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网游动漫 >清穿之五福晋日常 > 第39节

第39节(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不过,这些跟胤祺一家人就没什么关系了,弘晶除了头一次被叫到前面之外,后边就没他什么事儿了,至于胤祺,不管是告假,还是开溜,对他来说都已经是家常便饭了,其他人也都已经习以为常。

所以哪怕是告假带福晋和孩子出去玩儿,皇上也照样给了假,反正老五就算是呆在前面,也说不了几句话,心思早就不知道飘到哪里去了。

江南不愧是水乡,跟京城比起来少了一分大气,却多了一份雅致,粉墙黛瓦、飞檐翘角、小桥流水、长街曲巷,真的是如诗如画,如果皇子阿哥可以离京的话,比起京城,毓秀倒是更喜欢在这里生活。

不只是风景好,江南人杰地灵,自古人才辈出,文化气息厚重,哪怕是逛街的时候,都随处可见穿长衫的书生,有的也是出来闲逛买东西的,还有是支了摊子给人写书信的。

不过也并非全都是优点,跟京城比起来,不管是卖东西的,还是买东西的,女子都要更少一些,即便是出来买东西的女子,如若不是老妪,一般都会戴着面纱。

像毓秀这样大大咧咧的穿着旗装,面上没有任何遮挡物的年轻女子,还真不多见。

不过能够身着旗装,后边又跟着好几个身高体壮的健仆,还真没几个人会对着她指指点点,多数人便是走道都是要绕开的,一点儿都没有拥挤的感觉。

毓秀并不觉得扫兴,上辈子她没少经历过人挤人的场面,这辈子是一点儿都不向往,也不怀念,反而更喜欢特权带来的便捷。

就像她作为一个现代人,可以接受这里的等级制度一样,这里的生活所给予她的东西,比从她身上剥夺的要多,比起上辈子,她更喜欢这辈子,有吃有喝有闲,不需要为生存奔波,更不需要看那么多人的脸色。

弘晶体力比他阿玛和额娘还要好,所以一路上也不需要人抱着,自己迈着小碎步走的也挺快,就是弘晊这孩子,真心是遗传了他阿玛和额娘,太懒了,虽说年纪还小,体力肯定是赶不上哥哥,但一步路也不愿意走也是醉了。

而且为了不走路,这小子也是花招百出,先是撒娇,额娘、阿玛、哥哥轮着喊,声音软软糯糯,模样俊俏可爱,能狠心拒绝的人还真不多。

好不容易扛过了这一关,紧跟着就是尖锐的哭闹声,以前哭的厉害了,虽然也是声嘶力竭,但脸上是有眼泪的,现在好了,声音足够尖锐,就跟后世的海豚音一样,但脸上一滴泪都没有。

要是打算好好教育熊孩子的家长,肯定就这么拗上了,但毓秀和胤祺并不是这样的家长,什么样的人有什么样的孩子,弘晶完全是天赋异禀,相比之下,弘晊这孩子倒更像是他们两口子养出来的,一样的好吃懒做。

虽说平时还会带着弘晊一起踢蹴鞠、打拳,但是如今好不容易来一次江南,还不知道能在这儿呆多久呢,自然不能跟熊孩子就这么耗上了,下次南巡还不知道是几年,还是十几年之后的事情呢,当然要好好把握这次的时机了。

先是由毓秀抱着,毓秀抱不动了,胤祺再抱,最后两个人都抱不动了则是由侍卫顶上,弘晶虽然主动提出来要抱着弟弟,但让一个五岁多的小孩子抱一个三岁多的小孩,哪怕天生神力,做家长的也不能允许。

一家四口就这么整日出去溜达,谁也没在意政事,谁没有闲心和余力来关注皇上的心情。

一直到三月十八日,御驾停留在了苏州府,而这一日正好是康熙五十二岁的诞辰,朝廷的筵席自然不能从京城大老远送过来。

苏州当地的父母官,带着苏州百姓进献的食品来拜见皇上,“今日是万寿节,百姓有感于皇上的仁慈,自发准备了食物聚集在官衙门口,祝愿皇上万寿无疆、龙体安康。”

“朕已经知道了百姓们的这份心意,也就算是领受了,至于食物还是让他们拿回去,百姓生活不易,为政者也应当体恤。”康熙情绪不高。

若是以往,还有兴致来一次君民同乐,哪怕知道这些不过是下边官员的主意,百姓整日为生计奔波,哪有功夫想这些东西,不过也可以君民同乐,做给天下人看。

但是如今他实在是没有这个兴致了,太子频频和京城联系,前段时间居然在曹寅的牵头下,同江南的士子们吟诗作对、讨论朝廷的重要政令,而且同江南有名的几位士子来往密切。

江南文风昌盛,同时,大清的财政收入也主要来自于江南,正是因为江南的重要性,他才会把曹寅和李煦两个从小一起长大的心腹放在江南,太子在朝堂上跟直郡王相争是他刻意放任的结果,但江南这个地方,太子是不能插手的。

所以这次寿宴他不愿意交给太子去准备,同时也不想交给曹寅,也算是警告这两个人了,不能动江南的主意。

十三是太子党的人,交给十三去办理寿宴,跟交给太子是差不多的,所以数来数去,唯一能用的也就是老五了,虽然时间是紧急了点,但寿宴办成什么样,他也不嫌弃,这又不是在京城,没必要把场面弄的特别大。

胤祺哪里办过寿宴,入朝参政之后他就去了两个地方,一个工部,一个户部,都是跟举办寿宴没什么关系的部门,在府里,不管是他和福晋的寿宴,还是两个儿子的生辰宴,也全部都是由福晋来办,他是从来都没有关心过的,更何况苏州府人生地不熟的,上哪儿找好厨子,上哪儿弄好食材。

