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 >我要做皇帝 > 第一千四百四十三节 司马迁的答案

第一千四百四十三节 司马迁的答案(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元德七年夏五月甲辰初四。

匈奴传统之中,最为重要的龙城大会按时举行。

这一天,龙城内外,方圆数十里,都被忠勇军的骑兵封锁了起来。

整个会场之内,更是有着汉军的步卒在警备。

明晃晃的陌刀和寒光凌厉的长戟,让各部族的首领都是心生畏惧。

与过去一般,各部首领和贵族,被按照着相应的地位与顺序,分列在平坦的草原两侧,数以万计的各部牧民和骑兵,则围绕在会场之外。

“听说了吗”卢安坐在观礼席上,对着身侧的司马迁道:“据说也是在今日,西边和北边也要举行龙城之会啧啧啧”

“也不知冒顿和老上,在九泉之下,会不会气的爬起来”

司马迁听了点点头。

他现在都还记得,当他很小很小的时候。

匈奴是中国的大敌,匈奴单于自称天地所生日月所置匈奴大单于,威压整个世界,连年入寇,整个北方郡国在哪个时候,全都处于匈奴骑兵的打击范围之内。

匈奴人甚至曾经火烧回中宫,先锋兵临萧关,烽火在甘泉宫点燃,整个关中都是人心惶惶。

而在如今,曾经不可一世的匈奴帝国,已经烟消云散了。

西匈奴不过是个苟延残喘的小政权,迟早都要灭亡。

北匈奴虽然还有底蕴和力气,但其精锐尽丧于燕蓟,精气神几乎被打落的一干二净。

一旦汉军能够控制住幕南,北匈奴的灭亡也是指日可待。

是以,文坛上许多文豪纷纷写诗赋盛赞今日中国盛世。

今日中国,维天之命,於乎不显

今日大汉已拥有了诗经所说的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的力量。

四海之内,六合之间,八荒之中,日月所照之地,没有任何国家与民族,能够与诸夏争锋了。

就连鲁儒们,也不得不低头承认,今日之中国,确实已经拥有了三代之风。

就连匈奴人,也开始服软了。

看看这会场上的这些部族首领吧

哪一个不是邑落数以千计的大部族哪一个不是控弦数千的强族

但,他们现在却都来到了这里。

向大汉天子册封的归义单于臣服。

这意味着,他们默认了大汉天子的天单于身份。

从此,汉天子拥有了主宰草原命运,制定塞外规则的神圣权力。

而这个权力,恐怕就是三王五帝也不曾拥有

在现实面前,无论是西匈奴,还是北匈奴,都放弃了那些不现实的想法。

这些天来,龙城之中,就一直在盛传着:西匈奴与北匈奴的单于,将于同日举行龙城之祀的消息。

国之大事,唯戎与祀。

祭祀的分离,标志着匈奴帝国的正式分裂。

从此以后,统一的匈奴帝国宣告灭亡。

自贾谊贾长沙正式提出肢解匈奴,使之不再为患中国的策略以来,汉室用了二十余年时间,终于完成了这个战略构想

司马迁已经准备回长安后,为匈奴作传,记录这个曾经可怖的敌人的由来、历史、辉煌以及现状。

而这意味着,在作为史官的司马迁眼里,匈奴已经灭亡了。

只有死人,才需要做传给它一个盖棺定论

不过,相比此事,现在司马迁更关注在观礼席的另外一侧的那些大腹便便的商人群体。

在从前,司马迁对于商人的概念,完全来自于书本。

无论是韩非子所说的:商工之民,修治苦之器,聚弗靡之财,蓄积待时,而侔农夫之利人主不除,则海内虽有破亡之国,削灭之朝,亦勿怪矣

还是周书所言的:农不出则乏其食,工不出则乏其事,商不出则三宝绝,虞不出则财匮少。

但在本质上来说,司马迁其实是无感的。

无论是儒法对商贾群体的抨击、揭露以及攻仵,还是管仲、陶朱公等人的故事。

在事实上来说,说句不客气的话与他何干

商人再坏,也不可能砸他的饭碗。

商贾再有用处,对于史官来说,不过是一段文字而已。

然而,如今,司马迁却是真的开了眼界了。

这几日,在这个龙城内外,这些家伙是最活跃的群体。

他们与所有的部族打交道。

甚至,司马迁还听说,有商贾明知道对方是西匈奴或者北匈奴的人,也依旧与之勾肩搭背。

他曾亲眼看到,整整一车的武器,被人拉到了一个部族的穹庐之中。

他更曾亲眼看到,有人将整整一箱子的竹简,卖给了匈奴人。

这些行为,真是司马迁看的目瞪口呆。

这些商贾,似乎压根也不在乎被人发现自己在做这些事情。

他们光明正大,堂堂正正的与诸部族交易。

牲畜、皮毛、金银珠宝,乃至于奴隶

只要你可以满足他们的要求,那就似乎没有什么是不能卖的。

司马迁的同伴,素来正义感比较爆棚的大农左曹令吏之子王叔看不过去,上前纠正和制止。

不料却被这些家伙的狗腿子胖揍了一顿,骨头都被打折了两根,现在都还在床榻上呢

而忠勇军以及负责治安巡逻的军官,却是坐视这种事情。

直到司马迁等人加入斗殴,他们才急急忙忙来调解。

就算如此,他们开始的态度也很暧昧,更倾向于商人。

直到司马迁忍耐不住,爆出了自己的身份,拿出了天子钦赐的信物。

这些家伙才慌慌张张的处理那个事情。

而处理的结果,也是和稀泥。

不过是将打人者抓起来,再将其背后的主子叫过来,商量赔偿之事。

随后一个自称张文的人出现了。

他提着一百金亲自上门道歉,说俱为家奴之过,冲撞了诸位公子,甚为抱歉

司马迁等人自然不会接受对方的说法和钱。

但对方,随后却抬出了大道理,指责司马迁等人无事生非破坏国策。

可能是因为司马迁等人亮出了身份,且司马迁的史官身份被证实。

所以,这个家伙与司马迁说了许多事情。

而现在,这些事情,让司马迁的脑子乱糟糟的。

在一方面,司马迁自己亲眼所见,这些商人为了利润,在这龙城之中坑蒙拐骗,无所不用其极。

好几斤重的狗头金,居然被人只用几十石粮食和几口铁锅就换走了。

数百张完好的皮毛,在长安价值百金,但在这里,连一百石奶酪也未必能换到。

上百匹神俊的战马,市价千金不止。

但是,却只能换到五百石粟米和一百石麦粉外搭数十石盐而已。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