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小说 >红楼之黛玉重生 > 第52节

第52节(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究竟如何了,婶婶还请给个准话!”终身大事,自然心焦。

“你们二人倒是都沉得住气……昨日那事如何了,今日竟然问也不问一句?”想到今日去林宅,黛玉对昨日之事只字不提,好似什么都未曾发生过一样,而这一位也不甚关心,只是摧折自己立时去提亲。

“问了又如何?终归有人会给个说法的……本王又不是查案的,朝廷又不是白养的人。”寒继不以为意道,他若明摆着去查了,别说查不出什么,最后可能自己露了马脚,授人以柄。

老太妃轻轻点了点头,表示赞同,怪不得这两人会凑做做一处,这俩人还未做亲,就如此有默契,今后想来也是举案齐眉的。

“她倒是允了,不过有个条件……”

“什么条件,只管说来!?”

“那……我便如实说了,不过你听了可莫要心急……”南安太妃略一迟疑,低声道。

“她说,若她嫁了你,在家中也要为林家供奉香火,年节祭祀,清明洒扫……若她身故,以林氏葬入林家祖坟,你可愿意?”

为了怕外人听见,她把声音压得低低的,南安太妃的马车比较大,外面又特意坠了铜铃,走起来叮叮当当,若是在里面交谈些什么,外面就是想偷听也听不真切,何况又特意压低了声音。

寒继听了这话,略一迟疑,复又抚掌笑到。

“这可好了,我还担心若真有那么一日,那些腌臜地污了她,林家本就只有她一人,供奉先祖是小辈应做的,自是应该的……应该的……”

南安太妃愕然,不想这侄子竟然胸襟如此豁达,然想到人言可畏,又提醒他道。

“你们私下行事便是,毕竟人言可畏。”话一出口南安太妃就觉得自己多此一举,这侄子浑身不知多少心眼,她何必担心这些。

“我已允了,婶婶你快些再回去,就说我已允了!”寒继催促道。

南安太妃岿然不动。

“结亲做媒可不是这样的……”

作者有话要说:想说楠竹不要高兴得太早。

黛玉这么轻易答应必然是还有后手的,

画重点!

我们黛玉是要过清净日子的!

所以……

大家放心……

又没有按设定时间发出去……

第95章 亲事

九十五、亲事

南安太妃自然不会当即折返, 总要挑个好日子, 顺带还要和宫中通个气。

那日安乐王是喜滋滋回府的, 然一回道府中,入了二门, 就见自己的侍女面色沉沉, 端了碗药, 侍卫也是立在一边,用凶神恶煞来形容这两人那是十二分的贴切。

“主子逞英雄充好汉救佳人, 我们做奴才的管不着, 然主子还是要顾虑着些身子, 您的伤还未愈。”那侍女把端着药的托盘往前送了送。

寒继看着那乌压压的药汁就觉得心慌, 他原本就有旧伤未愈,昨儿为了救黛玉又牵扯到伤处, 这药量又加重了。今天他早早就开溜了, 一来是记挂着自己的终身大事,二来是因为害怕喝这苦药, 没想到还是逃不过。

他端起那药一口喝尽,又酸又苦。

“下次就不能少放些黄连吗?”寒继小声抱怨着,接了漱口的水来赶紧漱漱口,又喝了两碗蜜水, 这才好了。

下人们对自己主子的表现十分满意, 如今这寒继也就只有在吃药的时候会被人拿捏几分,若是平日里,随侍的人, 才不敢如此没大没小。

虽然面上风平浪静,但是各家对黛玉这一门婚事的谋算,寒继心中有数,之前是因为黛玉尚未及笄,后来又是寒继对自己的处境有所顾虑,如今已是有人开始下狠手了,寒继这才下了决心,就算上面那一位看他不顺眼,然黛玉有个准王妃的名声在这里,料想那些人也不敢动她了。

思来想去,这安乐王最终做了决定,于是就有了今日南安太妃提亲一出。至于黛玉那边,虽然有顾远那个老狐狸,这寒继觉着自己约莫有个三成的念想,这黛玉不讨厌自己,然在男女之事那方面,寒继拿不准她的主意,黛玉居然允了,实在是意外之喜。

