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网游动漫 >我在七零搞玄学 > 第28节

第28节(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怕她走后,周家会进她的房间乱翻,姜瑜一直把梁毅的信夹在小学课本里,带到学校,这回倒是派上了用场。

姜瑜飞快地翻开信,又读了一遍,终于发现了自己先前忽视的地方。在信中,梁毅先是明确地说了,他是从六年前,姜父牺牲后,就开始给冯三娘汇钱,而冯三娘是五年前才嫁到周家的,那梁毅第一年寄回来的钱到哪儿去了?

冯三娘明显不知道,但凡她收到过一次钱,她就绝不可能不知道梁毅这个人。

而且在信的后面,梁毅还说了“你继父一直瞒天过海,他一个人肯定做不到这么天衣无缝,这件事比较复杂,你不要再管了”,想必,他也是想到了这一茬,甚至猜到了其中的猫腻,所以才会一再嘱咐她不要轻举妄动,等他回来处理。

也是,在冯三娘改嫁前的那一年,能拿着她的户口本去取钱的除了姜家,不会有其他人。事关原主的爷爷奶奶叔叔之类的血亲,在封闭还很讲孝道的农村,原主能做什么?做什么都很容易被人戳脊梁骨,这件事还是梁毅这个外人出面比较合适。

想通了这其中的关节,姜瑜吐了口气,把信收了起来,深深地替原主不值,替原主的父亲不值。

姜瑜沉着脸,拿着鸡蛋回了周家。

因为姜老太婆这一耽搁,她回去得比较晚了,周家已经开饭了。

姜瑜去盛了一碗饭,端上桌后,看了周老三和冯三娘一眼,忽地掏出鸡蛋,往桌面上一磕。

看到一只煮鸡蛋突兀地出现在饭桌上,冯三娘讶异极了:“小瑜,谁给你的鸡蛋?”

姜瑜垂着眼睑,一副情绪不高的样子,眼神却一直留意着周老三的表情:“今天放学的时候,一个头发都白了的老太婆过来给我的,她说她是我奶奶。”

听到这一出,两双筷子同时磕到了桌子上,一双是冯三娘的,一双是周老三的。不过因为冯三娘的情绪很激动,动作弧度很大,把周老三的反常盖过去了。

冯三娘把筷子一扔,站了起来,抓过桌子上那只鸡蛋,嗖地一下扔进了院子里,愤怒地说:“小瑜,妈跟你说,那老太婆不安好心,谁知道她的鸡蛋是不是下了药,你千万别吃她的任何东西。以后也别跟她说话,见了她就绕道走。不行,她肯定还会去找你的,妈跟你说,下回她再来找你,你就叫孩子来喊我,我撕了这老太婆!”

能逼得冯三娘把珍贵的鸡蛋给砸了,姜家老太婆也是个厉害的人物呀。姜瑜故意做出一副很为难的样子,没吭声。

见状,冯三娘又要发火。

旁边的周老三连忙拉住了她:“别吓坏了孩子。那到底是孩子的奶奶,孩子的长辈,她要看小瑜,咱们也不能阻止,你说对不对?”

要不是看到他惊得筷子都掉了,姜瑜都要被他骗过去。这可真真是一副宽厚大度的继父模样啊。

可冯三娘不依,抹了一把泪说:“什么奶奶?有这么当奶奶的吗?当年就差逼死我们娘俩,现在一看小瑜大了,又想来沾好处,她做梦!”

“这话在家里说就算了。她身份上到底是小瑜的亲奶奶,年纪又大了,你这么出去说,别人怎么看你?我是知道你的好,可其他人不知道你当年受了多少委屈啊!”周老三这张嘴真是能说,没多久就把冯三娘给安抚下来了。

姜瑜冷眼旁观,有些明白冯三娘怎么会对周老三这么死心塌地了。

丈夫死了,婆家不容,娘家不留,她一个女人带着个九岁的孩子无依无靠的,这时候但凡有个人给她伸出橄榄枝,她都会像溺水的人抓住了救命稻草一样,紧抓住不放。

但她不知道的是,她以为的救命稻草,很可能是包着□□的□□。否则怎么解释,梁毅寄来的钱这么平和地转移到了周老三手里呢?

第35章

吃过午饭后, 冯三娘不放心, 又把姜瑜拉到一边耳提面命了一番:“小瑜,听妈的, 下回姜家那老太婆敢再来找你,你就把她给赶出去。不行, 我得去找杨校长,村小是咱们荷花村的地盘,怎么能让别村的一个老太婆时不时地就跑过来溜圈呢!”

这句话就不讲理了, 都不能去别人的村子, 那以后嫁出去的闺女还回不回娘家了?大家还走不走亲戚了?

姜瑜见她有疯魔的趋势, 赶紧拉住了她:“好了,我都听你的, 只要她一来, 我就让人来喊你,可以了吧?你别去为难杨校长了,他要是对我有了意见,不让我干了怎么办?”

听姜瑜这么说,冯三娘这才作罢, 不过脸上仍旧一脸的忿忿不平之色,嘟囔道:“这老虔婆怎么还有脸来找你……”

见她又要像祥林嫂那样没完没了地唠叨,姜瑜赶紧打断了她:“对了, 你当初怎么跟周叔认识的啊?”

