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重生之衙内 > 分节阅读 995

分节阅读 995(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d是正直,我担心他没办法镇得住人心。”

柳俊端起精致的瓷杯,在手里缓缓转动。双眉微蹙,慢慢说道。

“这个倒确实的评当初是选他还是选陈向洋担任潜州市长,我也有这方面的考虑。”

靳秀实叹息着说道,颇有点英雄所见略同的意思。

一老一少两个政治人物,在花园里足足谈了一个多小时,柳俊才告辞而去。靳有为一直送他到门口,低声问道:“今晚上,回不回潜州去要是不回去的话,给你庆祝一下”

柳俊微微一笑,说道:“庆祝还是改日吧。多事之秋。”

靳有为便连连点头,不再多言。

柳俊离开省委常委院一号楼之后,确实没有返回潜州,而是在秋水大酒店宴请了常委副省长崔福诚。就他们两个,没有其他人参加。崔福诚是笑着赴宴的,离开的时候,却满脸凝重之色,显见得他与柳俊之间的谈话,并不轻松。

而这个晚上,丁玉舟也出现在省委常委院一号楼。离开的时候,与崔福诚一样,神色凝重。

次日上午,柳俊才返回潜州。

此时的潜州市,柳书记将离任的消息早已经不胫而走,闹腾得沸沸扬扬了。

正文 第1274章 潜州今后的道路

第1274章潜州今后的道路

白湖县十里湖,湖面上一片波光粼粼的好景致。

离岸不远处。一条小渔舟在水面轻轻摆动,两个身穿便装的男人,坐在船头垂钓。不远处还有一条小渔舟,也是静静的停泊在那里。

这两名垂钓的雅士,正是潜州市委书记柳俊和代市长李惠。不过现在他们的心思,很明显并没有放在钓鱼上头,任由钓竿支在船头,两人正在低声交谈。

“书记,请您放心,不管省里最终如何决定,您吩咐的事情,我一定竭尽全力去搞好。”

李惠沉声说道,语气里充满决心。

前几天,中组部已经派了干部考察小组下来,在省委组织部侯副部长的陪同之下,对柳俊进行了正式的干部考察和民主测评。

在何延安已经亲自召见柳俊的前提下,这个不过就是走个过场罢了。饶是如此,李惠、黎敏中、娄海英等人,依旧不敢掉以轻心,如临大敌,严阵以待。他们可不想在民主测评中出现一星半点不和谐的声音。在柳俊即将离开潜州的时候,任何一点瑕疵都不能出现。

当然,这种担忧是多余的。

民主测评,出现了一面倒的情形,每个干部对柳书记的评价,均是至善至美。

柳俊本人对这些倒不是非常在意,对中组部和省委组织部的同志,尽心招待,礼数周到这便够了。他忙着在离任之前,办理好几件事情。

其中最主要的,就是和李惠沟通潜州今后几年的发展模式。李惠政治上的悟性很高,人也十分聪明,对柳俊的模式,理解得比较透彻,柳俊比较放心。

“市长,大的方向,我们基本上都取得了一致。还有两个问题,要和你聊一聊。”

柳俊眼望水面随风而动的浮子,轻轻说道。

“请书记吩咐。”

李惠恭谨地说道。

柳俊从首都回到玉兰市的第一件事,就是拜访老书记靳秀实,原因李惠是很清楚的。对于柳俊,他现在是满怀感激。不仅仅是因为柳俊关照他的前途,还在于柳俊对他的认同。到了柳俊如今的层级,对一个干部如此肯定,是非常难得的。随着柳俊在大派系里崭露头角,今后的话语权只会越来越重。三十二虚岁的实权副部职干部,放眼全国。都是绝无仅有的。此事本身就说明了很多的问题。而柳俊对他李惠的肯定,某种程度也就意味着,李惠已经成功登上了严柳系的大船,政治前景从此一片光明。

因此对于柳俊的任何一句话,李惠均是打叠起十二分精神来聆听。

“第一个,还是农村发展的问题。两年半时间,太短了,不足以改变潜州农村的根本面目”

柳俊轻轻叹息了一声。

他生活或者说工作过的几个地方,农村的问题,都得到了很好的解决,从根本上改变了老式农村的面目。向阳县就不用说了,到处都是小城镇,放眼全县,都看不到几个传统意义上的农村了。纵算是贫穷落后的山北区,都起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宁北县也成功挤进了全国百强县市的行列,依托县里经济的高速发展,借鉴向阳县的模式,传统农村正在发生彻底的变化。“我是宁北人”的口号叫得越来越有底气。而长河区,推广了大规模的机械化耕种,每个乡镇都建起了成规模的工业园区,和沿海发达城市的村镇比较起来。丝毫也不逊色。长河区,已经完全融入了玉兰市区。新发行的地图上,长河区的名称之后,用括弧标注了一句话玉兰新城区。这个,代表着省里市里对长河区的完全认同。

在这几个地方,农业税和特产税,乃至所谓的提留统筹,基本上都成为了历史名词。

宁北县与长河区的干部群众,至今对柳书记念念不忘。

党的领导干部,只要真心实意为老百姓办实事,老百姓都不会忘记他的。

听柳俊再一次提起农村问题,李惠心情也很沉重。他很清楚,共同富裕,一直是柳俊追求的目标。一个亿万富豪安心从政,总是有理想有追求的。

“书记,潜州的农村人口基数,太庞大了。短时间内想要达到长河区的水准,难度确实比较大不过,津东市的一些做法,对我们或许有所启发。”

李惠沉思着说道。

李惠所言津东市的一些做法,柳俊也是有所了解的。就在这一两年间,津东市正在尝试将农民组织起来,建立合作社的形式,增加农民团体的战斗力。

“嗯,你说说看,我们怎么借鉴津东的经验。”

柳俊鼓励地说道。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