皇阿玛也不知道是怎么想的,有太子,有十三弟,再不济还有曹寅呢,或者让当地的地方官来准备也行,何苦让他这个什么都不懂的人安排寿宴,而且时间还这么赶,十八日过生日,十八日早上才跟他说这事儿,但凡能早一天,也不至于慌乱成这样。

第94章

“往日咱们府里头办寿宴都需要准备什么?福晋帮我列个清单,我先去问问李德全,预备了多少食材,有多少人能用。”

猛不丁的皇阿玛突然让他负责寿宴,他都不知道该从哪下手了,好在御驾里带了御厨,也带了食材,真要是不够的话,就地采买是可以的,反正又不是没有银子,就怕忙中出错。

办寿宴这事儿毓秀是有经验的,只不过皇帝的寿宴跟府上的寿宴还是不一样的,毓秀也怕自己摸不准,“爷先去找李公公,我去问问额娘,到时候把清单列出来。”

“别到时候,赶紧、马上,这都火烧眉毛了,越快越好。”胤祺嘱咐道,本来以为这次到了江南可以痛痛快快好好玩的,没成想还是被抓了壮丁,要不是看皇阿玛心情不太好,他非得拉着十三弟一块儿帮忙。

得,这事儿确实挺急的,她听说太子和曹寅早就已经开始准备了,没想到临了皇上没把这事儿安排给太子和曹寅,而是安排给了胤祺,就只有半天的功夫,也不知道皇上到底是对太子和曹寅不满,还是对她们家那位爷不满,虽说是折了太子和曹寅的面子,不过折腾的可是她们爷。

胤祺匆匆忙忙去问李德全,什么面子不面子的不重要,重要的是皇阿玛的寿宴不能出差错,毓秀也带着两个孩子去见宜妃娘娘,一方面是询问寿宴的事情,另一方面也是把弘晶和弘晊放到宜妃娘娘那里,她也好抽出空来给胤祺帮帮忙。

宜妃娘娘作为四妃之一,虽然没有单独给皇上办过万寿节,但自从四妃掌管宫权之后,每年都会主管一部分,所以对这些事情也算是熟门熟路了,给了不少意见,不过当务之急却是食材的采购。

虽然御驾出行是备了食材的,但那基本上都是燕窝、人参这些已经被处理好的食材,新鲜的蔬菜和肉类准备的分量并不多,平日里也需要采买,而寿宴所需要的量更大。

别说什么‘有银子不怕买不着东西’,话可不是这么说的,如今这时候,早市都已经过去了,这么短的时间里,上哪儿去买那么多新鲜的食材。

“不如让老五去找找太子,或许太子那边会有准备,也省得着急忙慌的出去购买食材,再出了差错。”要她说,皇上就是胡来,入口的东西再怎么谨慎都不为过,就算最新采买的这些食材不会被皇上吃的,但不管是参加寿宴的哪个人出了问题,对胤祺而言都是办事不力。

毓秀知道寿宴一是太子早有准备,但皇上没把这事交给太子去办,明显就是打了太子的脸,胤祺办寿宴,如果让太子提供食材,人家未必乐意,这不是上赶着得罪人吗。

毓秀在担心什么,宜妃一眼就能看得出来,“放心,太子是不会计较这些小事儿的。”

一国储君,没那么多唧唧歪歪的小心眼,而且就算是得罪了也没什么,皇上虽说年事已高,但如今看着再活个十年二十年绝对不成问题,太子就算是能继位,也不知道还能再当几年的皇帝,没必要现在就小心翼翼的,储君毕竟不是君。

毓秀知道自己跟娘娘比起来,算不上是聪明人,既然不聪明,那就听聪明人的。

“我这就回去跟我们家爷说,弘晶和弘晊还麻烦您照看。”如果太子肯帮忙把之前的准备拿出来的话,那事情就没这么紧张了。

皇上的身体状况,但凡是能见到圣驾的人都清楚,更遑论是太子,如今的皇阿玛,抛开年纪不谈,只看状态的话,说一句春秋正盛也不为过。

所以他才会昏了头,不光是在朝堂上动作频频,来了江南之后也一直没消停,更是跟曹寅在私底下达成了协议,曹家要给自己找后路,他要掌握江南的讯息,所以他允了曹寅,下次选秀让曹寅的孙女做他的侧福晋。

以前曹家人就隐晦的提过这件事儿,只不过他没答应,但是这一次却是应下了,索额图没了,他必须发展自己的势力才对,老四跟老十三虽说也是跟着他干,但兄弟跟外臣是不一样的。

太子是什么想法,胤祺不知道,也根本就没有关注过,不过太子最近小动作这么多,连他都有所耳闻,也难怪皇阿玛这次要折了太子的面子。

要他说,太子如今这样,也算是被皇阿玛逼的,三十一岁的人,当了三十年的太子,早些年还能办点儿正经差事,如今被皇阿玛走哪带到哪,别人说是正经差事了,连监国这种事情皇阿玛都不放心太子了,而且索额图不管是犯了什么错,毕竟是太子的叔祖父,也该给个体面的死法,被活活饿死……就有些过了。

不光是太子,这几年,但凡是已经入朝参政的皇子阿哥,其实都有感觉,皇阿玛对权力是越抓越紧,早些年皇阿玛亲征噶尔丹的时候,还能带着他们一起去积累军功,现在可就没这个待遇了,所有的皇子阿哥基本上都被圈在京城里,像他这种没本事、没能力的还好说,有本事、有能力的,真心是被束缚住了手脚。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