,不时问上几句。

汽车公司的工人,大部分都是新招收的,只有极少数人员,主要是管理人员,是从摩托车制造公司那边调过来的。这些人见到柳俊,一个个十分兴奋,紧着上前给柳副省长打招呼问好。

视察完生产车间和成品仓库,柳俊说道:“汽车厂的研发部在哪里。带我去看。”

赵彦和山田次郎脸上露出尴尬的神色。

柳俊双眉微微一扬,征询地望着他们。

稍顷,赵彦才说道:“这个,省长,这个汽车厂,没有研发部”

柳俊顿时蹙起眉头,诧异地问道:“没有研发部”

“是啊,咱们这边,是总装车间,只有轮胎和电瓶是我们自己生产的,其他的部件,直接从美国进口,然后组装成成品,再销售出去”

“不对”

柳俊断然摇头,眉头蹙得更紧。

“我记得这个合同签署的时候,是包括发动机生产线的,怎么会这样”

赵彦和山田次郎对视一眼,有些尴尬的说道:“当初确实是这样签的合同,但是后来通用公司说,先把总装车间建起来,出成品,迅速抢占市场再说,这样能够最快地产生经济效益,对股东都有交代。其他的生产线,可以缓建。”

这么说,也不是没有道理。

但柳俊从来都不是那种给一个理由就可以敷衍过去的领导。

“那现在呢已经过去三四年了吧,怎么其他的生产线,还不建起来准备拖到什么时候”

柳俊的声音,已经开始严厉起来。

赵彦吃了一惊。根据他对柳俊的了解,柳俊这是真的有些生气了。不由谨慎起来,说道:“这个事情,我也和他们沟通过好几次。但是雷曼先生说,通用公司那边还在商量,发动机生产线,需要很多数量的工人和技术人员,不是那么容易建立起来的,还要再缓一缓,看看这边的销售情况再说。而且,雷曼先生还说,虽然国内的人工成本是要低廉一些,但是在国内建发动机生产线,转化他们总公司的科研成果不方便,还要委派大量的技术人员和熟练工人来我们这边工作,成本更大,不如直接由通用公司提供整机,我们负责安装,效益更高”

柳俊的眉头,已经拧成了一个川字

正文 第1388章 干一仗

第1388章干一仗

“老赵,这样不行。上当了”

坐在长风公司董事长宽敞明亮的办公室里,柳俊皱着眉头说道。

这个时候,已经吃完了中饭。赵彦为柳俊安排了一个隆重的午宴,这一回柳俊倒是没有拒绝。不能冷了长风公司干部们的一片心意。虽然说,安排这样隆重的午宴,不排除有讨好他这个正管副省长的嫌疑,不过赵彦等人更多的是为了表达对柳俊的敬佩和感激之情。

宴会上,柳俊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讲话,对长风公司今天取得的诸般成就,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和赞扬,希望长风公司的广大干部职工,能够在董事会的正确领导之下,再接再厉,再建新功。

尽管柳俊说的是应景的场面话,大伙儿还是热烈鼓掌,经久不息。

或许在别的领导嘴里说出来,这是不折不扣的场面话,但是在柳俊嘴里说出来,味道就完全不一样。这代表着“老领导”对他们的肯定。

一言之褒,荣于华宠。

似乎刚才在汽车厂的不快,已经从柳俊心里消失了。

但赵彦很清楚。这样的大事,柳俊是定然不会“就此揭过”的,只是注意一下场合罢了。果然,午宴之后,柳俊未曾休息,直接和赵彦走进了董事长办公室,关起门来,和他单独说事。

不过赵彦也未曾想到,柳俊的言词会是如此直接。

上当了

这个可不是在菜市场买个蔬菜,回来一看不能吃那么简单的。涉及到数亿的投资,涉及到一个蒸蒸日上的数千人国有大企业。

赵彦的神经,立即紧绷了起来。他是那种责任心极强的干部,柳俊虽然没有对他提出批评,但“上当了”三个字,就是最严厉的批评。

“省长,这个,我有责任”

赵彦期期艾艾地说道。尽管是面向自己最敬佩的上级做检讨,对于刚直不阿,年届花甲的赵彦来说,还是很艰难的事情。何况这几年,长风公司风生水起,赵彦也有些习惯于来自各方的表扬和奉承了。

柳俊摆了摆手,说道:“老赵,我不是在批评你,这个事情,我也有责任。当时急于推动这个项目早日投产,有些细节考虑不周。但是。合资生产变成了总装车间,这肯定不对。咱们吃了大亏。”

赵彦想了想,说道:“省长,虽然零部件都是从美国进口,但是经济效益还是很不错的,每台车,公司能赚三万元,我们是大股东,所得也是最多。加上售后服务,赚头更大。”

赵彦就是这样的性格,明知道柳俊在生气,他还是会陈述自己的理由。在他认为,开公司办工厂,最重要的就是赚钱。现在效益如此之好,柳俊还说吃了大亏,是不是有点危言耸听了

柳俊摇摇头,抓起面前的香烟递给赵彦一支,自己也点上一支,抽了几口,说道:“老赵,这个不能单纯算经济账。要从更高的层面来看这个问题。譬如说。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