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 >君谋天下之大夏帝国 > 第176章 二十一岁是个坎(中)

第176章 二十一岁是个坎(中)(2 / 2)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随后李毅传达李谅祚军令道:“陛下圣谕,马车十丈之内禁止任何人靠近,违令者斩立决。”

“谨遵陛下圣谕。”众将士齐声说道。

“李毅草召。”李谅祚大口这喘气说道,李毅立刻拿出明黄绢帛记录道;“朕出生之际,大夏国动荡不安,幸得母后和舅父没藏国相扶持荣登皇位;少年时期母后薨,国相没藏讹庞专权,辽国欺朕年幼年年进犯,我大夏国小民弱只能忍受欺辱;带朕执掌朝纲振兴大夏以来,平河湟、占西州、而今又趁辽国内乱夺其疆土数百里;

朕自知命不久矣,特立下此召,朕死之后由嫡子李武继承帝位,由皇后没藏飞雪监国,由皇叔委哥宁令总领内阁朝政;内阁负责处理朝中大小事务,皇后只有监国之权,不得随意阻碍内阁决策;待武儿满十四岁亲政之后,皇后和内阁将权利交回;

夏军虎符交由皇后代管,需调军之时只有当内阁同意,皇后才可凭借虎符调动大军;否者中央军、边军和府兵各级将领,不得随意调动。

朕死之后,到武儿亲政之前,夏军不得主动出击与敌国交战,内阁要将重心放在经济发展之上,要执行依附大宋、疲弱辽国之国策,保我儿顺利亲政”

李谅祚说了很长一大段,几乎向将自己能够想到的都说了,为了能够让自己的儿子李武顺利的接过皇位,李谅祚可以说是煞费苦心;如果现在李武已经长大了,能够初步的掌管皇权,李谅祚根本就不需要如此麻烦,只需要找几个辅政大臣即可;可是现在问题是李武年幼,今年只有两岁,实在是太小了,李谅祚现在最担心的是李武能不能在十四岁事顺利的亲政收回皇权,在李武成长的十二年的时间里就是关键。

为了让李武顺利的能够在十四岁亲政掌权,李谅祚想出了一个高招,这个高招李谅祚已经下达到遗诏当中了,那就是将权利分散;李谅祚将治国的政权分为了两部分,一部分是执行的权利,李谅祚将其交给了内阁,另一部分是监督的权利李谅祚将其交给了皇后没藏飞雪。

另外就是军权,为了防止有人利用军权谋朝篡位或者独揽朝纲,李谅祚将军权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就是调军所用的虎符,这是朝廷调动军队的凭证,只有两枚虎符合在一起军队才可以调动,李谅祚将虎符交给了没藏飞雪保管;另外为了防止再次出现后族当政掌权的局面,李谅祚有赋予内阁书写调令的权利,也就是说只有当虎符和该有内阁大印的调令同时交给统兵将领时,才能够调动大军;其次统兵将领直接管理军队,却没有调兵的权利,这就有效的防止了将领拥兵自重的不利局面。

用现在话说,李谅祚在大夏国来了一次三权分立,简单说监督权和大部分调兵权给了皇后没藏飞雪;行政权和小部分调兵权给了内阁;军队的管理权给了各地的将领;在古代中国拳头永远决定屁股,军权永远高于所有的权利,只有将军权分散防止一家独大,才能保证李武顺利的亲政;至于李武亲政之后能不能将这些权利顺利的收回来,到时候只能看李武的魄力和手腕了。

李谅祚下完遗诏之后对诺移赏都和李毅说道:“这份遗诏,只有在朕死了之后才能够公布,遗诏正本交由李毅保管,副本交由老将军保管。”

说完李谅祚分别在正本遗诏上盖上皇帝之玺,在副本上盖上天子之玺;其实皇帝的玉玺并不是一个,自秦始皇时期起皇帝的玉玺就分为六个,分别是“皇帝之玺”、“天子之玺”、“皇帝行玺”、“天子行玺”、“皇帝信玺”、“天子信玺”;这六枚玉玺都有着不同的作用,其中皇帝玉玺代表着行使皇帝的权利,天子玉玺可以说是皇帝的私人玉玺。

李谅祚将遗诏分为两份的目的也是为了防止有人篡改遗诏,毕竟古往今来篡改皇帝遗诏的事情可不少,李谅祚可不像这件事发生在自己身上。

今天实在太忙了,有些晚了,请大家谅解。: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