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 >我要做皇帝 > 第一千两百六十节 动员(2)【3800票加更】

第一千两百六十节 动员(2)【3800票加更】(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当周亚夫和义纵在未央宫中碰面的时候,他们立刻就知道出大事了

而随后郅都的到来也更加证明了这一点

“尚书令,究竟何事”周亚夫连忙问道。

“丞相,太原紧急报告:雁门关发现匈奴主力向东移动,传说兵力可能超过十万骑”汲黯也是叹了口气:“虽未证实,但空穴未必无风”

“啊”周亚夫震怖不已。

“啊”义纵高兴得就要跳舞

“啊”郅都眼中神采奕奕。

这三人的反应,瞬间就表达出了三人不同的立场。

周亚夫作为丞相,当然担心匈奴入侵,可能导致的灾难

不管匈奴人从哪里入寇,这么大规模的入侵,肯定会造成无数家庭和人民的离散。

基本上当地的农业也可以gg了。

但义纵和郅都,却都是兴奋莫名

高阙之战,让郅都吃的满嘴流油,功封昌武侯,食邑五千七百户。

麾下将领,因功封侯者三人,追授侯爵者两人,封君十余位

但,与义纵相比,他还是有些不如。

现在,义纵麾下,光是列侯,就有七位。

其中三千户以上的顶级列侯,两位

封君如云,大夫如雨

真真是如今汉室第一战将和军方第一山头

郅都,当然也有远大抱负

而且,他比义纵更有优势。

他是先帝托孤大臣之一,而且一直忠心耿耿,最重要的是,他曾经有过履历地方的资历。

两次出任地方郡守,三为九卿,一次为将。

这样的履历,已经足以让他展望一下三公,甚至丞相之位了

但,这还不够

他还缺乏一个足以证明自己的地位的功勋

而匈奴主力入寇,若能抢的这一次功勋,那他就实打实的可以接周亚夫的班了。

至于义纵嘛

年轻人,还是需要磨砺磨砺的。

我为王陵,尔做灌婴吧

义纵虽然知道,自己没可能接老丈人的班,他也不愿意去接。

但是

他却想要将自己的头衔换一换。

这车骑将军,怎么比得上大将军甚至太尉响亮

带着这样的心思,三人先后踏入宣室殿。

刘彻早已经在等候着他们了。

而这三人入殿,问安之后,就看到了他们面前的壮观场面数个大箱子里,装载的竹简,正被人拿出来,一一对照和记录。

“这些是燕赵地区旧年报告的官仓数据”刘彻对他们解释道:“今后恐怕再也看不到这样的情况了”

竹简,在白纸面前,现在已经节节败退。

白纸借助着安东大开发以及天下商业贸易的繁荣浪潮,这数年间席卷天下。

如今,就连南方和东南地区的学苑,也基本淘汰了竹简。

物美价廉的白纸,迅速占领市场。

再过几年,恐怕就只有石渠阁和图书馆,能看到竹简的踪影了。

而靠着白纸贸易,少府年赚千万,也算是一笔不小的收益。

“陛下,燕赵地区,如今有存粮多少”周亚夫立刻就问道。

“可能不足三百万石了”刘彻也是叹了口气,道:“而且,大都分散在千里之地”

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

安东大开发在最初的时候,完全仰赖燕赵的粮食供养。

每年,都有超过四百万石粮食被运去安东,喂养和哺育移民,刘彻就曾经听说过,陈嬌那个家伙,刚去安东的时候,从燕国拉走了十万石陈米据说是那种连喂猪猪都不吃的爷爷米。

由此可见,安东地区的开发的需求

如今,安东才堪堪的依靠屯垦团和朝鲜,做到了粮食自给自足。

但燕赵依然是存不起粮食

原因很简单,这几年,国家屡屡用兵。

刘彻连关中的粮食都运出去给军队做军粮了,那燕赵地区,自然也不能幸免。

加之最近几年,刘彻减轻百姓负担,优免军属的赋税,同时受到对外战争刺激,燕赵地区的地主士绅们纷纷摩拳擦掌,想要建功立业。

这也造成了大量粮食被这些家伙囤积起来,作为训练家兵和家臣的储备。

这进一步导致了燕赵地区的官仓存粮消耗加快。

如今,燕赵仅有三百万石粮食储备

这真是太可怕了

三百万石,看上去确实很多。但考虑到,这些粮食,其实有很多根本不能动,动了的话,万一燕赵出现灾荒,国家拿什么赈灾

一旦没有粮食赈灾

恐怕两个人就要漫山遍野,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最多最多,从燕赵地区只能调出五十万石粮食

再多,就会危及统治根基

是以刘彻现在真是有些头大

要知道,一旦匈奴入侵,要与匈奴作战,这粮食需求,恐怕就是数以百万石了

而战后抚慰百姓,同时重建家园,需要的粮食恐怕也是数百万石

这加起来,所需粮食数目,最终可能达到千万石的级别

而刘彻现在就算把关中和雒阳的敖仓搬空,整个战略粮食储备,也仅有五百万石

“那如何是好”义纵闻言,也是难免有些惊讶。

没有粮食,军队就无法作战

义纵虽然不懂民政,但他也知道,一个士兵在作战状态下,每日要消耗多少粮食。

郅都更是清清楚楚。

以高阙之战为例,他的军队,一天下来人吃马嚼,消耗的粮草总数就是上千石

“朕已经下令让楼船将军徐悍立刻紧急动员所有楼船,日夜兼程,从齐鲁、江都、南越转运粮食,北上支援了”刘彻也是拍着小心肝,心有余悸的道:“应该可以满足军需”

这话,虽然他自己也有些不太相信。

但,现在,汉室确实需要楼船上下的努力

而且,很可能楼船的效率,将决定此次战争的胜负

若楼船衙门能在一个月内,将总数多达三百万,甚至更多的粮食,从齐鲁、江都甚至南越运抵燕蓟一带,那么这场战争,汉家就稳操胜券了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