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网游动漫 >九零年代富二代 > 第17节

第17节(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钟运铮想锻炼三个孩子的中文,就要求他们用中文写信。

方季康看人家让孩子这么努力学中文,反观他们连点英文都不会,他自己在大学里学过一点英语,但当真是一点,和新加坡人谈生意以后,他就买几个英语磁带,不光是给自己,还给两个孩子。

生意上有专门的翻译,但他总要能听懂日常用语,他就每天利用晚上睡前的时间,和两个孩子一起听磁带,三个人一起学英语。

最近这两年开始,小学从三年级开始开设英语课了,方如初正好没赶上,之前初中已经开设英语了,但国家现在对英语越来越重视,慢慢就从小学开始了。

方季康考虑暑假里给两个孩子报个英语班什么的,他以后最多会几句天气怎么样吃什么,但孩子未来有这么多可能,学好英语是有很大的帮助,至少出国不需要一直带着一个翻译。

方季康对他们说的是:“钟家的三个孩子为了能够和你们交流沟通,在学中文。尊重是相互的,你们也应该学一学英文,以后好跟他们沟通。”

兄妹俩自然没有异议,考试结束之后,兄妹俩先回了一趟镇上,然后于方季康和于丽英把方凯文、方毅、宋俊凯一起带上去厦门玩,还好几个孩子都大了,不然两个大人还真看不住。

玩了一个礼拜回来,每个孩子都黑了一圈,咧着嘴牙齿显得特别白。

回来也正好到了搬新家的时候,大部分东西都提前搬进去了,圈定的好日子那天就象征性地提些祭祀的东西过去,新家需要祭祖祭财神,尤其现在方季康生意做的这么大,每年的祭财神都会更加慎重一些。

当天来的都是家里的近亲,方小琴作为女儿还需要端礼,这是习俗,方伯勇和方仲伟也端了一份礼,他们造房子的时候既没出钱也没出什么力,他们就端个礼,方季康和于丽英也不懂这些,就随他们准备了。

在九十年代,有些人家还住着平房,大部分还在推平房起小楼房,而方家已经住上了小别墅,矗立在路边,显然非常的醒目。

方主任的还有几个兄弟,算是本家人,都过来帮忙。

人也不多,就在地下室摆了三桌,地下室里非常宽敞,装修公司当初说可以增加储物空间,现在也发现这个地下室真的挺实用的,所以实际上是四层。

现在天气热,地下室倒也比较凉快,摆上两架电风扇,也就不热了。

大家参观了一番整栋别墅,嘴巴里的赞叹就没有停止过。

“老姐姐,你真是享福啊,儿子出息,我们几个里还是你最有福气。”

沈老师笑得很谦虚:“现在大家日子都好过了……”

“我这辈子哟,要是能住上这么好的房子,做梦都能笑醒了。”大奶奶艳羡地摸了摸门框,要说命好,她这个妯娌真是命好啊,年轻的时候靠丈夫,年纪大了,儿子又各各出息,她们几个也没差几岁,沈老师就看着比她们都要年轻不少。

小孩子们从这个房间窜到那个房间,整层楼都在震动。

客厅里开了空调,大人们在客厅里喝茶,邓霞摸着沙发,看男人们抽着烟,说着生意上的事情,问于丽英:“这别墅一共花了多少钱啊?”

方伯勇已经在旁边圈了块地,邓霞原本还没有什么感觉,但现在心中没有点念想是不可能。

于丽英说了个大概,邓霞心里头真是抽了口气。

刘翠如嗑着瓜子说:“你们在市里买的房子多少钱?马上凯文要上高中了,我想着镇上的房子就晚一点,先在市里买一套。”

于丽英认同地说:“要买就早点买,现在市里的房价涨得挺快的,想想我和季康那套老房子,买的时候才多少,现在买一套都得上万了。”

邓霞忙问道:“你们那套老的卖不卖?”

