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网游动漫 >民国路人甲 > 第70节

第70节(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老太太见自己老伴不仅不跟自己同仇敌忾,反而助纣为虐,顿时有些气不过,一把薅下他手里的报纸道:“一个个的中了邪似的,整天捧着这个报纸看,这上面的话谁知道是真的还是假的,就跟得了圣旨一样照做不误,老娘生了这么多孩子,难道还比不过这个什么报纸有经验,要是跟着这报纸上说的胡搞八搞的把我孙子给养坏了,到时候看我怎么收拾她们……”

老头子叹了口气:“你是生了不少孩子,可有一半都没站住啊,要是那些孩子能养得强健些,也不至于……哎,不说孩子,就是你自己,为了生养孩子这些年也没少遭罪啊,现在还整天腰酸背痛、头晕眼花的,要是早能在报纸上看到这样的文章,照着人家说的产妇恢复法来做,也不至于如此了!”

想起自己那些早夭的孩子,老太太情绪低落起来,又不服气的回嘴:“这也叫个事?谁家里还没几个留不住的孩子啊,那也是他们福薄,都是没缘法的事,再说我这身子骨,不过是那时候月子没做好,现在又上了年纪罢了,还什么产妇恢复法呢,难道按那个法子做我还能跟年轻人一样康健不成!”

“这你就不懂了,你以为人家这报纸上都是胡编乱造的瞎话不成,要真是那样,怎么会引起那么多人的跟风效仿,这些法子可都是经过正经的大夫和西洋医生的认可的,你看,这上面甚至还有太医给出的解说呢,太医懂的东西总比你知道的多吧!”

老爷子怕她真要去干涉几个儿媳的饮食,不由得正色与她作解释,他是在外打拼的人,不似整天窝在宅院内的妇人一般没见识,知道现在是年轻人的天下,这个国家连皇帝都没了,他们那些老一套或许也早就过时无用了,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活法,他们或许不能理解,甚至绝不认同,可也不必过多的干涉。

老爷子又严肃道:“不说别人,就说老大家的,怀孕的时候叫你一通瞎补,结果胎儿长得太大,差点弄得一尸两命,这事儿才刚过去,你就忘了这个教训了?”

看自家老头子板起了脸,老太太不由得气弱起来,小声嘀咕道:“这怎么能怪我,我还不是为了咱们孙子好,老大媳妇长得那么瘦,不多补补怎么行,要怪也怪她自己不争气,好吃好喝的伺候着还差点害死我孙子……”

“够了,你给我住嘴,你还有理了不成,要不是你不懂装懂的瞎指挥,整天逼着老大媳妇吃这个补品喝那个补汤,怎么会闹出那样的事来,而且你补来补去的,咱们孙子一点儿益处没得着,反而被你越补越弱,空长一身虚肉,却三天两头的害病,将来养不养得下来还两说,老二和老三家你就别再插手了,免得再弄出什么事来,今后连她们也跟老大家的一样怨上你!”

见老妻神情有些郁郁的,他也不好再说什么,说到底,她也是一片好心,只是这好心却偏没得到好报,想来她自己也很不好受吧,便放缓了神情宽慰她:“好了,你自己身子骨也不好,还管他们那么多干什么,儿孙自有儿孙福,你还不如多顾着些自己罢,她们有草莓吃,那我明儿也给你去买两斤蟹黄酥饼来,也叫你娇惯一回怎样,我记得你以前怀孕的时候就好吃那个!”

老太太被哄得心下甜蜜,面上又过不去,轻呸一声道:“亏你还记得,当年怀孕的时候也不见你这样殷勤,现在却来马后炮,谁稀罕!”又颓丧的从针线框里拿出做了一半的双层细棉小枕套来继续缝制,赌气道:“罢了,我这都是为了谁啊,一个两个的还不领情,随她们自己折腾去吧,我倒要看看她们这样照着这报纸上说的来,能养出多出色的孩子来,哼!”

老爷子见她缝着枕套,知她是给大孙子做的,不由轻咳一声,阻止她道:“这枕套,我看你还是别缝了,人家这报纸上说了,睡扁头不好……”

老太太不等他把话说完,便一脸看傻子的表情看着他,气愤打断道:“你说啥?睡扁头不好?这是哪个不知事的王八羔子说的,这你也信?你要说不叫我插手媳妇们吃啥喝啥,我没所谓,可你要是敢听信这报纸上说的,不叫我孙子睡扁头,信不信我把你这老货的扁头给你抡圆咯!”

