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都市言情 >走进修仙 > 第758节

第758节(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霍桐青脸色微变,问道:“你测试得怎么样了?”

“唔,基本符合,也不知道他是真的预测的,还是先测量,然后随便附会一个规律上去。”崇白羽摇摇头,叹了口气:“喏,辛形态的泛晶体,电阻率为三千八百五十八欧每公分——很难想象这是纯由金属元素构成的。”

通常,金属的电阻率是这个的几千万分之一。若是铁之流的良导体,甚至能够达到几十亿、上百亿分之一。

“然后,庚形态和丙形态也符合王崎的说法……”

听着崇白羽絮絮叨叨的说明,霍桐青若有所思:“哦,这样……从这个角度来诠释……晶体?他要做的是晶体吧?我几乎以为他是一个半导体领域的大师了。”

“怎么了?”崇白羽这才发现霍桐青的脸色似乎不大对。

“哦,我听你讲,大概猜出来他要做什么了……晶体内部电子输运现象还是什么……不,也有可能是散射……信息太少,还是猜不出来。”霍桐青摇摇头:“总而言之,这说不定会是一个很厉害的成就。”

“很厉害?”郝钟强有些惊讶:“多厉害啊,老师?”

“唔,你应该知道‘能带’这个概念吧。”霍桐青问道。

“原子在晶格中,原子外层电子容易因飘渺隧穿而在整个晶体内运动,这些电子就是所谓的共有化电子。然后这些个电子又因为不容之理【泡利不相容定理】和能—灵最小原理,形成能带……”

崇白羽插口:“简单来说,原子外面还有和其他原子共用的电子轨道,而在晶体当中电子可以被激发到这些和其他原子共用的轨道上去。这就是能带。”

霍桐青点了点头:“嗯,看起来你们两个学得都很不错。能带就是这么个意思。它也是一般金属物质能够导电的秘密。但是在泛晶体当中,能带似乎并不是广泛存在的。降龙铁或者化幽紫晶银这种特殊的炼材,也确实能够隔绝电力,成为修士渡劫法器当中为数不多的金属主炼材……”

“所以说,能带为什么会在部分泛晶体当中消失,也是一个巨大的谜题。如果研究透了这个……”

说到这,霍桐青突然僵住了。他看了一眼崇白羽桌子上写下的数字,闭着眼睛心算一番。

然后,他铁青着脸,用略显滞涩的嗓音说道:“白羽……以后这方面的东西,就莫要说与我听了。你现在也在其他人的实证部做事,瓜田李下的,也需得避嫌。”

崇白羽一瞬间觉得自己被抛弃了,被赶出这个实证部的核心位置了。他眼泪当场就下来了:“为什么啊,老师,您这是要将我赶出去……我没在那边乱说什么啊!”

“不,你在这边乱说了。”霍桐青的手有些抖,但旋即又安静下来。他平静的说道:“你刚才说的话,已经泄了一个点子给我了——而且是神来之笔。我都怕……我都怕我自己会忍不住,做那种无德之事。”

崇白羽懵了:“老师,这……这不是……不是故意的,而且王崎也不知道……”

霍桐青没有再说什么,而是仰起头,强行不看崇白羽的实证台。

“白羽。”

“老师……”

“王道友学习物性之道的速度,远比我想象得要快。这段日子,就得麻烦你了。”霍桐青感叹:“或许,我物性之道的下一个新生,就在这里吧。”

……

计算已经持续了两天。

王崎的精神持续紧绷,但是心思却越转越快。

如果在导体内加入杂质,电子在传导时会被这些杂质散射,多重散射波则发生互相干扰,结果能导致电子的运动停止,金属的导电性消失,呈现出绝缘体的性质。

这个现象很好理解,电流在遇到不导电杂质时,就会发生散射。而波的波峰与波谷叠加,就会相互抵消,似乎消失了一样。按照概率学,在多重散射发生的时候,这种现象几乎是必然的。

这在地球被称作“安德森局域化”。它可以算是美苏冷战的副产物之一。当初,美苏两国太空争霸,争相研发高能电池。而美国的实验室在研究过程当中,开发了在硅当中掺杂磷和硼的技术。这种混合物在不均匀的情况之下接通电流,就会在局域发生个奇特的现象——在掺杂浓度较低的区域,电子的自旋扩散效应消失了。

