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网游动漫 >九零年代富二代 > 第4节

第4节(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方季康把母子三个送到丈人家,他要去办置年货,见见老朋友。

面对女婿外孙,于老太的冷脸也崩不住,等方季康一走,立马数着鸡蛋往自家的篮筐里放,神色渐渐好转:“你婆家养了几只鸡?过年的时候还要请你嫂子家。”

于丽英知道她娘得寸进尺的毛病,可从来不惯她:“我们家难道不用请客了?妈,您要看不上这么点,我就拿回去自己吃。”

于老太气得不行,人家养闺女都说是贴心棉袄,她养的就是个刺头似的,冷哼一声:“拿你点东西比要你命还难,果然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

“大嫂和振国媳妇要是把家里的鸡都拿回娘家去……”

“她们敢!”于老太说完才觉失言。

于丽英当真无言,天底下哪有这般好的事情,儿媳妇拿进来,女儿也拿回来,敢情这天底下的便宜都让你占去了。

方知浓是第一回 来于家,于老太拿了点糖在她嘴巴上涂了涂,方知浓舔了舔才知道是糖,作为一个婴儿的味觉,难怪小孩子都爱吃糖。

于老太瞧着雪白可人的外孙女,倒是生出那么几分疼爱,却也抵消不了失去两个公职的惋惜,说道:“阿二叫什么?”

“知浓,浓浓。”

“生得像季康,你婆婆给你甩脸色吗?”

于丽英奇怪:“为什么要甩脸色?”

“为着生个闺女,连公职都没了,你公婆没给你脸色看?”于老太觉得农村人可最重男轻女了,生个儿子倒也罢了,还生了个闺女。

于丽英暗道那是你自个儿这么想吧,把方知浓放膝盖上坐好,给她两根磨牙的小饼干,摸了摸乖巧的脸,道:“没,浓浓一直是她奶奶带的,比谁都疼。这一代就浓浓一个姑娘,她伯母姑姑都稀罕得紧。”

于老太想想方家一溜儿的孙子外孙,说不艳羡是假的,从那个年代过来的,总是有点重男轻女的。

“你说你们这好好的工作,为了养个小二子,损失多大。”于老太现在想想还扼腕叹息,多好的工作啊,尤其女婿,都已经是个小领导了。

于丽英看看方知浓,现在孩子小听不懂,但大了难保她妈嘴上没个门把在孩子面前乱说,正色道:“妈,我和你说过了,我们不是因为浓浓才辞职的,我们本来就有辞职的想法,正好有了浓浓。我的工作有时候夜里还要加班,家里都顾不上,季康想出来自己办厂,现在已经买下镇上的线缆厂。你少在孩子面前说这些,现在听不懂,以后难道还听不懂。”

于老太的关注点立即转到线缆厂上去了,惊讶道:“啥?买下了线缆厂?你们这不声不响的,哎呦,我女婿还成老板了啊?”

于丽英可怕她出去乱说,解释道:“和政府谈了两个月,几个人一起干的,什么老板啊,现在还有十来万的债。”

她也没有夸大其词,就实打实和于老太说了,省的她听三不听四,在外头乱说。

于老太听着那十万的债,心都要跳出来了,十万是什么概念,现在买个房子也才一两万,十万啊,也不知道干一辈子有没有十万。

“你们脑子瓦特了!”

