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 >抗日之最强战神 > 第450章 东山再起(十)

第450章 东山再起(十)(2 / 2)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丁宁讲了个开头,底下的那些团长们就嚷道:“那我们各团的具体作战任务和目标是什么”

丁宁听了,喝了一口水继续说道:“关于各团的具体部署是这样的,陈国富同志的一团负责引诱中路的敌人,将他们引至津浦路以西的地区,完成诱敌任务后迅速转向截断津浦路明光至滁州段的铁路,迫使中路的敌人放弃铁路运送战斗部队,而后则就地在此区域埋伏起来,周武同志带领的二团则快速穿插到高邮湖西岸天长以东地区,利用二团熟悉这带地形的有利条件,且战且退,造成一种因为兵力太少,不能抵挡的态势,诱使右路的敌人追击到津浦路以西的地区,一旦诱敌成功,则留一只连级规模的队伍阻击敌人,派二团主力大部急行军赶至高邮湖西南方向的沈家浜,攻占并且扼守这个要道,截断右路敌人的退路,林全同志率领的三团则利用熟悉苏中当地的情况优势,发动广大革命群众,破坏津浦路以东和高邮湖以西区域中所有可以用来敌人机动的道路和桥梁,敌人行进道路沿途的村子实行坚壁清野,老乡们预先撤离到北边的山区去,三团主力在配合一团破坏敌人交通的同时,派出大部主力迅速由三界向东面的洪泽湖方向运动,待得一团和二团将敌人引诱至津浦路以东的三界与叉涧中间的滨湖镇时,集中兵力由北向南挤压敌人,而此时一团也立即发起攻击,由西向东沿着津浦路向敌人发起挤压攻击,迫使敌人朝滨湖镇聚集靠拢,在没有得到纵队司令部明确命令以前,一团和三团不得随意发起总攻击,只能找敌人各个部队之间的薄弱处攻击,攻击得手后,无论战绩如何,必须立即撤退,要是小股敌人尾追而来,则集中兵力坚决消灭之,否则不要随意与敌人交火,而且在运动和作战中,尽量避开那只日军联队,找战斗力比较弱的汪伪军来打,比较有取胜的把握,而二团此时则随机而动,一旦这些敌人大部被挤压到滨湖镇,则命令一团和三团同时从两个方向向敌人发起总攻击,击垮人数占优势的敌人,此时敌人必定向扬州,南京,高邮湖方向逃跑,鉴于我们的总兵力远远达不到包围围歼敌人的基本数量,故而要求二团迅速从沈家浜地区向北运动,直插敌人聚集地滨湖镇,也是不要与敌人正面交锋,专挑敌人结合部薄弱处攻击,直至将这批前来清剿的敌人打垮撤退为止。”

同志们听了丁宁的部署,都觉得没有什么问题,只有二团的牛政委政委想不明白:“丁宁同志,既然我们二团要远程奔袭,攻占敌人后撤的交通要道沈家浜,那为何最后还是要求我们放弃这个要地,不在沈家浜阻击后退的敌人,反而向北运动攻击正处于包围圈中的敌人呢要是我们二团在沈家浜阻击败退下来的敌人,那战绩肯定要比这个部署方案来得好,而且还能大量杀伤敌人的有生力量,为我们在江北开辟新的抗日根据地大有好处。”

牛政委其实想得也不错,何不趁此机会多消灭几个敌人,千辛万苦的远程奔袭,攻占并且守住了这个交通要地,到最后还得放弃,那不是来来回回白忙活了吗

丁宁听得牛政委的这番话,笑着对他解释道:“之所以将我们二团放到这个交通要道沈家浜这个地方,目的不是为了消灭更多的敌人和鬼子,以我们目前所有的兵力尚且不能对敌人其中的一部形成绝对包围优势,二团这些人马更加不能在沈家浜包围歼灭敌人,放在那里就是监视扬州,南京方向的敌人援兵,造成一种对扬州,南京兵临城下的态势,使得敌人对增兵津浦线以东地区有所顾忌,这样就能极大的减轻一团和三团他们进攻挤压敌人时的压力,如果要在沈家浜地区包围消灭败退下来的敌人,恐怕在那里还得放上两个团,才有可能阻击住这些拼命逃跑的敌人,再加上我们的武器装备比敌人远远不如,在沈家浜地区这种一望无垠的平原水网地带跟敌人打阵地战,我们不一定能够占得了多大便宜,况且人数还比敌人少这么多,只能造成大量同志们的不必要的伤亡。”

牛政委听了丁宁的一番解释,也觉得很有道理,毕竟他也是老红军出身,深知以目前我们这种劣势装备是无法跟装备精良,人数众多的敌人打面对面的阵地战的,丁宁的解释符合客观条件,合情合理,把二团放置在交通要道沈家浜只能是起到监视牵制南京扬州方向敌人增援的作用,要想再趁机一口吃掉败退下来的敌人,还是没有这等条件的。故而牛政委站了起来,对栗司令员说道:“司令员,我没什么疑问了,我们二团无论碰到多大的困难,都会克服解决的,军事行动方面由周武团长和丁宁参谋长他们具体布置决定,只要不是原则问题,我一律坚定支持,绝不会干扰团长的决策,努力做好思想政治工作,照顾好同志们的生活就是我的目标。”

陈国富也表示他们一团也没问题,只是建议二团他们刚刚加入新四军就要长途奔波迂回到沈家浜去牵制监视敌人援兵,恐怕他们的兵力有点紧张,提议纵队考虑向二团增派一些兵力,这样就能更有把握粉碎敌人的清剿。

t1706231537: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