这个实验室的研究员菲利普·w·安德森因此发现了这个现象。

随着苏联的崩溃,冷战早已结束。而在王崎穿越来的年代,就连美国也不复当年巅峰。但是,这一条定律却注定会随着人类文明永远流传。

甚至随着王崎,而跨过宇宙。

只不过,在这个有灵气的宇宙,它需要改变一下表述的形式了。

第一百四十四章 新的理论

安德森局域化并不是基础研究当中发现的定理。它可以说是冷战的副产物,也可以说是航天科技研究当中的意外结果。

但是,这个研究的意义已经远远大于单纯的技术开发工作。安德森局域化最初是完美阐释了非晶半导体当中电子行为,被视作是固体物理学领域的又一个里程碑。而到了八十年代,这个概念又在晶体学领域当中得到了新的应用,在准周期结构以及分形结构中波的传播都有表现。在低温下考虑波的相干性,电输运现象会出现一些新结果,在介观物理领域中观测到一系列反映量子相干性的效应。

从半导体,到准晶体,由周期结构到非周期结构,可以容纳许多物理学研究的新领域。

到了这一步,就是凝聚态物理的正式诞生了。

也正是因为菲利普·w·安德森在这之后又在这个领域做了大量工作,所以在1977年,他和范弗莱克(美国)、莫特(英国)因为对磁性和无序体系电子结构的基础性研究而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学奖。

顺带一提,这个获奖名目也是诺贝尔物理学奖当中少有的“基础性研究”——诺贝尔物理学奖一般是颁发给某个具体的项目,比如说早期的“发现了某种元素的制取法”,或者中期的“发现了某种微观粒子的存在”,就算是发明或者改造某种新的研究仪器并因此获得了某些科学成就【比如对云室的改进,又或者发明相衬显微镜】、发明某个新的实验方法,都比这种基础性研究更容易获奖——从这个角度来说,弥天昭甚至是有希望拿两次祥瑞之典的。

这种“因为在某个领域基础性研究”的贡献,听起来完全就是对获奖人一生成就的集合,是“终身成就奖”的“安慰性质”——但是,在基础性领域的零散贡献加起来,能够让诺贝尔奖都无法无视,这又得是多么巨大的贡献呢?

爱因斯坦获得诺贝尔奖也不是因为相对论。而第一个有此殊荣的,还是马克思·普朗克——1918年,对量子理论的巨大贡献。

唔,至于为什么王崎和弥天昭的研究在这个世界被归入物性之道的领域、而上面列举的全是另一个宇宙的诺贝尔物理学奖——这又是另一个悲伤的故事了。诺贝尔化学奖前期都净是一些核素,而后期又都是有机化学,几乎没什么基础性研究。

当然,这只是那个无灵气宇宙凝聚态物理发展的轨迹。实际上,在这个有灵气的宇宙,这个学科的发展会大不相同。

晶体与非晶体之间存在其他的拓扑结构,对于仙盟的研究者来说已经是常识了。而人族八万年之前就开始使用的种种天材地宝的种种玄奇性质,也在向人们说明,经典的晶体结构与非晶体并不能解释一切物性。因此。“既不是晶体也不是非晶体”的物质一出现就被广泛接受了,并没有像地球化学界那样,因为准晶体的发现而引发巨大争议【在地球上,准晶体的发现者尼埃尔·谢赫特曼甚至因为这个离经叛道的发现而被赶出实验室】。

但是,在另一方面,这个研究也存在巨大问题。

比如说,绝大多数泛晶体,都和第零号元素一样,只能在高灵环境之下存在。只不过,泛晶体因为自身结构复杂,所以往往能够锁住一些灵气,使得自身稳定存在。

而灵气——根据王崎自己未验证的猜想,灵气会扩大电弱相互作用的范围——“龙御”这种将电强作用扩张的法术似乎就可以说明,这种现象在高灵环境下是有可能自然存在的。

因此,泛晶体在仙盟修士眼中,就显得诡异又无从下手了——他们没办法将内里的灵力剥离出来再去做对照实证,甚至没办法用一般的化学思维去分析。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