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黄金渔村 > 第822节

第822节(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敖千文说道:“有,咋没有呢?十一月的时候我晒了好些。”

敖沐阳说道:“待会去挑拣点好的给毕导和杨老师他们带上,让他们回去尝尝咱龙头村的海船鱼鲞。”

杨秋莎急忙摆手道:“不用不用,敖主任您是误会我的意思了,我只是想以此来做个话题进行讲解而已。”

毕贤杰也说道:“敖主任,我们有规矩的,下乡的时候不能随便拿百姓的东西。不过你们要是有晒好的鱼鲞那准备一下,待会做几道菜展示一下,到时候我们剪辑一下,可以帮你们做个宣传。”

“这没问题。”敖沐阳痛快的说道,“拍节目的早准备出来了,我现在让人去给你们准备点做礼物拿回去,这也是给我们村里做宣传嘛。”

杨秋莎又问了一些关于晒制鱼鲞的窍门,敖沐阳说晒这东西没什么技术,只要天气合适、选址合适就行。

听了这话杨秋莎摇头,说不能这么介绍,必须得搞得接地气又有牌面才行。

敖沐阳想了想说这简单:“晒鱼鲞说简单也简单,说复杂也复杂,要晒制出好鱼鲞,那得掌握非同一般的晒制技巧,晒得太干了会发油,失去原有香味,晒得湿了会回潮,保存时会长虫子。”

杨秋莎微笑道:“对,就是这样。”

丁少珍继续进行各种航拍,另外还找了两家晒场布置最像样的来做特写拍摄,毛一通开机,杨秋莎开始进行采访。

首先是介绍鱼鲞的来源,敖文昌侧对着摄像机侃侃而谈:“鱼鲞在渔家的饮食历史中出现很早,其制作史始于2500年前的吴王制鲞一说。”

“根据史书记载,公元前时期,吴王阖闾起兵征剿东夷人,在东沙洋面交战数月,军粮断绝。吴王命人焚香祈祷,只见东风起后,战船四周围满了数不尽的黄鱼,从而解了绝粮之危。回朝后,吴王思念黄鱼的鲜美。将士将晒干的黄鱼蒸上,大臣们一吃果然香美,纷纷问吴王这是何物?吴王也说不上来,他便写出了‘美下着鱼’四字,始创了‘鲞’字。就此,鱼鲞正式登上了历史舞台……”

第1534章 吃法多样

虽然村里派出的采访对象是敖文昌,可敖沐阳也有露脸机会,那就是他得表演剖解鲜鱼。

鱼鲞是把鱼从嘴巴沿着腹线切到鱼尾,然后剖解成两半再去腌制和晒制,其中剖鱼的过程是很重要的。

村里刀工最好的就是敖沐阳了,毕竟他是花费苦功夫专门练过的,于是需要拍摄鱼鲞制作过程的时候,他便亲自上手来剖解了几尾鲜鱼。

他选的是黄鱼和马鲛鱼,这是最常见的两种鱼鲞,也是晒制过程中相对麻烦的两种,做黄鱼鲞和马鲛鱼鲞需先在剖开后撒些盐,但撒上盐后有时间要求,时间一到就得洗掉,然后再去晒制。

老敖挥刀如飞龙走蛇,新鲜的大黄鱼和马鲛鱼先是去内脏,再用海水清洗,最终放平后快刀剖解成两瓣。

期间杨秋莎在旁边进行旁白介绍,两人配合的还不错。

拍摄进行了一天时间,中午敖沐阳就用鱼鲞做菜来招待了摄制组。

鱼鲞能做的菜还是挺多的,加上油盖满葱花以后清蒸是一道菜,切碎后配上干辣椒爆炒是一道菜,另外他还做了黄鱼鲞烤肉。

黄鱼鲞是鱼鲞里面的三大王牌之一,另外还有两大王牌是马鲛鱼鲞和鳗鱼鲞,因为大黄鱼脂肪含量高,晒好以后里面存着油,不管怎么吃都好吃。

不过现在野生大黄鱼很少见了,市场上的黄鱼鲞都是用养殖鱼做成的,味道和口感比野生鱼差上许多。

敖沐阳的渔场出产野生大黄鱼,村里人跟着沾光,家家户户也能分上几条晒出鱼鲞来做镇店之宝。

敖小牛给他送来了两条自家晒制的大黄鱼鱼鲞,毕贤杰识货,认出这是野生鱼后大为吃惊,这两条鱼鲞的价值够他们去五星级酒店吃一桌了。

鱼鲞做菜都简单,烤肉也是如此,把鱼鲞清洗泡发以后切成块,混合上腌好的猪肉块放入烤箱里烤好即可。

这道菜不一般,鱼鲞是野生大黄鱼所制,猪肉用的是香猪肉,烤出来后鲜味香味完美交融,看的一行人眼馋。

杨秋莎赞叹道:“这烤鱼的法子我还第一次吃,肯定好吃。”

毛一通是个叼丝,时刻不忘在女神面前秀存在感:“你还没有吃过,怎么知道好吃?”

“因为它很好看,好看的食物往往也很好吃。”

除了做菜之外,敖沐阳还做了个汤,那便是咸鲞汤。

跟那几道菜一样,用鱼鲞做汤也简单,最简单的法子是切成块下锅加清水煮就可以了,如果要想味道更好,那可以往里加入冬瓜块和萝卜片,给鱼汤增添点蔬菜的新鲜味道。

到了吃饭时候,大家伙围坐在一起,敖沐阳拿出来一根竹筒,问道:“喝点酒?”

“不喝不喝,下午得干活呀。”毕贤杰摇头。

杨秋莎诧异的问道:“敖主任,你说的酒在这竹筒里面?莫非这就是传说中的……”

“不错。”敖沐阳微微笑道。

“……竹叶青?”杨秋莎把话说完。

敖沐阳顿时尴尬:“不是竹叶青,是竹筒酒啦。”

听说喝的是竹筒酒,毕贤杰等人又改了主意:“那还是尝尝吧,一人尝一口,不耽误干活。”

清冽的竹筒酒入喉,几个人连连点头。

鹿执紫帮忙舀了咸鲞汤,大家伙喝下之后又是点头。

本来白酒入喉留下了火辣辣的感觉,随着鲜咸的鱼汤喝下,这股感觉迅速被压制住,留下的便是鱼汤的美妙滋味。

这顿饭吃的开心,干起活来也就开心。

节目录制到最后已经是傍晚时分,杨秋莎看着西方那红彤彤的落日开始旁白:

“在冬日的暖阳中,原本凛冽的西北风变得有些懒洋洋,它在吹过半岛的海岸边有些柔和了。大大的海洋,小小的渔村,夕阳西下的时候,炊烟袅袅,鱼香弥漫。抬头看这片天空,一汪湛蓝,飘过的白云如打理精心的白羊,它们走在蓝天中,仿佛时时刻刻会探头往下看……”

拍完之后,摄制组的工作人员和村里的人开始互相握手和拍照留念,吕志超带人开车来接他们,敖沐阳看到后就笑着调侃道:“吕书记,你可真热忱啊。”

吕志超说道:“必须得热忱呀,得让市里宣传口的同志感受到咱们渔家的火热情感,以后的宣传工作还得靠他们多多提携呢。”

说到这里他顿了顿,又把敖沐阳拉到一边说道:“其实我这次来不光是为了接人,还有点事找你呢,你知道打船灯吧?”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