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小说 >红楼之黛玉重生 > 第14节

第14节(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太上皇既然去了,太后也想回那园子里纳凉,便留了黛玉陪皇后说话,只吩咐晚上再将人送回来。

黛玉和皇后送了诸人,瞧着皇后脸上淡淡的,并没有因那事有多少起伏,这人一走。皇后便带了黛玉到自己的藏书阁里,给黛玉看自己的藏书。

才用了午饭,皇后午间要用的药还没有晾凉,外面又来了人,说是送了今上的赏赐来。柳皇后自是谢恩,倒也没多给那公公打赏,毕竟这是今上身边掌事的夏公公,眼皮子还没那么浅。

黛玉又在这宫中住了六日方才回转,好在不知是不是淑妃被训斥的缘故,随后的日子除了太后闲的无趣时会来凤仪宫,其余妃嫔,连个影子都不见。期间有一次,凤仪宫中的宫女们引了黛玉去御花园中的荷塘里摘芙蓉,不知是哪个宫的妃子,见了是凤仪宫中的宫人,远远的就避开了。

这些天黛玉与皇后所讲,大多是书籍,虽然投契。但贵人终究是贵人,黛玉虽然只得这么些年纪,但也明白勿要交浅言深的道理,只做乖顺模样,倒是安安稳稳的过了,出宫之时,自然是得了不少赏赐。比着宫中的规矩,她如今得的都是些小物件,待到她回到宅子,约莫还有一批赏赐要送到。

送黛玉出宫的,还是先时接她进宫的古嬷嬷,依旧是那副刻板严肃的模样。不过听那和紫鹃同名的宫女说,这古嬷嬷约莫是得了什么怪疾不会笑,心地却是好的,做事周全,才得了太后的青眼。

出了层层宫门,马车平稳使上了街,太阳已有西坠之势,路上的摊贩也开始收拾自己的摊子。

眼瞧着这再过两条街便到林宅了,古嬷嬷只听见车里有人咚咚咚,急急敲了几声车壁,连忙让停了马车,自个儿掀了车帘上车请示。

只见黛玉小脸煞白,捂着肚子,早已疼的一脑门的汗。

古嬷嬷见状一时也慌了神,这承安县主虽然看着弱了些,这么些日子里在宫中,倒也没什么不妥,如今才出宫就这般了,也不知会传出些什么话来。

“古嬷嬷,何事如此慌张?!”古嬷嬷才下了马车,却见一人牵着高头大马走了过来。

“殿下……承安县主有些不妥。”古嬷嬷脑门冒汗,虽然还是那副严肃脸貌,但是来人正是长于太后膝下的十一殿下,怎么会看不出她慌了神。

“嬷嬷先将县主送回家去,本王这便去请太医!”那殿下话音刚落,利落的翻生上马,一扬马鞭,往宫城方向奔去。古嬷嬷也让赶车之人加快脚程,急急往林宅赶。

作者有话要说:差点忘了,谢谢小紫的地雷,以及谢谢诸位的评论~( ̄▽ ̄~)~

淑妃娘娘的几个孩子都是二的倍数hhhh,然而~( ̄▽ ̄~)~

他们都还没名字,所以各位如果有兴趣,可以为他们取个名儿……

姓寒,中间那个字就取暻吧~( ̄▽ ̄~)~

顺便也可以给宜妃娘娘的大公主取个名字,还有封号,毕竟人家要出嫁了~

我知道各位都挺有才的,我才不会说我是取名废。。。

第30章 求赐

三十、求赐

却说这黛玉在宫中这几日,除了那日淑妃讨了个没趣,其它时候都清清静静的,于她而言倒像是换了个新园子住着,贵人们也没怎么拘着她,太后还跟着她练了几出五禽戏。

可今上和太后那边却不怎么清净,这么些日子,已是有几位妃嫔,明里暗里的想为家中小辈求取黛玉。只是那些妃嫔去求见太后时,总是掐着黛玉往凤仪宫去的时辰,这宫中之人不多嘴,黛玉也被蒙在鼓里。

“何侍郎家想为家中三子求取,庄御史家欲为家中五子求取,而这齐将军家想为家中四子求取,还有这景国公家,居然是为家中庶子求取,父皇钦封的县主,就这么不值钱?!”明帝正在书房里理事,才送走景昭仪,忍不住嘲讽道。

这么些日子明帝也倒是没透露有许多妃嫔暗示过赐婚之事,只自己一人默默看着好戏。毕竟皇后娘娘不管这些事,皇上也还是雨露均沾,后宫和睦,嫔妃们自然是要略提一提的。

“这承安县主哪里是不值钱,却是太值钱了!放眼望去,京中哪家贵女会有这么些嫁妆?”夏公公是明帝身边的心腹,有些话说上一说倒是无妨。

“皇兄也真是辛苦,也不知母后那边这几日可还清闲?”因为景昭仪来访,暂避一旁的十一殿下寒继此时才从屏风后绕了出来。刚刚景昭仪所说,他自然听了大半。

明帝想想也是,这都求到自己这边了,太后娘娘那边也好不到哪儿去。

“十一,你说这些世家大族,就那么缺银两,都将主意打到这么一介孤女身上了?——罢了罢了,怕是正因为如此,他们才如此汲汲营营!”明帝自问自答,嘴角含着一丝嘲讽的笑意,无依无靠,娶了进宅子里,便是自家说了算了。