“就那么认识的呗。”这个年代观念保守,冯三娘不好意思跟女儿提她跟周老三的事,一句话就带过了。

可姜瑜好奇地就是周老三究竟怎么跟冯三娘, 或者准备地说是跟姜家搭上了线,双方又究竟达成了什么协议,让姜家愿意把梁毅寄回来的钱交给周老三去取。她暂时没有别的渠道打听姜家的事,也只能从冯三娘这里入手了。

“那可不行,你得跟我讲清楚点。我现在都十五岁了,过两年就大姑娘了,得谈婚论嫁了,万一被那边弄来的小伙子勾走了,你不就亏大了啊!”姜瑜脸不红气不喘地指了指自己。

冯三娘先是觉得不好意思,继而抬头看了女儿一样,发现在不知不觉中,女儿真的长大了,最近好像长高了一些,皮肤也白了许多,呈健康的小麦色,已经有了少女的婀娜身姿。

在乡下,再过个一两年,女儿就可以相看亲事了。他们这地方,只要姑娘模样周正,手脚勤快,都得要上百块钱的彩礼,像姜瑜这样有正式工作的,还得往上加。

姜家那老太婆要不到工资还真有可能把念头打到姜瑜的彩礼上。万一他们真弄个花言巧语地男人来缠着女儿,把女儿给骗走了怎么办?

冯三娘心头危机感大增,握着姜瑜的手说:“小瑜,你年纪还小,不会看人,可千万别被外头那些花花肠子的男人给骗了。过几年,妈给你相个婆家好相处的,别走妈的老路。”

姜瑜更信不过冯三娘的眼光,不过现在不是拆台的时候。她顺着冯三娘的话说:“我知道了,放心吧,我以后一定会学你,找个像周叔这样宽厚大度有担当的人。”

听女儿夸丈夫,冯三娘很高兴,她做梦都想一家人和和气气地过日子,笑道:“是啊,你周叔是个好的。当时啊,我在姜家都快过不下去了,你……姜家那老太婆逢人就说是我克死了你爸爸,又说我是和尚婆,生不出儿子,让你爸绝了后。每天我上了工,回去还要伺候他们一大家子,煮十几口人的饭,种菜、洗衣服,做衣服,从早忙到晚,吃的都是他们剩下的。有一天我饿得晕过去了,你周叔路过,救了我,还把买来的馒头分了我一个。后来媒人给我说亲的时候,你周叔又恰巧是其中之一,我就挑了你周叔。妈知道,建设和建英兄妹不是很好相处,但你周叔人是真好,从不在饭桌上苛待咱们娘俩,大家天天都在同一张桌子上吃饭,他们吃什么咱们就吃什么,还供你上学,后爸做成这样不错了!”

那是你不知道,人家经常在外面下馆子。不过这种事,除非亲眼所见,否则说出来,依冯三娘对周老三的维护劲儿,她也不会信。

姜瑜状似不经意地说:“你不是说周叔没亲朋好友在大柳村吗,他怎么会去大柳村,还那么巧地碰上了你?”

“可能是去那边有事吧。”冯三娘不疑有他。

姜瑜挑眉,继续问:“你被周叔救了,没多久,媒人就上门给你介绍他,还真是巧啊!”

可能是姜瑜的指向性太明,冯三娘不高兴地看了她一眼:“你说这是什么意思?这关你周叔什么事,附近几个村子,就那么几个适合改嫁的对象,这有什么不对的?”

不对的地方多了去,从冯三娘的叙述中,姜瑜严重怀疑,她嫁到周家来都是周老三和姜家人设下的陷阱,否则周老三早不去大柳村,晚不去大柳村的,等冯三娘饿得快晕了,他就去了大柳村了,好巧不巧地被他碰上了,更巧的是他还带上了馒头。甚至没过多久,媒人给冯三娘说亲的人选里就有他。这么多巧合凑在一起,说出去都没人信。

周老三这么做还说得过去,毕竟嘛,他娶了冯三娘这个媳妇儿,每个月有五块钱的额外收入,家里还多个人挣工分,给他们父子三个洗衣做饭,操持家务,怎么看怎么划算。

可姜家图啥呢?就为了把媳妇儿和孙女给甩出去?为此还不惜搭上梁毅寄来的钱?这说不通啊,冯三娘母女俩虽然也要吃一口饭,可冯三娘也要上工,自己挣工分的,相信那时候九岁的姜瑜也会干些力所能及的活,再加梁毅那五块钱,根本不用姜家人贴补。

他们只是单纯的看不惯冯三娘母子,也没必要做这种赔本的买卖,除非还有更大的利益藏在背后。

姜瑜看了冯三娘一眼,这个糊涂的便宜妈肯定不清楚,问她也是白问。

带着满腹的疑问,姜瑜提前给梁毅写了封信,她相信,梁毅肯定知道是什么原因。

正好第二天是周末,不用上课,她找了个借口去县城把信寄了出去,然后去县教育局找胡利民。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