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重生之衙内 > 分节阅读 326

分节阅读 326(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论台上台下,都一声不吭,不再来“抢肉”吃。

四月初,龙铁军因为年龄问题退居二线,省委常委、大宁市委书记胡为民接替龙铁军的职务。

胡为民空出来的位置,由柳晋才接任。

随着柳晋才调任大宁市委书记,宝州市官场,引发了一系列的变动。

出乎一些人意料的是,不是石荣轩而是唐海天接任了柳晋才的市委书记职务,石荣轩还是市长。对于省委这个安排,石荣轩多多少少有些意见,却也无可奈何。看来廖书记也默许了宝州市就是严柳系的“后院”这么一个事实。

石荣轩虽然也很努力地向严柳靠近,毕竟还是比不上唐海天与严柳十多年相知的交情。

常委副市长田文明接替唐海天党群副书记的职务。

原来有传言说容百川可能调任省委宣传部担任常务副部长,最终未能如愿,容百川还是留在宝州市委宣传部长的任上没有挪动。

政法委书记毛益农退居二线,担任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

市政法委副书记、公安局长梁国强出任市委常委、市政法委书记职务。

向阳县委书记刘和谦升任市委常委、副市长。

向阳县人民政府县长陈立有担任向阳县委书记,县长职务由县委常委、高新技术开发区工委书记江友信出任,孙有道接替了开发区工委书记,进入县委常委行列。

团市委书记沈钧出任秀东县委书记。

柳晋才的秘书廖顺利没有随柳晋才调往大宁市,而是就地安排,担任了宝西县县委副书记职务。

秀城区公安分局局长汪文凯担任区委常委、区政法委书记、宝州市公安局副局长,仍兼秀城区公安分局局长。

向阳县公安局长程新建担任县人民政府副县长,仍兼县公安局局长。

第369章 大宁市的迷局

进入新学期之后,柳俊同志的主要学习任务就是准备毕业论文。这令得柳衙内有足够的借口经常跷课,譬如查找资料之类,甚至都不必时时知会姜老先生。

实话说,柳俊也并不是如此喜欢跷课,实在是真的有些忙碌。

于公,他老子刚刚接任大宁市委书记,正要打开局面,柳衙内很想助老父亲一臂之力。

于私,就要离开南方市,对梁巧也得做个安排,至少应该多陪陪她。另外何梦莹那里,也得有个交代。自打上次在解放大道拉了何大小姐的小手,柳大少爷基本上也等于传递了一个比较明确的信号。尽管柳俊还是紧守最后的防线,不过难度越来越大。

何梦莹甚至说要“重新找回恋爱的感觉”这个话听在柳衙内耳朵里,不免有点心惊肉跳。可是心惊之余,却也在心底深处滋生出一点点别样的情愫。

何梦莹给他的感觉,确然是很奇妙的。

自然,柳俊的主要精力还是会放在大宁市那边。他老子的位置坐不坐得稳,日后还能不能更进一步,不但对于柳俊很重要,对于很多人,都很重要。

说起来,柳晋才调任大宁市委书记,表面上是平调,实则等同提拔。尽管宝州市这些年发展日新月异,追赶的步伐很快,毕竟只是“新贵”中央提拔柳晋才进阶副部,更多的是对他个人的认可,而不是对宝州市的认可。在大多数人心目中,宝州市还是一个地级市,最多只是一个进步比较快的地级市,宝州市委书记成为省委常委,只是一个“异数”并不代表着宝州市有了副省级城市的资格。而大宁市作为省会城市,虽然没有明定为副省级城市,但历任书记市长都是高配,至少在省内官场,是将大宁市当作副省级城市来对待的。许多省的省会城市,市委书记甚至是由省委副书记来兼任的。

柳晋才新晋副部,在省委常委中排名垫底,甚至排在省委秘书长之后。调任大宁市委书记之后,排名尽管还是靠后,却不再垫底。

国内官场,对排名历来是很重视的。

也就是说,从这一刻开始,柳晋才才正式成为别人心目中的省委领导,不再是名义上的省委领导,参加省委常委会也不仅仅只是举举手罢了,真正在省委班子里拥有了话语权。

对于柳晋才过来担任一把手,省内许多干部尤其是大宁市的干部们,那是又喜又忧。

喜的是,大宁市在n省省内的地位还是独一无二的,保住了大家的优越感,而且也有许多实质的好处。其他城市的干部调任大宁市,尽管是平调,大家都会认为是一种变相的提拔。因为大宁市的干部很少会平调去其他城市,一旦调动,级别上几乎都会有所调整。譬如大宁市的副市长,尽管不是享受正厅级待遇,但若调任省内其他城市,一般都会正位为市长。假设没有这个提拔调整,往往就会令得当事人十分沮丧,认为这是上级领导不再信任自己的先兆。而其他干部,也会纷纷猜测这位老兄因何“失宠”然后自觉拉开和他的距离,“划清界线”以免惹火烧身。

假设柳晋才不调任,继续呆在宝州市委书记的位置上,时间一长,就意味着n省多了一个可以与大宁市相提并论的城市,大宁市干部的这种优越感就会丧失,所谓的“潜规则”也有可能被打破。那可是涉及到太多人的切身利益了。

至于忧,那就更不用说了。

胡为民在大宁市经营多年,由上至下,形成了一个很庞大也很复杂的关系网,大宁市现有的许多干部,都是这个关系网中的一员,而且占据了十分重要的位置。

新书记上任,必定要重新洗牌。

这个是不可避免的。

任何一个上位者,如果没有自己的嫡系力量支撑,不要说开拓创新,做出耀眼的成绩,就是想要守成,那也十分困难。一步不慎,便是困局,缚手缚脚,完全无法施展。最终被上级领导认定为能力不足,还需要锻炼。

这个锻炼的期限,一般都是“终身制”的。

官场上的人事更替,也很正常。绝少有人能够只追随一位领导,“从一而终”因而就有了“一朝天子一朝臣”的说法。

主要领导新旧更替,对于一些干部来说是“噩梦”对于另一些干部来说,却是绝大的机会。当然,前者主要是既得利益者,后者则主要是郁郁不得志的。一些熟知官场运作方式的“老油条”倒也并非完全没有应对之策。无非是利用新书记上任之后的“观察阶段”好好表现自己,重新站一次队罢了。搞好了,说不定还能捞到更大的好处。毕竟新书记要培养自己的队伍,也不能全从外地调干部,多数时候,还是要在现有干部队伍中“量才委任”的。

不过大宁市的情况比较特殊。

前任书记胡为民并没有调离n省,仍然在省内任职,而且依旧是实权省委常委,并没有挤到省人大或者省政协去,排名比以前甚至还略有上升。

这个就成问题了。

胡书记还在,焉能随随便便向柳书记“表忠心”任谁都知道,柳书记与胡书记不是很对路啊

不要到时候未曾在柳书记面前讨到好,先就将胡书记得罪了。

可真是让人为难。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