老爷子自己对报上的这条说法也不是很认同,这睡扁头是老祖宗们自古传下来的风俗,后脑勺扁平扁平的跟拨浪鼓似的,多好看哪,而且不止侧面好看,正面看着也会显得面容宽阔、天庭饱满,正是一幅好福相、好官相啊!怎么这报纸上非说看着不甚美观呢,还说这扁头于健康有害,他们这儿睡扁头的习俗少说也千百年了,也没见谁睡出什么毛病来啊,看来这报上的东西的确不能全信……

“罢了罢了。”老爷子摸着自己扁平的后脑勺,妥协道:“这米枕头你爱做就做吧,睡扁头也没什么不好的!”

这样的情况发生在许多家庭里。

要说冬秀的这些科普小文,除了不提倡睡扁头这一条外,其他的真都挺受欢迎的。

扁头习俗的确由来已久,又以东北、甘肃、河南和他们徽州地区特别的盛行,不说别人,就是冬秀的几个侄子侄女那也是从小就睡扁头的,谁要是睡的不扁,不仅当妈的要被嘲笑,就连孩子也会被认为长得不大气。

冬秀自己倒是没有扁头,估计是因为小时候体弱,能养活就不易了,吕氏便没在意这些个,倒叫她逃过一截!至于胡竞之,他也不在徽州出生,估计出生那地方也是不流行睡扁头的,所以脑型居然也十分饱满好看,否则脸生得再好看有什么用啊,扁脑壳的吴彦祖她也是真心粉不起来的!

但是扁头这个审美真心是见仁见智的,流行这个风俗的地方,自然认为这是极好看的,正所谓头不扁,没出息嘛!因此人人都会睡扁头。

冬秀还记得前世看过的一则历史上关于扁头的玩笑小故事呢,说是某某年“东北王”大帅张作霖率领东北军进入北京后,东北兵看戏、坐电车那都是不用买票的,只要一开口说话或一拍后脑勺,查票人一听东北口音,看脑袋是扁头,便马上恭敬地悉数放行,故京城流传一玩笑话一“妈了巴子是路条,后脑勺扁就免票”。

可是不流行这个风俗的地方,便恰恰相反,直接管这扁头叫“笨头”,认为后脑勺扁平的人都蠢笨不堪,一脸傻样!

这要人怎么说呢,审美观这个东西又不是别人三言两语就能改变的,偏不管是冬秀,还是中西医们,现在都不能给出什么十分明确的证据,证明扁头对人的健康有妨害,这时候又不能搞个大规模的调研活动,又没有什么ct机可以照一下,因此,该睡的照样睡,还有不少扁头拥护者写文章把她给骂了一通,又说她是定是个脑生反骨的无胆鼠辈,居然不敢用真名,毫无英雄气魄……

顶着“佚名”的冬秀,觉得十分有安全感,觉得自己连锅盖都不需要了!

然后,十分有安全感的她,暗搓搓的写了一篇关于套套用法的详细说明书,还用她那半吊子素描功底亲自画了使用图解!哎,那些套套产家真该给她发些广告费的!

唐才常在办公室看到这篇图文并茂的文章时,直接一口浓茶喷满了桌面……

第110章 皇帝大婚

又是一年中气候最为适宜的时候,冬秀收到了回京后第一封来自法国的信件。

信里的内容无外乎是对她表示感谢,再有就是写了些关于他们留法后的一些日常和作为,其中就有他们看着法文小说学法语的一则趣事,而这小说正是翻译成法文的《提刑官宋慈》和《上错花轿嫁对郎》,侦探破案类的小说现在正风靡全欧洲,她的《提刑官宋慈》也是极其有市场的,知名度居然快赶上福尔摩斯了,而法国人天性好浪漫,对她的《上错花轿嫁对郎》也是情有独钟,直将其奉为东方最为浪漫感人的小说。

他们在看到这两部小说时是既骄傲,又亲切,对照着带过去的原版书去看,学起法文来居然事半功倍,还很是兴致勃勃呢……

冬秀以前倒是听唐主编提过几嘴,说她的小说远销欧美及东南亚诸国,十分的受追捧,甚至有成为世界知名读物的潜力,她当时还以为是唐主编在吹捧她呢,这种商业互吹也算是一种常见的贴金法子,冬秀在前世见得多了,并不以为意,没想到居然真有这么回事啊……

所以她能源源不断的从报社拿到那么多的钱也有这方面的原因吧,啊,想一想,这时候的欧美教育普及率可比国内高多了,看报读书的人那是大把大把的,这都是庞大的潜在读者群啊,都是小钱钱啊……