“承安县主在外历来有着体弱多病的名头,没准这些人家觉得自家愿意迎娶这么个女子,于孤身无依的承安县主是大大的恩德呢!”十一殿下心中不忿,也讥讽道,毕竟今上和他都不傻,若是真心求取,这些人家还有更好的男儿,可如今提到的都是什么货色。

“好在这林大人生前特意求了父皇母后,不要给其女指婚,先时觉得荒唐,现在看来,也多亏父皇母后应下了此事,倒也免得朕难办了。”明帝笑着看了看一旁的这位兄弟,想当初那手谕还是他送至江南的。

明帝每每面对这十一弟,心情总是有些复杂。虽然都是庶子,这十一长于太后膝下期间有几年身份尴尬,最后还是太后抚养长大的。明帝总觉得自己出身矮了这兄弟一头,心中难免介意,而十一殿下的年纪说大不大说小不小,若是太上皇要扶他上位,也是可以的。只是本着稳妥的原则,太上皇还是选择了如今的明帝。

关键是这十一殿下长得是诸位皇子中最出挑的一个,想来当年产下她的那位美人,必定是难得的佳人。明帝每每面对着十一弟,总觉得自己不但名不正言不顺,长得还不如人家,心中总有些不是滋味。

可一来寒继还未及加冠,也未成婚,是不能到封地上就番的;再者这十一殿下和太后太上皇感情都不错,平日里说话行事也有分寸,瞧着就是一副人畜无害的乖巧模样,这明帝也不想担上这为兄不友的名头,一来二去反而最喜欢找这兄弟说说话,下下棋。

只是这十一殿下的婚事,他本人不急,太后和太上皇不急,这明帝就更不急了。他可没那个心思给这小十一指婚,一向自危的明帝并不愿寒继能娶个得力的妻子,有个得力的后家;二来若他给这十一指婚,有个哪里不好反而会遭人非议,所以本着明哲保身的原则,这位皇家最出挑的十一殿下,如今虽然有着最丰腴的封地,赫然是京中贵女眼中的香饽饽,可是却没有一家人敢上来啃。

“没想到这庄御史家也掺和进来了,他不是一向最是刚直不阿的?”十一殿下说着自桌上拈起了一块酥饼,这还是刚刚景昭仪特意送来的。

“毕竟庄御史家人丁兴旺,这家中小子迎亲,女儿出嫁,总是需要银钱的。”夏公公听着,也忍不住茬了句嘴,“那庄家的小子奴好似见过,畏畏缩缩的,怎么配得起承安县主这样的人物?”

“这承安县主确实是难得的佳人,只是同你皇嫂一样身子不好,二人倒是有几分神似。”明帝说罢自嘲的笑笑,“咱们兄弟也是无聊,怎的同女子一般关心起这种事情来了!”

说罢便将此事揭过不提,十一殿下见明帝如此,倒也不深问,是以今天出宫之时,见了前方的马车是古嬷嬷相陪,料想当中必定是黛玉,三年之前寒继初见黛玉时,她总了两个角坐在木芙蓉的花阴里,虽然穿的是小童的衣裳,但寒继一眼就瞧出了她是女儿身,故而黛玉的身份并不难猜。

十一殿下统共见过黛玉三面,他在宫中本就见过不少女子,那时至多觉得黛玉是个长得好的小丫头,时光匆匆,当年的小丫头居然能自己一人顶立门户,过了这么些年,寒继也好奇这黛玉到底长成了何等模样,便也不骑马,远远跟了在车后,不想才行至半路,黛玉就出了事。

因得夜里要宵禁,如今道上没几个人,十一殿下倒是敢放开了让马跑起来,他虽然自封王之后就迁居宫外,但是平日里最是常出入皇宫,守门之人并不敢拦他。这殿下在宫里混得熟,进门之后吩咐准备车子,打马就往太医院去提人,挑的是专门为太后和皇后看病的陈太医。这陈太医上了马车一路疾驰,就算这街道上铺了青石板,待到了林府,一把老骨头都被颠簸得酸痛。

把这太医送到,十一殿下就功成身退了,他已经不是当年那冒失的毛头小子,就算心中牵挂,这林家的宅子也是不能这么进去的。远远见林家那管家引了陈太医进去,这十一殿下也牵着自己的马,掉了头,默默往自己的府邸方向去了。

这林家下人见黛玉如此,早就被吓得六神无主,虽说已是着人去请了大夫,但这一颗心依然七上八下,毕竟黛玉这么些年,偶有小病,从来不似今日这般疼得面色煞白,满头大汗。张姨娘实在焦灼,虽然觉得失礼,还是着人去请了姜氏。只是这一来一回,姜氏还没到,宫里的太医到了,姨娘丫鬟们都好似看到了救星一般。

一时陈太医隔着帘子号了脉息,吩咐下人们用热水给黛玉做热敷,便坐下来写起了方子。正巧此事姜氏也到了,和这陈太医点头致意,便到屋子里探望黛玉去了。

“县主这身子,常年用药,初葵已至,自然会觉得不适,不必惊慌,日后好好调养,莫要受凉了。”陈太医写了方子,交与张姨娘。

“家父来信说过,有一故人之女年后会进京,不知这一位可是姑苏林家的承安县主?”先时忙着看病,陈太医还来不及询问此事,不过他想着约莫就是这一家了。

“正是,先生莫不是?”这姓陈的太医,又提到了姑苏那边,张姨娘自然是会想到陈老大夫。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