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黄金渔村 > 第470节

第470节(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敖沐阳给杨树勇上了一杯茶,问道:“杨主任找我什么事?”

杨树勇嬉笑道:“代理村主任、代理村主任,能不能转正还得看乡亲们的意思和镇上领导们的意思。”

村主任是村民票选出来的,但选举活动已经结束一年了,杨树勇属于中途上马,是被镇子里领导指派上去的。

敖沐阳道:“你好好表现嘛,多给村里做好事实事,你们村的人又不傻,到时候肯定支持你做村主任、做村支书。”

杨树勇不像他还只是个入党积极分子,人家就是党员,年轻时候杨树勇当过兵,部队复员回村后本来很有希望做村主任,可惜王友卫能量大、人脉足,把他的位子给抢走了。

这也是敖沐阳找他合作后他迅速答应的原因之一,在他心里,王家村的村长宝座早就应该属于他,他是拿回本来就属于他的东西。

听他这么说,杨树勇笑道:“对,我也是这么觉得的,这次来找你,就是给我站个台,我准备给村里搞点发展项目。”

敖沐阳问道:“什么项目找我去站台?准备给富婆包养吗?”

杨树勇翻白眼道:“胡扯什么呢,你知道的嘛,以前我们大杨村独立着的时候,以晒盐本领闻名,对吧?后来国家取缔了红洋的盐田,我们村才没落的。”

这点确实,前滩镇算是风水宝地,这里的渔村都有几百年历史,往祖上数一数多有拿手本领,而杨家人的本领就是晒盐。

中国很多海洋城市都是从渔村发展起来的,红洋不是这样,它是从盐田发展而来。

历史上红洋一直是海盐的重要产地,从清嘉庆年间,红洋盐民五将帮始创用盐板晒盐,改之前煮盐为晒盐,完成了一次盐业革命。盐板晒盐毋须燃料,成本降低,而产量又增加,将红洋变为了一个大盐城。

五将帮是以五位创造帮派的老祖命名的,这五位老祖中有两位姓杨,迄今红洋还有个老码头叫二杨将码头,那就是杨树勇祖先们缔造而成。

王家村是由七姓村改名而来,七姓村又是兼并了大杨村、王家泊等村子而成,其中大杨村传承有祖上晒盐的手艺,听说杨树勇有意恢复这门技艺,敖沐阳来了兴趣。

第843章 盐帮往事

杨家人的晒盐手艺也可以说是制作盐板的手艺,在1930年的全盛时期,红洋境内盐板达二十五万块,这些盐板当然并非全部属于杨家人,但杨家人当时是各大晒盐场的技术骨干,在这行业内有泰山北斗的地位。

那时候,位于前滩镇的大杨村还只是杨家的小分支,并不算什么。

后来日军侵华攻打红洋,就把红洋的晒盐场给摧毁了一通,以此掐断内地的盐巴来源。

当时杨家人真是好样的,他们组织盐工和渔民跟日军对抗,绞尽脑汁想办法继续生产海盐以供应给内地的抗日军民,绝对是爱国志士。

日军灭绝人性,拿到盐场花名册后,就对其中的杨姓人展开屠杀,几乎将当时红洋各大盐场的杨家骨干们杀的干干净净。

大杨村在山村之中,而且他们这一支发展着实有点差劲,在盐场根本混不上号,结果这成了好事,保住了他们的性命,也保住了杨家人的血脉。

敖沐阳问道:“你想带领村里人搞海盐生意?当私盐贩子?做张士诚二代目?”

杨树勇苦笑道:“狗屁,我长了熊心豹子胆也不敢呀,我是党员,是退伍军人,曾经是国之利刃,战若召,召必回,回若战,战必胜……”

“直奔主题,虚头巴脑的就别说了。”

“好吧,就是我准备搞个十单元二十单元的盐滩田,然后给游客展示传统的晒盐技术,主要是给村里搞个旅游项目。”杨树勇说道。

敖沐阳点头:“这个主意可以,不过游客感兴趣吗?”

杨树勇说道:“试试吧,你们村有鲸鱼有海豚有海龟有战船,据说最近还出现了个皇带鱼,我们村那边啥也没有,我得想办法呀,现在村里人看你们村的时候可是红着眼的。”

听他这么说,敖沐阳只能表示赞同:“那你让我去站台干嘛?我又不懂晒盐,我就知道海水直接晒干所得的盐巴是工业盐,里面卤素、镁纳都超标,吃会吃死人。”

杨树勇笑道:“我知道呀,我不是让你去干技术,就是让你带几个人过去,给两个村的老百姓和游客都表态一下,意思是咱们俩村现在处于破冰期,已经不是敌人了。”

邓公曾经说过,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敖沐阳深以为然,于是他便答应下来。

他问道:“你们村打算从什么时候搞这个晒盐的项目?”

“择日不如撞日,今天!”杨树勇激情四射的说道。

敖沐阳道:“你可真是心急。”

杨树勇做事雷厉风行,保持着他的军人风范,这是好事。

按照杨树勇所说,敖沐阳把敖沐东、敖大国、敖沐风、敖沐城一帮村里骨干叫了起来,一起去王家村观摩晒盐工作。

敖沐东几人不愿意去,他们依然把王家村当敌人。

敖沐阳拍了桌子,道:“一群战争贩子,现在这社会连他妈黑帮都洗白去做生意赚钱了,你们还唧唧歪歪要干架?干架能干到钱?能干出个媳妇来?”

“以前我六奶奶就是我六爷跟王家村干架干出来的。”敖沐东不服气的说道。

敖沐阳道:“那行,你回去秣马厉兵、枕戈待旦,你去搞个一人一城,以后你自己去跟王家村干架,其他人呢?”

敖文昌笑道:“我肯定跟龙头你一个队,你是龙头嘛,你说啥就是啥,我绝对服从。”

敖大国点头道:“对,我也是这个意思。”

敖沐东气的瞪眼:“忘记过去就意味着背叛!你们这些人都是叛徒……”

敖沐阳斜睨他一眼,他便改口道:“我也是叛徒,行吧行吧,以后跟王家村和平了,尽量不搞事了。”

“不是尽量,是必须,好好赚钱才是正道,赚钱了你找个好媳妇生个孩子,然后去红洋买个学区房,送孩子去上个好学校,多好。”敖沐阳语重心长的说道。

敖沐东咧嘴笑道:“鹿老师教的就好,以后我有了娃我就让他在村里上学。”

敖沐阳道:“行吧,我替鹿老师对你的夸赞道谢。”

跟随杨树勇往王家村走的时候,敖大国问道:“老杨,你们村还有盐滩田吗?你准备怎么搞?”

传统晒盐需要盐滩田,以前红颜沿海地带全是这东西,到了上世纪60年代初期,历代沿袭的刮泥催卤改由先进的海水直接蒸发制卤、制盐的滩晒法所替代,红洋的海盐之城的身份开始向港口城市转变,盐田最终变为了海滩。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