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 >医食无忧[穿越] > 第44节

第44节(2 / 2)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做小饼干用的面团与手擀面的有些不同,需要更硬一些,这样烤制出来的饼干才既酥脆且结实。揉好了的面团要冷却一阵,此时天气已冷,井中更是冰凉沁骨,效果堪比冰箱了,他自然又采取井浸大法,放在封口陶罐里下井冷镇。

因面团冷却且要些时辰呢,余锦年听闻后头有走街串巷叫卖牛乳的,他想起昨日在杨府制薄荷小布丁的事,自己也馋了起来,忙推开厨间后窗,踩着小板凳扒着窗口喊住他道:“担郎!是新鲜水牛乳吗?”

担郎挑着担儿来到窗下,热情推销道:“自然自然!清起来才挤得的,哥儿要不要来点儿?”

“要的要的。”余锦年赶忙捡了只大肚罐子,洗净擦干水分,从窗口里递给他,“劳烦给来这么一罐。”

“好咧!”

打了牛乳,余锦年又盘算起来用这牛乳做什么来吃,今天已经烤了小饼干,他也懒怠再做别的糕点,于是就想随便制个饮品来自吃,翻了翻菜篮子,见里头有几头不知哪年哪月买来的姜,都干巴巴地有些老皱了,当即来了灵感。

这可不是上天在启示他,要做姜汁撞奶么!

姜汁撞奶中姜须是老姜,而奶则需要用高脂高浓的奶才能凝得好,而这其中恰巧又是以水牛乳口碑最佳,简直就是天意了!余锦年当下便将那两头老姜取出来,拿刀背拍碎了一碾,用纱布包起来搦汁。这姜汁也不消多,没过碗底便足够,多了则老姜冲辣,口感便不是那么好了。

然后水牛乳小火烧开,余锦年瞧着穗穗挺馋的,就先给她盛了一碗去喝,小丫头捧着碗乖乖去了前头。他又在牛乳中加两匙糖,微微搅拌至糖融化后,便倒出稍微放凉一点点,因为撞姜汁的牛乳温度不可过高,否则破坏了姜汁中的某些成分,便凝不起来了。

余锦年坏心地对清欢道:“清欢,会数数么?”

一听是数数,清欢便说:“会的,年哥儿要数到多少?”

与数数上,她还颇为自信。因为她跟着的雪俏是富家出身的,读过私塾,会数到很多,清欢也跟她学了些,故而旁的女娘只会数一十二十来个,她都能数到好几十,很厉害了。

谁知余锦年说:“数三百又六十下,我与你演个戏法。”

清欢:“……”

所谓三百六十下,其实就是差不多五六分钟,只是余锦年用惯了分钟计时而已。牛乳晾上五分钟左右,便差不多能够和姜汁来个亲密大碰撞了。

清欢这个傻姑娘,并不知道余锦年只是在戏弄她,反而还很是高兴年哥儿给她变戏法玩,张口便数起来,只不过余锦年忘了一件事,在他看起来很简单的数数问题,却并非是人人都能会的,因为平日里用不到那么多,而再大些的数则有算盘来算,不然要账房先生做什么的呢。

她大概数到四五十来个,便记不清了,可又着实想看年哥儿的戏法,于是便开始数豆子,十个数拨一个豆子,大概拨了三十个豆子以后,又开始纠结起来—— 一个豆子是十个数,那十个豆子是几个数,三十个豆子又是几个数?

惹了祸又浑然不知的余锦年却早跑了,利用这个空,去到前头帮了会儿忙,他端着碟子,踩着季鸿的影子走了一圈,好像又忘了早上季鸿生气亲他那回事了,直到被季鸿回过头来莫名其妙地盯了一下,才笑吟吟地说:“阿鸿,你也数三百六十下。”

这少年心中不知又有了什么鬼主意,季鸿嘴上说着“莫裹乱”,心里却暗暗数了起来。

玩完了季鸿回来厨房,其实已经超过六分钟了,可清欢还在掰手指头,面前的瓷碗里一堆大大小小的豆子,嘴里还念念有词,仿佛是魔怔了一般,余锦年这才意识到自己干了件为难人的事情,于是诚心诚意地愧疚道:“对不起,我说着顽的,这就给你变。”

清欢没有被戏弄生气的心情,反而觉得余锦年厉害,连三百六十那么多的数都会数。

那边季鸿数得飞快,压根没数到五分钟就全部数完了,走到后厨来时正好看到少年在跟清欢赔礼道歉,便问道:“何事?”

