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重生之衙内 > 分节阅读 364

分节阅读 364(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白脸”不料竟是如此深藏不露的一个厉害衙内

另外户口和档案,也是必须要考虑的。

柳俊建议支教大中专毕业生的户口和档案,在支教期间,暂时保留在原来的学校不做异动,等支教活动结束,正式分配工作之后,再异动至新单位。

待遇方面议定之后,大家又再讨论了适用支教地区的问题。那些地区可以适用支教,怎样提出申请,怎样落实,都是要探讨清楚的。

此外,整个支教活动,也要有一个专门的机构来进行领导协调。

关于这个问题,白杨倒是老实不客气,认为应该由学校部来牵头负责,就没有必要再成立一个专门的部门了。

建议是学校部提出来的,又是团省委主管全省大中专院校和中学思想教育工作的正管单位,由学校部来统一筹划协调此事,也很合理。

经过数天热火朝天的讨论,柳俊边记边写,边写边改。等到最后一天讨论会议开完的次日,柳俊的报告初稿也出台了。

整个报告分为三部分。

第1部分当然是阐述这个“支教活动”的动机和意义。柳俊很自信地认为,这个活动对于提升全省落后地区教育和教学管理工作是很有帮助的,一定能够起到很好的积极作用,如果操作成功,有可能在全国范围内推广。

第2部分就是具体的错操作方式,也写得很详细,有根有据,操作性很强。

第3部分当然是关于支教者的待遇问题。

这个洋洋洒洒上万言的报告书后,还带着一个附件,就是详细介绍了易寒的事迹,认为应该将易寒竖为正面典型,大张旗鼓地予以宣传。以为这次全省范围内的支教活动造势。

柳俊这么做,看在易寒是老同学面上的成分很有限,柳俊就是认为,只有给予易寒他们更好更公正的待遇,让他们得到了实际的好处,才能真正起到带动的作用。

毕竟,光喊口号是填不饱肚子的。

第二天上午,白杨在办公室收到柳俊的报告初稿,吃了一惊,仔细看了一遍之后,放下厚厚的稿子,开始上下打量柳俊。

“怎么啦”柳衙内被看得浑身不自在。

“行啊,小顽童,真看不出来啊大手笔”白杨笑着说道。

柳俊哭笑不得,重重喷出一口浊气,抗议道:“白杨同志,我应该把您这番话看作是批评还是表扬呢”“当然是表扬了这个都分辨不出来”白杨便扁了一下嘴巴,很是“不屑”打从柳俊来到团省委,白杨的心情就变得越来越开朗,性子也更活泼了些,偶尔也会重温一下多年前才会做的小动作,例如扁嘴巴。当然,只在柳俊一个人面前做。

“嘿嘿,那几个月前那篇文章你怎么不夸呢”白杨再次扁了扁嘴:“想听真话还是假话”“哪个话好听我就听哪个”柳俊才不“上当”白杨“嗤”地一笑,随即庄容道:“你那篇文章写得也很好。但是实话说吧,当时我光剩下担心了,没心思欣赏你的如椽巨笔再说呢,你那个文章,我自己觉得,还没有评判的资格然而这个报告,却着实写得不错。贴近实际就不说了,关键是,能把一个报告写得这么丰富多彩,花团锦簇,小女子自愧不如就是彭飞”说到这里,白杨忽然打住,白玉般的脸颊上飞起两片艳丽的红霞。

敢情在白大小姐心目中,彭飞写文章着实是一把好手,这大概也是当初白杨终于同意嫁给彭飞的一个重要原因吧。

现在白大小姐却是认为“小顽童”的文笔功底,更在彭飞这个科班出身的记者之上。

柳俊笑了笑,怕惹起白杨的“伤心事”赶紧转移话题。

“白杨姐姐,你觉得这个报告,委里会批吧”白杨双眉一扬,说道:“这是好事,委里为什么不批”

照规矩,学校部这个报告先要送呈分管副书记池晓波审阅。池晓波看后,马上召见白杨和柳俊,叫他们具体再谈谈详细的思路。

其实柳俊觉得,报告里基本上把一切都写得很清楚了。照后世的说法,这就是一个完整的策划书,随便叫一个有经验的执行经理,就能布置得井井有条。

不过领导做事,历来都是很小心谨慎的,池晓波这也是秉承“小心无大错”的古训。

白杨和柳俊便也捺下性子,再给池晓波解释了一回。

柳俊很懂规矩,老老实实坐在那里,只做“陪练”主要是由白杨发言。

白杨倒是没这个“独吞”的念头,不是扭头询问柳俊的意见,诸如“柳俊,是这样的吧”、“柳俊,好像当初你就是这么提议的”之类的话,经常随意冒了出来。

白杨一点都不在意这份“功劳”应该算在谁的头上。

池晓波就暗暗有些慨叹。

自己才进入机关的时候,怎么就没遇上这样的“好领导”呢也不知柳俊这小子到底有何“魔力”白杨对他岂止是欣赏,简直就是“溺爱”白柳两人在池晓波办公室差不多呆了整整一个上午,池晓波才很肯定地说道:“这个事情很好,我原则上很支持,下午就向韩书记汇报。”韩江见了报告,反应与池晓波如出一辙,一刻也没有停留,立即召见白杨柳俊。

结果又再次重演上午的一幕,白杨和他再详详细细解释了一次。

这一回,白杨却不再问柳俊了。

原因在于柳俊中午对白杨提出了“抗议”说是白杨这样做,不是在帮他,而是在“毁他”会让领导误会他柳俊是个桀骜不驯的家伙,在学校部飞扬跋扈,“欺凌”领导,做“慈禧太后”白杨笑着骂了他一声“胡说八道”下午却真的注意起来。

其实柳俊的意思,两人都心照不宣。

柳俊刚从副科提到副处,一家伙连升两级,已经属于特例中的特例了,短期之内,做出再大的成绩也绝无提拔的可能,“功劳”归到他身上完全是浪费。

既然如此,突出领导就是很必要的。毕竟这是官场通则,还是不要轻易破坏的好。

韩江对这个方案也十分赞赏,心里头暗暗讶异这两个年轻人的思维当真与众不同,原先还担心学校部由两个年轻的小字辈掌舵有些不稳靠,现在看来这个担心是完全多余的。

以韩江的眼光,自然一眼就能看出来,这个事情操作好了,会产生巨大的“轰动效益”极有可能像报告中所说的那样,得到高层的认可,在全国范围内推行。

韩江调任n省团委书记也有两年多时间了,适逢n省政局风波暗涌,他一直战战兢兢,如履薄冰,在团省委书记的位置上,守成多而开创少,自己对自己的表现都不是很满意。眼下学校部搞的这个“支教活动”无疑是一大亮点,必须要牢牢抓住。说不定自己的锦绣前程,就要指望它了。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