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重生之衙内 > 分节阅读 43

分节阅读 43(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楼,旧楼拆掉了一部分。我现在看到的是未曾改建时的原貌。

好在六中不大,老头给的指点又甚为详细,我很轻易就找到了405宿舍。

门是关着的,我先侧耳听了一下,似乎没什么声音,无法判断里面是否有人。

“江老师,江友信老师在家吗”随即就听到凳子移动的声音,有人过来开门。

门打开,一张熟悉的脸就印入我的眼帘。没错,是他,江友信,我前世的大姐夫,略高偏瘦的个子,浓眉,棱角分明的脸型,带着一丝书卷气息。

“小朋友,你找谁”“找你,你是江友信老师吗”“我是江友信,你是”江友信很惊讶,左右一看,没看到其他人,显然我是一个人来的。却不知道我小孩子家找他做什么。

我笑道:“江老师,让人站在门外,不是待客之道吧”和前世的记忆一样,江友信是个很有礼貌的人,立即抱歉地笑了笑:“对不起啊,请进。”我走进去打量了一下,很简单的一间单身宿舍,一床一桌两张凳子而已,床头和桌面上堆了一些书,除此之外,别无长物。

我饶有兴趣地翻转桌面上打开的那本书一看,是司马光著的资治通鉴不觉微微点头。

江友信对我的造访十分惊异,搓着手问道:“小朋友,你找我有什么事谁叫你来的”我没打算跟他拐弯抹角:“我叫柳俊,是县革委副主任柳晋才的儿子,专门来找你的。”

第52章 剽窃

听到我自报家门是柳晋才的儿子,江友信大吃一惊。

“你真是柳主任的儿子”这时候的江友信,还只是刚从师专毕业不久的后生小伙子,应付突发事件的能力不强。他完全想象不出,柳主任的儿子找他做什么。自己可是和柳主任八杆子都打不着。

我笑道:“这个可不好冒充。江老师,你放心,我没有恶意。”江友信这才注意到我的谈吐似乎和年龄有些不相称,显得过于老成了。

“对不起,我忘了你的名字,你叫”“柳俊。柳树的柳,英俊的俊。”自称“英俊”而不脸红,可见我脸皮越来越厚实了。

“对对,柳俊呃,柳俊,你找我有什么事”不搞清楚我的来意,他心里总是不会踏实。

“听说江老师是宝州中师的高材生我爸也是宝州中师毕业的,你们是校友。”“高材生可不敢当,跟柳主任比更是相差万里。柳主任发表在省报上的三论实事求是我都拜读过了,当真是字字珠玑,十足的大家风范。”我有些诧异地瞟了他一眼,记忆中的江友信,可不是喜欢奉承的人。或许是我懂事的时候,他已经三十来岁,做一个小科员,绝了在仕途上进的念头,因而也就不必对任何人曲意逢迎。不过他主动提起这个话题,倒省了我不少事。

“江老师这么说,可见对时事还是挺关心的,为什么不参加这次县里的征文活动呢”江友信脸上露出很惊讶的神色,说道:“我有参加啊,十几天前就交了稿子。”听了这话,我比他还更要惊讶,急忙问道:“你十几天前就交了稿子怎么我翻遍了所有稿件,也没看见你的名字呢”这话已经说得很离谱,纵算我是柳晋才的儿子,这么小的年龄,也不该去看征文的稿件,何况还是“翻遍”但是江友信惊讶之余,倒没在意我言语中透出的非正常因素。

“怎么会呢我明明交了稿,题目叫源于实践用于实践”“源于实践用于实践”我吃惊更甚。

这篇文章我却是见过的,而且在初审过关的稿件中,李承彦作为重点推荐给老爸的。我也仔细读过,确实写得不错,思路清晰,文笔流畅,论据充分。听老爸的意思,如果后续没有更优秀的文章出现,可以肯定源于实践用于实践会进入论述文体裁类的前三名。但是文章的作者却不是江友信,而是一个叫“徐海涛”的人,工作单位是石马区大坪公社中心小学。

