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重生之衙内 > 分节阅读 190

分节阅读 190(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我说这话是有原因的,现在已经是八五年的二月份,据李爱国来宝州地区投资,已经差不多半年时间了,我去年十月份来看过一回,还在平整地皮。占地倒是蛮广大的,足足六七十亩。当时我还开玩笑,说李爱国的想法与本衙内暗合,想要建一个花园式工厂。

自然,这也只是一个玩笑罢了,天福乡的地皮焉能与江口市相比我在江口市建花园式工厂,目的就是圈地。真要建工厂,容纳几万人都绰绰有余。

那一次我也不是专程去看这个肉制品厂的,去省城时顺路经过,停车看了一眼,也没在意。既然是薛平山亲自负责的项目,我没啥兴趣。这一次还是顺路经过,刚从省城拜会了先生回来,在车里瞥了一眼,发现这个工地还是那么荒凉,觉得有些奇怪,叫苏建中停下车,在旁边站了一会。

六七十亩地的大工地上,仅仅只有一二十个人在有气无力地干活,其中还有一多半的人三三两两坐在一起抽烟磨牙,聊天打哈哈,哪里有半点“热火朝天”的干劲

而本衙内在江口市投资的项目,秋水大酒店已经临近竣工封顶。预计四五月份就可以开张营业。几个工厂更是在去年年底就已经投产,产品都销出去许多批次了,是真正的“江口速度”一点不带吹牛地。第二期资金五百万又已陆续到位,准备在秋水大酒店附近开发一个高档次的写字楼。

李爱国一个港商,焉能不知时间就是金钱这个道理

这家伙到底在玩什么花样

正疑惑间,一阵汽车喇叭声响起。几台小车开了过来,停在工地旁。打头一台。车型实在太熟悉了,居然是桑塔纳。簇新簇新的,应该是刚从一汽大众下线不久。虽然我对桑塔纳面市的具体时间记不清楚了,不过依稀记得就是这一两年间的事情。却不知谁如此新潮,竟然就整了一台。

一九八五年刚下线的普桑,配置很是一般,不过较之吉普车。那就高了不止一个档次了。这段时间比较忙,倒把这茬忘了,得抓紧时间换车。倒不是为了显摆,我现今用车的时候越来越多,换了桑塔纳,无论是赶时间还是在车上休息,都比吉普车要强得多。

桑塔纳车门打开,一个圆滚滚地中年男子艰难地挤下车来。旁边跟着一个二十几岁长相妖娆,身材同样妖娆的女子,瞧那模样,该是“圆滚滚”地秘书之类,至少白天应该是秘书,晚上是什么。不好猜。

第二台第三台都是吉普车,下来几个干部模样的人,一个瘦高的身形赫然在目,竟是江友信。而他前头那位,红光满面,一副春风得意的情形,可不正是陈立有。

却不知这二位来此做甚

江友信眼尖,一下就瞅见了我,朝我一笑,扬了扬手。

如今他正经可以称为我大姐夫了。已经和大姐领了证。定在五月一号摆酒宴客。还是依照我当初的计划,将向阳县秋水饭店定作了承办婚宴的所在。基本上。江友信只管请客收礼,其他的事情,您就甭操心了。

本衙内这么做,自然也是为了他和大姐婚后,能有一个相对宽裕地经济条件。直接给钱有伤他的自尊,那就曲线救国便了。

我慢慢踱过去,陈立有也瞧见了我,慌忙紧走几步过来与我握手,轻笑道:“小俊,你怎么也在这”我笑道:“这话该我问你们。”陈立有也不管为什么是该我问他,当即答道:“海天书记与刘县长要我和江主任来实地考察一下肉食品厂的情况,商量一下投资的事情。”海天书记与刘县长,嘿嘿,仅仅只听这称呼,片言只语之间,亲疏已别

严玉成、柳晋才、唐海天一脉相承,七八年间,三人接力,将向阳县经营得铁桶一般,中间孟宇翰上演了一个小小插曲,无关紧要。如今的向阳县,自是唐海天的天下。特别是陈立有这种柳派的嫡系中坚,自然更是视唐海天为柳晋才的代言人。

好在刘和谦是龙铁军地秘书,细论起来,大家都算一条线上的人,加上唐海天生性宽容大度,只要刘和谦能摆正位置,唐海天自也不会刻意与他为难。向阳县现在的局面,由上到下,都是极好的。

我听了陈立有的话,顿时皱起眉头:“投资什么投资”“哎,陈县长,这位是谁啊”一个干部模样的人过来问道。此人四十余岁,穿着夹克,头发梳得溜光润滑,跳蚤都站不稳,一双小眼睛在金丝眼镜后骨溜溜地转动,让人一见之下,心里便有些腻歪。

“哈哈,钱局长,这位是柳俊同志,我一位朋友的小孩”见我猛向他眨眼,陈立有不知何意,估计是不愿意暴露身份,便绕了这么一个圈子。

我如今虽然已经快十六岁了,身形也完全长成了大小伙子,毕竟面嫩。叫人知道柳书记的小孩坐着专车跑来跑去的,不见得是啥好事。

在我看来,老子的官做得越大,衙内反倒要愈加收敛些。盖因身居高位,一举一动,均引人注目,亲人朋友,亦会惹人特别“看重”“这位是地区轻工业局的钱局长。”陈立有压低声音给我介绍了一下。

“正地副的”我问道。

对地委委员,行署副专员这一级的大头头。我自然是熟极如流,但地直机关的一把手,人数众多,我终归不是体制内地人,就不是很熟悉了。

“正地。这个肉食品厂,就是他和港商李爱国先生直接联系的。”陈立有说着,又指了指那个穿着西装地。“圆滚滚”的中年人。

好在钱局长听陈立有介绍说是一个朋友地小孩,顿时对我失去了任何兴趣。一刻也不曾多留,只顾陪着“圆滚滚”去了,倒不曾留意我们之间的对话。

“向阳县怎么也掺和这个工厂投资的事情了,不是只签署个生猪的供销合同吗”我的心思,紧紧盯在“投资”上头。

“啊,是这样”陈立有正要解释,那圆滚滚的港商李爱国先生开口了。

“陈县长啦。你过来看看啦,这就系我们这个肉食品加工厂的厂址啦,已经准备开工建设了啦”呵呵,倒是一口正宗香港“国语”与上辈子在沿海地区见到地许多香港老板有异曲同工之妙,没来由的让我泛起一种酸楚的感觉。

要我对上辈子的打工生涯充满热爱,势所难能啊

陈立有对我点点头,意似抱歉。然后走了过去,与李爱国还有钱局长站在一起,展望这一片开阔的工地。那些懒洋洋的工人见来了老板和干部,倒是积极了几分,不再抽烟聊天磨洋工,各自干活去了。只不过仔细一瞧。仍然是出工不出力。

一个破工厂,建了五六个月还在下基脚,确实也叫人很难提得起劲头。

“陈县长啦,这个工厂呢,我们打算投鸡五百万啦,你们县里要和我们签订合同的话,必须先付定金的啦,实在系不好意思啦,要和我们合作地人太多了”我心里顿时升腾起一股不祥的感觉。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