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重生之衙内 > 分节阅读 675

分节阅读 675(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也点上一支。

整个过程,两人都是一声不吭。

然后也是闷声不响的抽烟。

“钟永明必须上管委会主任”

一支烟堪堪抽完的时候,丁玉舟终于开口说话了,声音平静沉稳,仿佛和自己最亲近的手下在谈一件早已确定的事情。

“不行”

柳俊也没有废话,直截了当拒绝了。

事情到了这一步,所有冠冕堂皇的言语,都可以收起来了。再绕来绕去,没有半点意思。柳俊今天在常委会上公然挑战丁玉舟的权威,已然做好了放手一搏的准备。

丁玉舟的眼睛,眯缝了一下,眼里闪过一抹愤怒。

现在局势明摆着,必须有一个人让步。丁玉舟自然希望让步的那个人,是柳俊。如此,他丁玉舟的最后一点面子,还能保住。否则,不说十年经营之功,就此毁于一旦,后果起码也是非常严重的。最直接的后果,就是崔福诚会就势拉起自己的“杆子”,逐渐形成一个有一定势力的小团体,或许尚不足以完全与丁玉舟分庭抗礼,但也绝不会再像以前那样,任人拿捏。

说不定眼前这个小年轻,都能拉起一帮人手来,与丁玉舟放对

丁玉舟浸y官场几十年,深知一把手的威信建立起来不容易,一旦垮掉,要重建那更是千难万难。尤其地位越高,惦记的人也越多。假设他在玉兰市的权威与根基开始动摇,就会出现多米若骨牌效应,到那时,非但崔福诚柳俊这一干人会很难对付,来自别的地市甚至是来自别的省份的“黑手”,也会不时涌现出来。毕竟省委副书记兼省会城市市委书记的位置,还是很让人眼红的。

在丁玉舟想来。柳俊比他回旋的空间要大。

柳俊今天在常委会上发飙,将杜文若驳得哑口无言,生生遏制住了即将进行的常委会表决,已经是一个巨大的胜利,不管最终是不是能保住柴绍基,威望必定要再上一个台阶。

这个收获,已然很大了。

以前,可还从没有一个人,敢于如此直面挑战丁玉舟。

“钟永明这个人,能力还是有的。而且一定会好好配合你的工作今后市里,会给长河区更多的支持。其他班子成员,你要是觉得不胜任工作,可以提出来调整。”

丁玉舟又说道。

这个话,就是和柳俊谈判了,而且条件开得很优厚:我只要上钟永明就行了。你要是担心其他人和钟永明抱团,完全可以按照你的意见,重组长河区的两套班子。

这是出于维护自己脸面的需要。

丁玉舟自以为,开出了这么优厚的条件,柳俊不可能不答应了。但是丁玉舟忘记了一点,柳俊骨子里头,是比他还要傲气的人物。他要的,也不仅仅只是一个表面上的让步。不出手则已,一出手必定要完胜既然已经得罪了丁玉舟,难道还会天真到指望今后与丁玉舟和平共处

丁玉舟还是被柳俊的年龄迷惑了,未能真正将柳俊当作同等层面的对手来考量。

“丁书记,如果市委一定要调整长河区的主要领导,那么,我建议调整我的工作好了钟永明同志既然能力很强,可以让他来担任长河区工委书记嘛”

柳俊淡淡说道。

丁玉舟的瞳孔,蓦地收缩

正文 第八百一十七章 谅他也不敢

第八百一十七章谅他也不敢

省长办公室,柳俊坐在何延安的对面。

何延安秀气的双眉紧紧拧在了一起。望着柳俊,脸上神色很是凝重,不知道该如何开口才好。

柳俊从丁玉舟办公室出来不久,就接到了何延安的电话,叫他立即到自己办公室来一趟,语气也失去了以往的优雅宁静,显得有几分焦虑。

柳俊明白,何延安已经知道了常委会上发生的事情。

这样的大事,自然会有人第一时间禀报何延安。身为省长,何延安必定在玉兰市有自己的亲信存在。不可能对省会城市完全失去掌控。

“柳俊,太冲动了”

稍顷,何延安叹了口气,缓缓说道。

“何阿姨,不是我冲动,是他们欺人太甚。”

柳俊淡然说道,脸色依旧十分宁静。

何延安理解柳俊的说法,而且也认同。她来a省三年时间,对a省本土干部的许多做派,很不感冒,甚至是深恶痛绝。这些人往往为了一己之私,完全不顾原则。只是抱团竞争,以打压对手为乐事。只要能取得所谓的“胜利”,才不会在乎工作是否会受影响。

在他们看来,工作总是能维持下去的。

对,就是维持

为什么a省的经济发展滞后,为什么玉兰市作为省会城市,总是不能大踏步前进,为什么长河区日渐没落,究其原因,根源就在于这种“维持工作”的心态。当一个管理团队,心思大部分不能放在本职工作上,而是放在勾心斗角之上,试想这个团队,能发挥出多少战斗力

何延安到任之后,每天都要花费很大的精力和心血,用于协调各种关系。很多矛盾,在何延安看来,是根本无需发生的。但是就偏偏发生了,不处理不协调还不行。

柳俊要力保柴绍基不失的意图如此明显,提前做了许多准备工作,原本也是要给丁玉舟他们提个醒。不料人家压根就不理会这些运作手法,一意孤行。

所倚仗的,无非就是这个抱成团的本土干部团队。

人多势众,不但在常委会上占据了优势,在各市直单位,各区县都占据了很大的优势,外边调来的干部。很难在这个圈子里立足,除非自甘居于从属位置,与他们融为一体。

而且a省的本土势力,也分为很多小圈子。譬如崔福诚,也要算正宗的本土干部,因为是从其他城市调任过来,玉兰市的圈子就很排斥他。

像柳俊这样空降过来的外省干部,一到任就等于是打丁玉舟的脸,就更加难以得到他们的认同了。丁玉舟原先也起过心思要将柳俊收归自己的阵营,但丁玉舟采取的方式十分“本土化”你柳俊必须听我的招呼,我这才考虑将你收容进我的队伍。

迟固的例子就很明显。

倘若柳俊能与迟固虚与委蛇,容忍迟固的嚣张跋扈,不吵不闹,甘当弱势书记,那么时间长了,或许丁玉舟会慢慢的给予柳俊一些有限的支持,直到柳俊完全“考验”合格,才会给予更多的支持。不过那个时候,柳俊也就成为丁玉舟麾下一名摇旗呐喊的马前卒了。

丁玉舟的意思很简单:你在我的地头上,就得照我的规则来办事。

谁知柳俊压根不吃那一套

两次出手,两次都将丁玉舟推到墙上下不来。

“丁玉舟在省里市里。都是有很大潜力的。”

何延安提醒了柳俊一句。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