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仙侠修真 >错先生 > 第53节

第53节(2 / 2)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另外四名嘉宾中只有宋淳见过李唯安几次,和她不免又是一番寒暄。

唐愈和陈停倒还罢了,沈黎荣却对这位进入太平核心的女合伙人非常好奇,也急于向她示好,对李唯安嘘寒问暖后见她反应冷淡,就把热情转到孙辰王园园身上。

眼看过了八点仍然没有来电的迹象,摄制组也收工了。

正式开拍之后,摄制组的人上上下下有近二十个,都住在镇上,他们一走,院子里顿时安静下来。

容朗继续剥他的蚕豆,他把洗净的蚕豆倒在一张饭桌上,再一颗颗剥了放进一只大瓷碗里,唐愈、常亮也坐下帮忙,陈停背对着他们,自己坐一张桌子,戴着耳机,时不时念念有词,像是在背英语单词。

沈黎荣、宋淳则和王园园孙辰一起打牌。

唯安不想打牌也不想聊天,可是她也不想上楼,于是她坐在王园园身后看她们打牌。

没一会儿沈黎荣看到李唯安像在看陈停,小声向她解释,“那孩子马上要高考了,临时抱佛脚呢。”

孙辰笑,“这英语听力可不是临时抱佛脚能抱好的。”

“黑桃八一对。”宋淳笑着出牌,“你们这种高材生、学霸跟我们艺术生不是一个世界的,他哪是在练听力,是在背作文素材。”她向容朗那看一眼,“真正用功得是容朗那种,说要学英语,就真去请私教,雅思一次就考7分。我们,只是临时抱佛脚。”

孙辰立刻觉得与有荣焉,“那是。我哥法语telf都考了!现在就缺个走向世界的机会了。”

沈黎荣笑着出了一对二,“没准马上就有了呢,《快递猫》在康城大受好评,前两天我和张导视频,他说评委们都非常喜欢这部片。”

张珣是康城电影节的评委之一,沈黎荣这么说,是在讨好容朗孙辰,当然更是在炫耀自己和张珣的关系很密切。

宋淳微微撇嘴,也不搭腔。

唯安心想,也许这次真的能得奖呢,她随口指点王园园,“炸吧。现在没人比你拿的牌更大。”

不知道是岛上实在缺电力维修人员,还是大家觉得反正都深夜了用不用电无所谓,直到十一点还是没来电。

唐愈庆幸,“幸好我们把冰箱里的肉都拿去烧烤吃掉了,不然到明天早上,肯定都坏了。”

容朗笑笑,“习惯就好。”

只有李唯安从他笑容中看出一丝狡黠。

夜深人静,没有电的小岛在静谧中沉睡。

唯安站在窗前,借着月光能看到黑暗中海岸上有一道白色的线奔腾往复,海浪声隐隐约约。

她仍住在上次来住的那间房,就在容朗房间的正上方。

她想,这次容朗不会半夜叫她爬窗户下来了。他和陈停同住一个房间呢。

想完,又自问,为什么我会这么想呢?好像还有点失望?上次他这么做的时候,我不是还担心他被别人看到么?

她倒在床上,毫无睡意。

大概是下午睡得太多了。

她问自己,我究竟想要和容朗怎么样呢?我和他,最好的结果是什么?

相忘于江湖?她摇摇头。自从再次相逢,或者说,早于这之前,她就知道,自己是忘不了他的。

她叹口气。这世间再困难的事都可以一步步筹划接近目标,可唯独感情,任何的计划好像都随时可能毫无用处。

直到第二天上午十点多,岛上的电力才终于恢复。

幸好这时真人秀的拍摄已经进入尾声,几位导演一边整理素材一边和主创们讨论剪辑方案,再补拍一些镜头。

李唯安这一组人也正式开工。

傍晚时两组人马分别开会,孙辰把自己的记录和笔记拿出来和李唯安讨论。

她从李唯安脸上看不出任何情绪,根本无从判断她是满意?不满意?有点欣赏?还是觉得她差得太远?

孙辰像个交作业的小学生,惴惴不安等着李唯安的评价。

半晌之后,李唯安说,“你做的很好。”

孙辰顿时松口气,然后李唯安又说,“评估明星的商业风险,难度远远高于一般的商业评估,是因为和厂房、机器这些固定资产或者账本相比,‘人’有太多不可量化的标准。即使我们尽最大的能力把标准量化,但很难做到客观。”

孙辰心一抖,连忙说,“我是容朗的粉丝,可是我能保证,我评估他的工作态度、状态的时候绝对没有粉丝滤镜,我已经尽可能地客观了。”

李唯安默默合上自己的笔记本电脑,“如果是真的,那你要比我厉害。”她轻轻笑一声,“我自问做不到刨除个人喜好。”

“那你为碧安卡做full check的时候……”

“我不看碧安卡的秀,我也不用社交网络,但我去见她之前已经看了archer对她公司的财务分析报告,还有针对她个人的调查报告,我是带着这些报告给我的印象去的。”

李唯安看看有些惊讶的孙辰,平静地说,“对于明星,尤其是影响力很大的明星,调查不可能不受主观影响。”

孙辰连吸两口气,“那我们——”

“我们只是来用肉眼观察之前那些调查中有没有可能漏掉了什么,有没有可能被蒙蔽。”李唯安淡然微笑,“顺便看看明星有没有不良嗜好,有没有和形迹可疑的人交往,还有他们的精神状态,和同事一起工作时的态度到底怎么样。”

“所以,最重要的还是资产风险调查?”

“也不一定啊,从前好莱坞也会有大佬们在投star vc前会先雇私人侦探查明星有没有毒瘾,才进行下一步调查。”

孙辰抓紧机会请教,李唯安也不藏私,倾囊相授。

最后,李唯安总结,“所以最重要的还是调查员对数字的敏感性。”她停了一会儿,又说,“我始终觉得,把‘人’等同于一项资产进行量化、评估,有点可悲。”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