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 >权臣娇娘 > 第77节

第77节(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他的笑还没落下,阿才终于开口说了第一句话,“我什么时候回慈幼院?”

佘黎和童牙都愣住,尤其是佘黎,脸绷得很紧,好似下一秒就要勃然大怒一般。但到最后,也只是僵硬笑笑,既没发火,也没作声。

第119章 ...

当然, 阿才或者说佘曦最后也没回到慈幼院。毕竟,慈幼院里的孩子都是无父无母、无家可归的,而阿才找到了家人, 又换回了原来的名字, 自然不好再回慈幼院。即便佘黎肯, 慈幼院的爷爷奶奶也是不准的。倒不是说缺他这么一口粮食,而是希望他能习惯有家人的生活。

佘黎十分固执,但对于这个好不容易找回的阿弟,却是硬不起心肠,就连平日里的相处都是小心翼翼的。对于佘曦固执的想要回慈幼院, 佘黎纠结了大半夜, 最终还是找到覃府去了。

他自己心里还挺清楚的, 在佘曦心里, 他这个做阿兄的,非但没有在照顾好阿弟,导致阿弟流落在外,而且在之后的日子里也没有及时将阿弟找回来。甚至, 或许, 在阿弟心中,期待的家人, 根本不是像他这样的土匪山贼。

佘黎求见的时候, 覃九寒正在同杜涓商量凿井一事。盂县此前曾有过有夏旱,一连数月少雨,导致田地里的庄稼枯死, 百姓的生计无以为继。前几日,田间有老农来县衙,颤颤巍巍的,瞧着很是怕官老爷,却仍旧将自己的担忧给说了。今岁过年时候落了不少雪,但三月份以来,满打满算也只落了三四场小雨,还都是没沾湿地就止住了。老农农事经验丰富,怕有大旱,又听闻新县令有爱民的名声,自己夜里一琢磨,便颤颤巍巍来县衙了。

杜涓虽是读书人,但不是那种不理俗事的类型,性子是清高了些,但做事很是务实。此时,说起凿井灌溉的事情,也头头是道。

“下官看了旧年的县志,那些大旱的年份,却是同今年的天气有些相似。都是年关前后多雪水,但立春一过就雨水少了大半。那位老爹爹的担心,下官认为不无道理。再者,大人您说的凿井一事,下官觉得值得商讨。今年的税银和税粮已经交上来了,没有匪患作乱,再加上县衙开支大大减少,腾出一笔余钱来凿井,并不是很难。端看大人您如何抉择了。就怕,这水井凿了,结果大旱天气没来,反倒落了个劳民伤财的恶名。”

对于杜涓的担忧,覃九寒并不放在心上,凿井之事,开销不大,但福泽后世。他起身写了折子,将事情安排给杜涓,想了片刻,又将钱县丞点给杜涓做下手。

钱县丞近来老实了很多,覃九寒也不是那种轻易能被蒙骗的人,但用人一事上,素来讲究制衡二字,将杜涓抬得太高了,怕养得他心大了。反正钱杜二人共事多年的,别的不说,但对于彼此的了解是旁人无法比拟的,将这二人放在一起,也不怕出了什么差错。

他刚将事情安排下去,那边杨辉见屋内正事商量好了,便进来道,“大人,佘壮士在正厅,说是有事求见,您看,见还是不见?”

覃九寒见手头无事,便一路到了正厅。佘黎为人爽快,也不做忸怩之态,上来便道,“大人,我想将舍弟送到贵府。跟着孙捕头学些本事。”

覃九寒不置可否,淡问,“哪个?”

佘黎也爽快道,“阿曦和童牙。我是个匪,没什么正经本事,也教不了孩子什么好东西,也省得祸害孩子。”

覃九寒见他豁达,也高看了他一眼,但这并不能促使他将来历不明的人放在县衙。他单手托腮,询问道,“你可知道,这里是县衙。我想,当初剿匪时的两个要求,到现在,已经是两清了吧。”

按理说,似佘黎这种身份,寻到阿弟后,能随意进出县衙都算是格外开恩了。还是杨辉见佘黎曾经来府上住过,才进来禀告一声,换做别的人,县令虽然不是什么大官,但也不是随意能求见的。

被这般质问,佘黎并不觉难堪,坦然点点头,“是,大人的恩情,佘黎不敢忘。能够寻回阿弟,多亏了大人和孙捕头。”

覃九寒懒得听他说这些,随意摆了摆手,道,“没什么恩情不恩情的,你当初在剿匪一事中有功,我不过是按照原先的约定罢了。只是——”覃九寒抬眸看向佘黎,淡淡道,“这一回,你打算拿什么来换?”

他又不是做善事的菩萨,旁人的事情,同他有什么关系。

“大人爽快,那我也不说什么废话了。佘黎知道,大人爱妻如命。大人也知道,护卫虽好,但却比不得婢女,能够不声不响伴在夫人身旁,即便是遇上了点什么事情,也能趁其不备出手。如若大人愿意照拂阿曦和童牙,我愿意将为大人训一名婢女,日后长护夫人左右,护夫人平安。”

似佘黎说的这种女护卫,覃九寒不是没想过。只是地处盂县,一时半会儿也找不到合适又放心的人,即便是要从府上的婢女中挑选,也找不到人来训。当初何千户还未走时,他还曾经询问过,只是会武功的女子稀少,即便是军户家的姑娘,也不会去学武。因此,这事情便搁浅下来了。现在佘黎提起,覃九寒有了几分兴致,看向佘黎的目光也认真了些。

佘黎又继续道,“女子力弱,本就难以同男子相比,更遑论要相对抗。我阿娘曾经习武,但也不算多精深,但从未在外吃亏过。她曾经同我说,女子比起男子,并非只有劣势,倘若只看力气大小,自然敌不过男子。但女子可学的东西很多,譬如毒、机关……”

覃九寒直起身,一锤定音,“好,人我来挑,你替我训好就是。”

佘黎说的头头是道,又有家学渊源,可见是有几分真本事的。对他而言,让佘曦和童牙入府不过是举手之劳而已,反正人在他眼皮子底下,又能闹出什么事端,但若是真的能训出几个能用的女侍卫,这门生意便是不亏本的。

他不会一辈子留在盂县,迟早会离开这个远离争斗的小地方,到时候,便会卷入更多的争端之中,他自保的本事自然有,但却很担心后院的妻子和幼子。一幼一弱,倘若真的出了什么事,他做再大的官,有再大的权势,又有什么意义?

