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都市言情 >走进修仙 > 第1000节

第1000节(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说道这里,小王爷对子虚易笑了笑,得到:“易兄倒是胸有成竹。”

“子虚易自幼苦读,又薄有文名,自诩搏个功名、出身还是不在话下的。”子虚易笑得温和,却无意中透露出一股霸气。

小王爷半是附和半是恭维:“要我说,易兄可是千年一见的风流人物,无论是贩夫走卒还是本王这个王公贵胄,都能平和处之,不轻慢庶民,也不谄媚名士,真乃境界不俗也。若是你这样的人物,还拿不到新科状元,那这科举也无公平可言了。”

子虚易摇了摇头,没有接话。

但是他眼神中,却也是有这个意思。

……

是年,科举,贡院,文成五星。

新科状元子虚易在贡院作文,文道鸣动,五星齐聚。

这便是文道数十年未有的大盛事了。

左相文成六星在前,状元文成五星在后。许多毓族,也就将这一幕当成是文坛即将交接的征兆。

左相宙弘光即将封神,以自身化华章,开未有之大道。而在这之后,所有毓族圣人也都选择了隐居。

赫学领袖也即将换人。

而在这个时候,文成五星的子虚易,就被视作是赫学的新希望了。天下赫者,无不振奋。

而引发这一切的王崎,却始终没有关注这一切——除了文气震动的时候他心有所感的向京城投去一瞥之外。

此时的他,正在思考一个问题。

“我说啊……诗文真的是客观的吗?或者说诗文的美感……”王崎如此询问叩开读书会的其他几个万法门修士。

赵传恩有些愣神:“我说,道友,这个论点,不是你提出来的吗?”

王崎点了点头:“我倒是打算仔细完善一下,然后发现,诗句的美感却未必是客观的——那个观点并非无可辩驳来着。”

赵传恩还想说什么,但宋史君却呵斥道:“好了传恩,好好学吧,这才是做学问的态度。哪怕是自己说出去的话,也不一定要全信。”教训完徒弟之后,宋史君又看向王崎:“又有什么想法了?”

“就算‘美’可以算是一个独立存在的‘客体’,但是,感知美的人却并非是天然就能感觉到‘美’。”王崎道:“仔细想来,其实‘美’的感受都是后天建成的,换言之,唔……其实‘美’这个概念,都是知性生灵自造的?就算文章本身是客体,但是美呢?”

请假条。

再次致歉各位。

我这个不知好歹的家伙,又一次把自己的生物钟玩崩了,这两天都没怎么睡。

今天应该是我一年之内第三次去医院开安定了……

原本今天是想写点什么的,但是头疼得厉害,大学笔记都看不清楚了【毕竟字迹本身就惨不忍睹】,所以请假一天。

对不起。

第五十章 青衿之宴

这确实是一个巨大的问题。

诗文本身是客观的,但是“美”这种东西却未必是客观的。

这就是“所指”与“能指”的区别。

文字,或者说具有某种特定读音的特定符号,这个符号的“结构”,必然是客观的。

但是这个“结构”指向的“意义”,却未必是客观存在的。

就以“美”这个字作为例子好了。“美”,读音为”mei”,笔画为九,会意。金文字形,从羊,从大。这是一个客观存在的符号。但是其意义却是多变的,在不同的语境下会被赋予不同的意义,甚至产生新的意义。而且,这个相对的概念,在大多数情况下,却是以来主观的判断。

也就是说,“美”这个文字是客观的,但是其内容却无疑是主观的东西。

那么,这个“文字”,到底是客观存在的,还是依赖主观意志才能存在的?

诗文也是一样。

有一些“美”的感觉,是需要经过专门的培养才能感受到。白乐天崇尚“文章合为时而着,歌诗合为事而作”,且但求“老妪能解”。据传,乐天居士喜欢在路边随便抓个老太太念诗给她听。如果老太太能够听懂,他才觉得这是好诗。因为乐天居士的作品,便是崇尚一种“无需训练就能理解的美感”。

但是有着“诗鬼”之称的李贺就不同了。同一个老太太,多半能听懂白居易的《卖炭翁》,却多半是听不懂李贺的《雁门太守行》或是《李凭箜篌引》。

对于老太太来说,李贺的《雁门太守行》、《李凭箜篌引》多半是没有什么美感的【音律上的美感可能会有一些】。

可又能因为这一个老太太的判断,而定义说李诗不若白诗美么?

不可能的。

这也是为什么审美会出现巨大分歧的原因。每一个人的客观条件不同,思想不同,对“美”的感受与解读就不同。

“阳春白雪”和“下里巴人”,就因此而来。

哪怕是同一个集体,也会出现这样或者那样的分歧。

从这样来看,“美”就是一个非常不客观的概念了。根本不存在一个客观的结构,可以让所有第一眼看到它的人都冒出“美”的感受。

但是,每一个具备知性的个体,却又都可以根据自己的想法,判断“美”与“丑”?

古怪,很古怪。

“也就是说,能够以‘美’评判一首诗文成就高低的,就必须是具备主观意志的东西”王崎道:“换句话说,我怀疑文道具备常规意义上的‘意识’,或者背后存在一个或者多个有意识的个体或群体。”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