所以,今日的药好像也没那么酸涩了。

这等大事,寒继自然是要入宫告知王太后,于是便让下人先和宫里那边报备一下,他明日就要进宫,至于今日,就看看自己库房之中有什么可用的东西,聘礼一事,虽然他筹谋多时,但是得了准信,犹觉得礼薄了,这便看看还要添补些什么。

安乐王这边乐颠颠的在自己府上倒腾东西,那厢薛府里也是喜气扬扬,眼瞅着宝钗婚期将近,薛家和卫家都开始准备婚礼所用的物件。薛家在京中也有屋子,这一世薛宝钗选上了诗读,宝玉名声又不好,薛姨妈倒也不指着荣国府这门婚事,自是知道避嫌。

自宝钗开始备选诗读,薛家就搬了出来,独门独户的住着,若是贾府那边有事,才偶尔走动。宝玉先时调戏安乐王身边的侍女,名声就不太好。后来又出了和袭人那事,更是声名狼藉。

为了各家女儿的闺誉,那事儿没捅到明面儿上来,可一年半载的,却也没有哪家会想与荣国府结亲了,迎春定给了孙家,也是因为迎春是贾赦那一房,孙家才忍着没有退亲。

宝钗马上就要嫁人,也不再往外跑,她本就端庄贞静,现在每日足不出户,帮着薛姨妈料理家事,薛姨妈也能和女儿一日便是一日。

想到宝钗就要嫁人,薛姨妈虽然不舍,但想到也是宝钗命中带金,不然以薛家的身份,怎么攀得上这门亲事?那姑爷学问是极好的,模样也不差,京中的勋贵子弟,多是如宝玉之流的富贵闲人,不思进取,难得有那么一个愿意做学问,家中又清白的竟是阴差阳错和自家成了好事。

薛姨妈一面是悲,一面是喜,一时希望这日子过得慢一点,女儿能在身边多留几日,一时又希望宝钗能顺顺当当嫁出去,之后夫妻举案齐眉,相敬如宾。

至于荣国府那边,薛姨妈虽然顾念着姐妹亲戚,可这胳膊肘却不是向外拐的,她可不想为此坏了名声,黄了宝钗的婚事,是以后来就算王夫人有请,这薛姨妈也多以要忙着筹备婚事为由拒绝了。

这妹妹找自己有什么事?薛姨妈这么多年也算半个人精,这贾府里已经在他们薛家的当铺压了不少东西,有些物件倒也不错,只可惜是贾府里出来的,毕竟连着一门亲,薛姨妈也不好拿了这些东西给宝钗添妆,又不好脱手卖了,可谓是进退两难。

自宝钗定了婚事,因是高嫁,这薛家为宝钗置办嫁妆也毫不吝啬,只有往好了添补,这样宝钗嫁过去才更有底气。王夫人听得这薛家备的嫁妆,都觉得眼红,早知何必去谋求那林家的家产,早早定了宝钗岂不是四角齐全。

王夫人既和薛姨妈是亲姐妹,这姐姐嫁女儿,她作为长辈也是要添妆的,眼瞧着这林家那边是闹僵了,薛家这一头,就算宝钗嫁了人,还是要多走动的,毕竟荣国府里短着银子呢!王夫人粗略一算,就算后来贾赦买玉琵琶的钱退了回来,但是这银子满打满算也就只够支持三五个月,如今只有出项没有进项,拆了东墙也补不了西墙了。

王夫人给宝钗添妆的是一套首饰,这是她嫁妆之中最好的一副头面,她们年轻人带了出去,满京中都是拿得出手的,这套头面王夫人原是想留着给自己女儿的。现如今元春进了宫,自是用不上了。而后王夫人想着若不然留给媳妇,可李纨嫁入荣国府后,她又有些舍不得,再后来贾珠去了,李纨便不能用这些东西了。最后王夫人想着若不然留给宝玉的媳妇,可宝玉名声坏了。如今倒不如用来做个人情。

薛家人见王夫人来了,礼节上倒是不差,连忙往里让,薛姨妈也是亲亲热热迎了出来,又遣了香菱去找宝钗来见客,王夫人说了不少场面话,姐妹二人你来我往,瞧着倒是亲密模样。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