就算卖,于丽英也不想卖给她,认识人价格最不好说,说高了伤情面,说低了他们也不乐意,道:“那套暂时先不卖,以后有客人可以住那儿。”

方小琴道:“丽英,你们那个小区还有没有房子了,要是有,我想着也买一套。要是我工作能调到市里去,我想着把凯文送市里去上初中。”

方小琴家没有在镇上买房子,这两年有因为康达的分红,原本的一万块,早就翻了十几倍还回来了,还愁怎么用钱呢。

“我回去帮你看看,估计面积小的没有了,正好你们家人多,一百五平肯定要的。正好,我看你们住市里去也省心点。”要是方小琴日子哪一点不顺心,那肯定是她那个嫂子,于丽英也没少听她抱怨。

方小琴何尝不是抱着这样的想法,但有些忧心的是:“也不知道爱国他爸妈愿不愿意去市里,哎,要是我们不在,我又担心他们两。”

刘翠如笑着说:“这还不简单,就拿俊凯做个由头,就说俊凯没人照顾,你工作先不动,等他们去了市里再说,然后你调过去肯定忙啊,再给他们找点事情,找点伴,日子也就习惯了。”

方小琴眼睛一亮,这倒是个好办法。

看几个人说买房子就买房,邓霞这心里头就堵得慌,这还不是占了股有分红,听说这两年分红都好几万十几万的,完全就是躺着拿钱,还比他们夫妻两累得一年到头赚得多,邓霞就有些懊恼当初得罪了季康。

搬进去住的第一晚,方凯文几个也住下了,一群大小子闹腾得不行,因为有空调,特别凉快,表兄弟堂兄弟几个好久都没住一道了,夏天为了省空调,这几个小子就住一间房,闹腾了半宿才睡下。

第22章

最后,方小琴和刘翠如也在他们的新小区买了一套商品房,方季康认识开发商,打了点折扣。

自从搬到新家之后,方毅就在方家住下了,邓霞也时不时来蹭空调吹,刘翠如直接在家里也装了个空调,什么事情还是自家有方便,那房子虽然是爸妈的,可都搬出来了,也是季康造的,哪还能真当自己家。

方知浓和方如初在镇上待到八月份,就回市里去上英语课了,方季康请了个英语专业的大学生到家里来上课,九十年代补课的也不多,而且语言教学人越少越好。

方知浓每天上午上英语课,下午去学芭蕾,日子过得非常充实,于丽英因为要接送他们,就买了一辆摩托车,风驰电掣地开来开去,九十年代的年轻人买不起小汽车,最喜欢的就是这拉风炫酷的摩托,虽然家里的钱够再买一辆,但花个二十万还是会心疼。

学芭蕾舞的小女孩子不多,学民族舞和古典舞的最多,主要芭蕾的价格贵,所以她们班只有五个女孩子,方知浓是最小的。

年纪小就意味着韧带好,半个月下来,她就可以劈叉了,但出去玩了一个月之后,八月份再回去,一个月疏于练习,各种动作又很艰难了。

江蓉轻轻按压她的跨部,将臀部贴近地面,说道:“看来在家里没有好好练习啊,浓浓。”

方知浓有些尴尬,只能点点头:“对不起。”

江蓉笑了笑,摸了摸她的小腿:“不管来不来上课,还是要练习一下基本功,不然就是又要从头开始了。”

江蓉人很亲和,原本女孩子对学跳舞还挺害怕的,但看她总是柔和地关心她们,渐渐地也就总是小江老师小江老师的喊她。

江蓉就带五个孩子,她也看过这几个女孩子的资质,基本上都不是太适合走专业道路,送过来学的年纪大了,最小的那个,小腿的骨骼上就可以看出以后应该挺高的,专业的芭蕾舞者因为姿势标准对身材也是有要求的,以扁平、矮小的身材为主,基本上没有芭蕾舞者是没有高个子的。

而且他们的家长也只是希望给孩子培养一门才艺,要求低了,自然不会太严格。

做好基本功,就开始连芭蕾的基本动作,江蓉自己做好示范,然后下来一个一个地检查、纠正。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