清欢高兴说:“年哥儿说数到三百六十下就要变戏法呐!”

“哦?”季鸿饶有兴趣地倚在门间,看着余锦年,“我也看看。”

不想余锦年自己跑出去戏弄人,最后反而成了被聚众围观的那个,他呵呵笑了笑,端起温度晾得刚好的热牛乳,又快又匀地倒在盛有姜汁的碗里,黄色的姜汁在奶白色乳汁的冲撞下,烟花似的翻搅起来——这就叫做撞了,其实还挺形象的。

撞好的牛乳又静置了一会儿,清欢忽然惊奇道:“变成凝酪了!”

季鸿也挑了下眉头。

余锦年一共撞了五碗,一碗面馆中的大家每人一碗刚好,天气冷了,姜汁撞奶不仅好吃,还能散寒暖胃。清欢拿了几碗去与二娘穗穗讲这新鲜事,季鸿便自己端了一碗,问余锦年:“这戏法是你答应清欢那三百个数的。我那三百六十个数呢?你还有何新的戏法?”

他哪里还有什么戏法,他又不会大变活人!

余锦年诚实道:“真没了,就这个。”

见季鸿也不说话,只盯着他看,看得他头皮发麻,他只好又试探说:“……那我再给你变个翻花绳儿?”

季鸿在他头上摸了一把,低声道:“那就记账上罢,等我想起来想看什么再说。”

“……”

余锦年忍不住心中对他的“小肚鸡肠”与“斤斤计较”腹诽了一番。

又过了会,制姜饼的面团也差不多冷却好了,他将面团拿出来,用擀面杖擀制成一张又大又薄的生面饼。

接下来应该是印花,可他没来得及去订做现成的模具,于是干脆直接用小刀刻出来,虽然耗费了些时间,但他此时别的也没有,就是有闲,便平下心来安安静静地刻饼干,除了普通小饼人形状的,他还多做了小鱼、星星、花朵的。

这时前面忽然热闹起来,不知在吵嚷些什么。

余锦年身为小老板,自然得出去看一看。

刚撩开了帘子,便见到一堆食客拥挤在门口,又听人群之中传出清欢的嗓音,她正扒着门框凑热闹呢,还问道:“那就是白衣神僧么?”

“正是,正是!”

“只这通身气度,便知不是凡人哪!”

他闻言也走到店前向外望了一眼,长街上走过的正是那日的白袍僧,他手里仍持着那支六环的莲花锡杖,白袍翩翩鼓动,还真跟神仙下凡似的,只是今日他的左手上没有套那串梅花入骨丹,而是另勾了一只金佛铃,走动时杖上金环与金佛铃共奏出叮铃铃的响儿。

行过间,两旁便有三三两两的路人忍不住与他行虔诚佛礼,他也与人回敬。

余锦年却注意到白袍僧前面,还有几个引路的人。

仔细一看,呵,也算是熟人了罢——正是杨三爷家的赵夫人,带着一众小厮仆婢施施然走过来,还有脚夫抬着顶空轿跟在后头。

余锦年竖耳听了阵八卦,似乎是因为那白袍僧执意要步行,赵夫人也就不再好意思独自乘轿,所以便有了这一行人游街似的场面。

引起围观的白袍僧随着赵夫人消失在街路尽头后,食客们才意犹未尽地回到面馆里,只是又将这神神秘秘的“白衣神僧”挂在了嘴边上,开始宣扬他新的不知有的没的活菩萨事迹。

余锦年正随耳听着、随口附和赞美,不经意间瞥到季鸿,见那人眉头深锁,俨然又有要吃飞来横醋的势头,他忙不迭抽身而退,回他的小厨房刻面花儿去了。

因今日白袍僧这一出粉墨登场的好戏,外头食客热情高照,似乎就着“白衣神僧”这四个字,就能多吃三碗饭。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