双方约定,第二日,童牙和佘曦便入了府,与此同时,覃府也有两名婢女被悄悄送出了府,一是玉腰,另一个则是新买进府里的小丫鬟花妞。选这二人,覃九寒自然也有自己的打算,玉腰是贴身伺候的,自然要学些本事。但倘若玉腰也和玉泉一样远嫁,那便要留一个后手。这后手自然是花妞,倘若玉腰留不住,那花妞就会被提做贴身婢女。

说实话,相比较玉腰,覃九寒将更多希望寄予在小丫鬟的身上,但他面上自然不会显露,还在妻子问起的时候,道,“玉腰同你关系匪浅,她若真能学成归来,那你用着她,我也安心。至于那个小丫鬟,不过让她过去学学本事,”

蓁蓁被安抚下来,又听回府来探望她的玉泉说,玉泉丈夫孙卢特意说了,佘黎是个有君子之风的人,便也应了下来。

蓁蓁正逗弄着宝宝,正好被送进府里的童牙和佘曦来了,原本打算交给孙卢带的,但孙卢一个大男人,又刚成了亲,招呼孩子实在不容易。而覃九寒既然说了会照拂二子,便吩咐将二人领到后院来了,平日里跟着孙卢学些东西,他若是得了闲,便点拨两三句。

童牙和佘曦被杨嬷嬷带进来,蓁蓁未见过童牙,但对佘曦还是很有印象的,又听说他寻到了家人,此时也用回了原来的名字,很为他高兴,忙吩咐玉珠去上些小孩儿爱吃的点心。又将两人唤到身边,温柔同他们说话。

她道,“你们阿兄有事,家里没大人照顾你们,住到府里来,也让人放心。既然到了府里,就把这儿当做自己家,吃的喝的,有什么不习惯的,尽管说,别藏在心里。”

她本来语气就温温柔柔的,自从生了宝宝之后,对着孩子便更加心软,言谈间很令人舒服。童牙和佘曦都有点不大习惯,童牙是从小在山寨里长大,很少碰见这般温柔的女性长辈,而佘曦就更惨一些,从小被打骂,很少被人这般温柔对待。

男孩儿到了这个年纪,就会觉得从前强势的阿爹,不再像以往那般不可打倒,渐渐会生出挑战阿爹权威的念头。但是相对的,会对温柔的阿娘充满保护欲,仿佛是男孩儿天性中维护柔弱阿娘的那一面被彻底激发一样。

童牙恰恰是到了这个年纪,而佘曦则特殊些,他早熟,早早便有了维护弱者的心思。因此,被这般温柔的对待,两个男孩儿一边无所适从的同时觉得受宠若惊,一边又生出股男子气概来。

蓁蓁见两个少年都红着脸,腼腆的模样很能激起她的母性,忍不住更加照拂二人。吃住之外,连带着笔墨纸砚、衣物等,都吩咐下人要好好照料。

童牙和佘曦就这般在府上住下了,两个男孩儿并不是那种惹事的性子,有的时候,甚至会帮着蓁蓁带勋哥儿。

第120章 ...

转眼便入了夏, 盂县的夏日极为炎热,就连县衙后院的水井都降了不少水位。炎炎夏日,炙热的阳光炙烤大地, 晒得人懒洋洋的, 就连鸟儿都贪凉躲阴, 只剩下知了卖力叫着。

农田的庄稼也被晒得倒伏一地,覃九寒走在田间垄道上,旁边是本地的里正和老农作陪。

自从入了夏,他便抽空来乡间视察。好在旱情并未影响农户的生活,看样子, 也不会减少收成。这还多亏之前他坚持凿井, 一村三井, 均是找了村中的老人选的位置, 即便是这般炙热的天气,也依旧汩汩朝外淌着水。

正好走到垄道的尽头,那里恰好是今年新打的水井,此时正有农妇在水井边上打水, 见有人来了, 忙福福身子,敛面走了。

里正见状便道, “大人可要去看看福井?咱们今年庄稼能好好长大, 可多亏了这几口福井。”

旁边的杜涓听了便奇道,“怎么取了个福井这样的名字?听着倒是蛮有趣的。”

里正一边带路,一边乐呵呵一笑, “这是村里头自己人给取的名儿。原是个老婆子开始叫的,后来大伙儿觉得朗朗上口,便也跟着叫了。要我说啊,叫它福井也没错。这井啊,打从挖开了,就没枯过,还带着股甜滋滋的味,有福气的很。”

走到水井跟前,杜涓率先好奇走到边上,探头去看了一眼,“这水倒是清澈的很。”

里正颇为自豪道,“那是当然。咱们村里头,没有哪个人会丢那些腌臜东西进去,就连三四岁的小娃儿都晓得水井重要哩,说他们先生说了,是县老爷出钱派人来挖的,要用来种庄稼的哩。”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