我立即想到,江友信的文章被人家剽窃了。因为江友信绝不可能知道源于实践用于实践已经初审过关,所以也不存在他会冒名顶替的可能。况且我深信他的写作水平,全无必要去剽窃人家的东西。

江友信见我发呆,以为我小小年纪,不明白这其中的关节,急忙说道:“我”我伸手止住他,沉吟着问道:“这稿件,你交给谁的”“交给区里的吴干事,负责宣传工作的。”这个程序我倒是知道,征文稿件可以直接寄给县宣传部,也可以交到各区、公社的宣传干事手里,再统一转交给县宣传部。六中离区公所近,江友信就便交过去很正常。

“你交过去的时候,装好信封了”“装好的。”“封口没”“这倒没有,又不是私人信件,没必要封口。”我在凳子上坐下来。事情发生这样的变化,很是出乎我的意料,必须要好好想一想。

江友信脸色已经变得很不好看。辛辛苦苦赶出来的东西被人家暗地剽窃,换谁也舒服不了。不过他颇能沉得住气,既然柳主任的儿子亲自找上门来,事情总能搞个水落石出。同时他也有些疑惑,自己与柳主任父子素昧平生,柳少爷的造访也太突然了些。

“江老师,原稿还在吗”“在。”没等我多说,江友信就将原稿找出来交到我手头。我从头至尾看了一遍,就肯定这篇文章确是江友信所作无疑。从密密麻麻的修改痕迹上也可以看得出来江友信狠下了一番功夫。

“江老师,看来确实有人剽窃了你的稿子。”江友信点点头,脸色反倒恢复了平静,并不显得特别的气急败坏。

我不由大是满意。看来他与我记忆中的一样,遇事颇为镇定,如果踏入官场,倒是个做秘书的好料子。

“江老师,这个事情依你之见,该当怎样处理呢”江友信想了想,问道:“柳俊,你为什么来找我呢谁让你来的”汗

一下子就问到这个问题,还真是很不好答复。好在我来之前,就已经想好了一套说辞。尽管经不起推敲,希望能敷衍得过去。

我拿出解英给我的那份名单给他看。

“这是县教委出的名单喏,这是你的名字,江友信,宝州中师大专班毕业,石马中学语文老师。我这些天一直陪老爸在看那些征文的稿件,发现有许多老师都写了征文,独独没见到你的名字,觉得很奇怪。所以就过来找你。”事情真是如此简单么

江友信将信将疑。我的年龄再一次帮了忙,他犹豫了一阵,决定相信我的话。一个不到十岁的小孩子,料必不会胡乱撒谎吧

“你到这里来,柳主任知道吗”我笑笑,反问道:“你希望他知道还是不知道”江友信也笑笑,觉得还真不能将我当成一个纯粹的小孩子看。

“这事眼下还不好说问题出在哪里,我看你将这份底稿再抄一份,我带回去直接交给我爸,由他去决定。你看怎么样”江友信想了想,说道:“这样也行,不过我看还是直接寄给你爸比较好。”我笑道:“对,这样更合乎程序。”临出门的时候,江友信叫住我,问道:“柳俊,真的不是柳主任叫你来的”“这个不是问题的关键,关键是你的稿子一定要入选,这对你很重要。”江友信的稿子是在征文截止的最后一天下午寄到老爸手头的,立即在宣传部和县革委引起轩然大波。因为源于实践用于实践颇得老爸看重,突然之间闹出个“真假美猴王”来,焉得不惊老爸调出石马区大坪公社中心小学徐海涛的稿子一对照,发现两篇文章基本如出一辙,马上意识到事态严重。

七月三号整天我都呆在老爸办公室,为的就是等江友信的稿子。他是用邮寄的,虽然都是在县城,我怕邮寄误事。万一要过了最后截止日,不免节外生枝。

老爸拿起稿子就往办公室外走。

我知道他是去找严玉成,两人在同一层楼办公,各处一端。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