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重生之衙内 > 分节阅读 188

分节阅读 188(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啪啪”周培明竟然带头鼓起掌来,顿时会议室里掌声一片。

薛平山阴沉着脸,也象征性地拍了几下手掌

第216章 大姐要出嫁了

我回到宝州市,是九月上旬,学校已经开学许多天了。

二姐柳叶财会学校毕业,给安排进了宝州市图书馆做管理员,算是有个铁饭碗,衣食无忧。反正背靠着一个“宝州地区头号阔佬”的弟弟,钱这个方面是完全不必操心的。给得太多怕引人非议,每个月一两百块应该是不显山不露水。说起来,关于我的底细,家里除了老爸,大约就是二姐最清楚了。二姐性子不喜读书,平日里也会和我探讨一下关于生意方面的事情。自然,也只是探讨一下而已,并无实际行动。须知她也一样属于领导干部子女的范畴,在禁止经商之列

我上了高二,还是如此肆无忌惮地跷课,老妈对此大为不满,拉开架势和我做了一番长谈。大姐已经大学毕业,分配回了宝州市,在宝州市人民银行上班。嘿嘿,这个倒和上辈子的轨迹基本一致,只不过上辈子大姐是在向阳县人民银行上班,时间上也早了两年。但是大姐并不吃亏,大学本科毕业,根据国家相关政策,一分配就是正股级干部待遇。而在上辈子的记忆中,大姐升到这个正股级,差不多整整用了十年时间。至我穿越之前,也就是享受个正科级待遇。算一算,读这个大学,赚大发了。何况现今老爸身居地委委员,大姐的前程定然今非昔比。

家里有了这么一个大学生,老妈自然要拉上来作为谈话的帮手。

但不论老妈摆出何种严肃地架势。我心里一点不畏惧,对付老妈,我手段多了去了。最关键的一条,在读书方面,本衙内底气十足。

虽说前世只是考了个破烂得不能再破烂的大专,今生却是周先生的及门高足。不读理科读文科,考个大学何能难得住我

高中的学制。早已经改了,由两年改为三年。所谓文理科之分,也自这时起。

“小俊,你跑到江口市去做什么”老妈虎着脸问道。

“嘿嘿,柳家山在江口市有些投资,五伯不放心,叫我帮忙去看看。”我很随意地答道,抓过茶几上的一个苹果。咬了一口。

“小俊,我跟你说话呢,规矩点”呵呵,老妈如今局长做久了,也很讲究个官威官体了。

由向阳县公安局副教导员调任宝州市工商局副局长,原本是为了减轻老妈的工作负荷,以便有更多地精力照顾“市委领导”的生活起居。不成想现今地宝州市工商局,工作也是忙得一塌糊涂。究其原因。乃是小商品批发市场和农副产品贸易市场即将竣工,上千个摊位,都归工商局管。虽说正式运作可能要等到年底,眼下就已经有许多人争相挤入进来了。

老爸一再要求,这些摊位的出售和出租,都一定要公开公正透明。也就是后世宣扬的所谓“阳光操作”决不允许搞幕后交易。如果工商局等主管部门的干部敢于顶风作案,上下其手,一旦查获,决不轻饶。轻者开除公职,重者送交法办,领导负连带责任。

柳书记眼下在宝州市委的威信,甚至比严书记还高,基本上就是一言九鼎

去年一上任,没几个月便将市委常委、政法委书记章杰丢到监狱里去。大家可都是心有余悸。严书记尽管经常黑着面教训人。凡事总还有商量余地,柳书记笑眯眯的。和蔼可亲,但是犯着了他,你小子就死定了

因而老爸得了一个很不雅的外号“笑面虎”为此我很是郁闷了一阵。

奶奶地,明明是章杰混蛋嘛,咱只是奋起还击罢了。

然而官场就是这般无奈的,一个过气的人,再作恶多端,时间一长也就无人记得了。在台上的,哪怕你再占了理,你的“劣迹”人家便一直都会记得死死的。

不过“笑面虎”也有“笑面虎”的好处,至少敢捣蛋的家伙少了。

鉴于老妈性子粗疏,为了避免她在不知情地情况下被人利用,我和老爸已经在商量要不要给她再挪个位置。不过老妈自己倒是信心满满,声称谁敢“忽悠”阮教导,那是活得不耐烦了。

有了这种心态,难怪对亲生儿子也“疾言厉色”起来。

我笑嘻嘻地道:“妈,我在江口市可辛苦了,那里的饭菜也吃不惯,你看,我都瘦了一圈了,还晒成了非洲人”对我这种“撒赖”的做派,老妈那是又爱又恨,高兴的时候眉花眼笑,赖成“昌新”也无所谓,一不高兴了,又恨得牙痒痒的。不过总体来说,爱的成分远远大于“恨”“是呢,妈,你看小俊都瘦了许多。”大姐立马附议。

老妈顿时异常郁闷。貌似“华子”是自己叫来“助拳”地,怎么没说上三句话,便“叛变投敌”这人立场也太不坚定了。

老妈瞪了大姐一眼,大姐这才意识到自己的“助拳”身份,便嘿嘿一笑。

儿子女儿都如此“痞赖”一时三刻,老妈也真是无可奈何。

“你去江口市做什么柳家山投资江口市,又跟你有什么关系了”对于我在柳家山鼓捣的那些“破事”老妈一直不大知道内情。倒不是她警觉性当真如此之低,实在是老爸和我俩爷崽合伙在“欺瞒”于她。对于老爸,老妈历来是无条件相信的,再也想不到这位枕边人在如此“大是大非”的原则问题上也会对自己留一手。

老妈只知道,五伯对我十分看重。经常会向我讨教一些关于经营管理方面地问题。对这一点老妈倒是不奇怪,自家这个小儿子,不到十岁的时候就能上严玉成的“台盘”官场上那么复杂的弯弯绕都拎得清楚,柳家山那点子工厂的“小事”自然不在话下。

“我本来也不想去啊,吃又吃不好。睡又睡不好”我继续大打“悲情牌”这一招百试百灵。果然老妈脸上神情已不知不觉间由气愤向关心转变。

“只不过这一趟,投资实在太大了些,不去看看不行啊,江口市大家又都不熟悉。”“投资多少”大姐紧着问了一句。

呵呵,这一学了金融专业,果然就是不一样,对“投资”什么地话题。特别敏感。

“一期资金大约一千万吧。”我大咧咧地说道。

“什么一千万”老妈和大姐顿时傻了眼。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