一直到吃饭的时候,于老太神色都还没有缓过来,晚饭是于丽英做的,她都怕她妈吓得分不清盐和糖。

于家两房吃饭还是一起的,于老头虽然退休了,但还在厂里做些零碎的小活,也能赚点钱,于老太在家里做饭。

于家老大名振兴,现在已经是车间主任,妻子李丽芳是供销社的,生了个女儿叫于眉。于家老二于振国夫妇都是普通工人,生的是个儿子。

于家这一辈唯一的孙子,于明南也是老头老太的心肝,烧了半只鸡,腿一上来就夹他碗里,于眉撅了撅嘴,李丽芳也默不作声地把鸡翅放她碗里,算是安抚她。

方如初在别人家向来不挑什么,于丽英给他夹了点菜就让他下桌去吃,小方桌最多也就坐八个人,小孩子只能端着饭碗下桌去。

三个孩子岁数有些差别,于眉最大,已经读三年级了,于明南和方如初差个两岁,于眉肯定和他们玩不到一块,倒是对方知浓很是喜欢,绕在于丽英身边,逗方知浓玩。

方知浓也很给面子,小姑娘可比臭男生好多了,捏她手的时候都轻轻柔柔的。

于家还陷入那十万元的震惊当中,哪还有什么做老板的喜悦,完全就是惊吓。如今才九十年代,改革是改革了,可人民的思想还是保守的,个体户仍旧是不受尊重的群体,那个年代也并非遍地黄金,而是风险与机遇并存的时代。

“这,这十多万的债,怎么还啊!这做一辈子也不知道有没有十万,季康啊,你这咋想的?”于老头愁得脸都皱起来了。

方季康耐着性子解释道:“爸,这个债不是我个人的,是整个厂的。我买下了这个厂,等于也接手这个厂的债务。”

于老太心直口快:“欠了这么多债,这厂还能赚钱吗?”

李丽芳立即圆话道:“季康自己心里肯定是有底,妈就是太替你们着急了。”

方季康笑道:“也正常,我爸妈也一天到晚替我急上火。现在也是刚接手线缆厂,明年重新开工,钱也都投进去了,也就拼一把。”

于振兴抿一口老酒,语重心长地说:“季康你太冒险了,你现在这有儿有女的,你不为自己考虑,也得为两个孩子想想。现在虽然不说投机倒把了,个体户也不好听,也不知道盈亏,老了也没国家养老,你可别不听劝,你以前的单位别人挤破了脑袋都想进,国企多好,国家在后头做担保,怎么亏也会有一份工资。”

于振兴坐上了车间主任之后,官腔也越来越严重,方季康只听不记,心中不以为然,面上却不愿多争执,随意应付过去,国企现在的普遍收益不好,也正是大有这样心态的人,国企停滞不前,生产积极性不高,创造力也下降。

在广州深圳,国有企业改革的试点从那里开始的,政企分离是最基础的,另外还需要自负盈亏,国家是没办法填补那么多个无底洞的,也是响应市场经济建设。自己出来干有一个原因也是方季康如今并不看好国企的未来。

吃过晚饭,方季康就带着妻儿告辞了,再待下去怕是要没完没了了。

夜里风大,方季康背着方如初走回家,于丽英也把方知浓裹裹紧,方如初坐了一上午的车又玩了一下午,被背着一颠一颠地就睡着了。

“有些国企的收益越来越不好了,我今天下午去杨秘书那里坐了坐,杨秘书说,明年我们县有可能升为县级市,不少国企要和政治管理体制分离,要自负盈亏了……”

“县级市?这和国企有什么关系?”于丽英政对政治经济没有太多的了解。

“说有关系也有关系,没关系也没关系,我们县发展比较好,所以能升县级市。上面已经放出消息,明年国企改革就要开始了,我们县如果升了市,上面为了做业绩,只会更严格,到时候怕是不好说。明年,也许就是我们机遇了……”方季康呼出一口热气,眼中熠熠生辉。

夫妻两在灯光昏黄的道路上一步一个脚印……

第006章

于丽凤的服装店开在县里最繁华的地段,她原本是在工厂里做些轻松的临时工,没有转正,嫁人生过孩子之后就不想干了,婆家小有资财,丈夫是个小领导,她婆家有个亲戚在广州那边打工,寄了点新潮的衣服,夫妻两就有了想法,拖亲戚帮忙从广州淘了点衣服,开始在县里卖了起来。

一开始就摆个摊子,发现生意很好,就租了个店面,正式做起了衣服生意。

于丽英上午去的,于丽凤才刚开门,是人最少的时候,听说要去买衣服,方如初高兴得一大早上就爬起来了。

于丽凤不光卖女人的衣服,还卖小孩的衣服,小小的店面挂了三面墙,中间的桌子上还摆满了。她到的时候于丽凤和她婆婆在收拾衣服,最是生意最好的时候,过年了大家都很舍得,每天要忙到很晚才回去,也没空收拾,也只能让她婆婆一起来帮忙。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