信里还有件值得一提的事,那就是他在里面十分兴奋的透露了一个十分重要的信息,虽然写得比较隐晦,但有先知视角的冬秀一下子就明白了:我党终于在海外成立了旅欧支部,他们几个也都加入其中,现正积极的进行理念传播,为此特地创办了一份名为《少年》的海外半月刊物……

信里面甚至还附了他们第一期的报纸,然后冬秀便在里面看到了一个能叫后世人惊叫的笔名,然后,她果断的把这封信和报纸一块儿纳入了她的百宝收藏箱里。

其实,准确来说人家少年伟人的这封信也不是写给她的,而是给胡竞之的,话里话外的透露着请教和拉拢的意思,冬秀知道未来的历史走向,知道我党最终会取得胜利,可这胜利又是拿多少的流血和牺牲换来的呢,日后的大清洗和白色恐怖可不只是历史课本上的一句话而已,她自认为自己现在是没那个胆量果断加入我党的(当然我党现在也不会要她这样的),对于是否劝胡竞之答应这事儿,她就更办不到了。

首先,胡竞之这人极有主见,人家作为一个时代的佼佼者,对于信仰哪个主义,自有自己的考量,即便这个主义不是最后的赢家,人家也不会轻易的改弦易张,再者,胡竞之这厮的信仰和主张貌似一直都在变化啊,至少目前他很反对军阀混战,所以信奉无政府主义,至于以后,那估计也要看那时的社会变化了,最后,胡竞之的确是个很有影响力和号召力的大学者没错,可他也只是个学者,冬秀不希望他卷入派系和政治的斗争之中……

所以,她很是很遗憾的表示“胡先生及她会对他们在经济上鼎力相助,至于其他则一概不论”,然后随信又汇去了一张大额的汇票,办报纸啊,那可是个烧钱的玩意儿啊,没有点经济实力,她真当心他们这半月刊一年半年的就倒闭了……

冬秀挺着大肚子亲自去邮局寄了信,打算顺便在邮局定几份妇女杂志,她觉得那个母婴科普系列文可以面向全民进行征文啊,请报社主笔代笔,搞个现身说法,不是更有说服力么,这妇女杂志或许能给她提供点灵感。

然后一直宅在家中的她就听到了一个街头巷尾人人热议的大消息:小皇帝要大婚啦!

其实早在三月份的时候钦天监就已经选定了皇后和皇妃的人选,然后在《宫门抄》上发出了通告,不过当时她和胡竞之人还在沪市呢,也没赶上那场据说沸反盈天的奢华纳采礼,冬秀还很是遗憾了一回。

再后来,国内外变故频生,直奉战争爆发,中原烽火连天,总统走马灯似的轮换……时局如此纷繁变幻,婚礼自然也是一拖再拖的,直到上个月,举行大徵礼后,清室筹备处才正式发布消息,大婚将定于12月1日举行。

冬秀顿时来劲了,这可是皇帝啊,最后一位,活的,这种婚礼不说前无古人,但绝绝对对的是后无来者了啊,马上可就要绝迹于华夏了,这个稀奇和热闹她是一定要去看的。

她不仅要去看,还要合照留念呢。

前世爬个长城她还要拍一摞的照片发朋友圈打卡炫耀呢,没道理都跟末代皇帝的婚礼仪仗队合影了反而没啥动静了啊。

从前也有许多想要拍照留念的东西,那不是手里没有相机,没那个条件嘛,现在好了,她们跟那个给她拍孕照的外国摄影师处的好着呢,当然要物尽其用,把他借过来用一波啊。

满人的婚礼不同于汉人,都是凌晨四五点举行的,因此冬秀前一天特地调整了作息,在大白天的睡了个饱,晚上十点一到,便兴冲冲的拉着胡竞之要出门了。

“你这肚子都九个月了,不说在家里好好养着,还偏跑到街上凑那个热闹去,万一叫人挤着碰着了可怎么是好?”慧秀忧心忡忡的阻止她。

“没事儿,我们早就在途径的一家酒店二楼定好了位置,自然不会到那人群里挤着的,你要是实在不放心,就跟着一起去嘛,这可是皇帝大婚呀,今儿个不看,以后都再没机会看了!”冬秀一边往身上拼命的裹衣裳,一边兴致勃勃的劝她。

呼,这大晚上的天气可太冷了,要不是有强烈的八卦之心熊熊燃烧着,她是如论如何也不会从热炕上爬起来的。

“咱们大人都一窝蜂的跑出去看热闹了,家里几个孩子怎么办?”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