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 >人人都爱马文才 > 第563节

第563节(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只是那个东西不到关键之时不可动用,因为一旦拿出,就真的和陈庆之彻底撕破脸了。

马文才考虑了一会儿,决定还是先观望一阵。

就在他思虑万分之时,又有随从前来通报,说边门有人悄悄求见。

“求见我?是花将军的人吗?”

马文才下意识想到这个。

“不是,那人让小的将这个交给主人,并说主人一望便知。”

随人拿出一枚蜡丸,呈上前来。

怕被人下毒,马文才从不接不知来历的东西,只让那随人站在廊下,自己抬眼看了一眼那人手中的蜡丸。

那蜡丸鹅蛋大小,浑圆一体,乍入眼便觉得十分熟悉。

回想间,马文才突然身子一震吗,想起一个人来,这让他蓦地站起了身,急忙迈出屋子。

“还等什么,速速将人带进来!”

第491章 计将安出

尔朱荣大军来势汹汹, 留给洛阳的时间已经不多。

曾经差点给尔朱荣屠城的幸存宗室和城中官员, 虽更欣赏元子攸的心性风格, 却实在害怕尔朱荣因为他们献城再开一次杀戮。

为此,原本拖着元冠受的大典匆匆完成,得到马文才秘方与道士的帮助, 元冠受也手铸金人成功, 成功的坐稳了帝位。

内部的矛盾暂时被外来压力平复,大权在握的元冠受便再三催促陈庆之领军出征,先渡黄河。

然而陈庆之却在朝会上一口否决了立刻出征的调令。

“陛下, 并非我现在不肯出征,而是现在洛阳的危机不在于尔朱荣,而在于西边的雍州。”

陈庆之面露忧色, 说出自己的疑虑。

“几个月前, 我们攻克荥阳时,萧宝夤的大军亦趁机而起, 不但占据了长安,更剑指洛阳。”

“如今已经几个月过去了, 那萧宝夤自号‘齐帝’,在雍州囤兵多时、招兵买马, 却一直没有动作, 事出反常必有妖。”

他担忧道,“我恐这支叛军是想伺机而起, 趁我们和尔朱荣大军战事焦灼、后方空虚时直取洛阳。”

陈庆之在战略上的能力有目共睹, 此言一出, 朝中众人议论纷纷,皆觉得他说的有礼。

魏国的吏部尚书李神俊和萧宝夤是多年的知交,当即为他解释:“之前萧宝夤西北战事不利,朝中又派了与萧宝夤有宿怨的郦道元为关中大使,那萧宝夤担心朝廷秋后算账,所以才不得不反。如今按兵不动,未必是想趁乱夺取洛阳,也有可能是等待朝廷原谅他的罪责……”

之前萧宝夤杀郦道元占据长安时,也是李神俊多方为萧宝夤奔走,他在洛阳的妻子和儿子才没有因罪被赐死。

萧宝夤毕竟为魏国征战多年,一直还算忠顺,不到是不得已,谁也不愿意真得逼急了这位封疆大吏。

“李尚书莫非还等着萧宝夤入洛阳为帝不成?不然为何要这么为他说话?”

陈庆之听闻这种说法,哈哈大笑。

“若是想要等朝廷招安,一不投乞罪书,二没有关说的使者,反倒继续招兵买马,这是想要归顺朝廷的样子吗?”

“大将军有何高见?”

元冠受见魏臣和梁将又要吵起来,连忙和稀泥。

“我的建议是,在我离开洛阳之前,先除去长安的后顾之忧。”

陈庆之向元冠受微微躬身,一开口却是毫不留情。“我认为,应当将萧宝夤在洛阳的家人尽数杀了,将头颅送去长安,逼迫萧宝夤立刻起兵……”

他谈起打仗丝毫不惧。

“只要他大军先动,我便先率王师将其击溃,令其暂时不能威胁到洛阳后方。待击败萧宝夤后,陛下再择一良将收拢雍州士卒,领军从长安出击,与我一起与黄河北岸夹攻南下的尔朱荣大军,如此一来,则再无后顾之忧。”

陈庆之寥寥几句,说的是堂上人人瞠目结舌。

萧宝夤作为齐王镇守南境二十年,曾击退了梁国大小几十次的进攻,更是借浮山堰一计彻底击溃了梁国水军士气的人物。

即便是在魏国,萧宝夤领军作战的能力也排在前十,更难得的是他还精通内政,寿春周边十几城被他经营这么多年一直自给自足,几乎没给朝廷增加过多少负担,拿下长安后更是一路壮大……

可在陈庆之口中,那萧宝夤仿佛是一击则溃、土鸡瓦狗的三流货色一般。

朝堂上当即便有了解萧宝夤的人面露嘲讽之色,还有些人更是把陈庆之当成了打了几场胜仗就飘飘然、不知天高地厚的家伙,纷纷出言反对。

萧宝夤的妻子南阳公主和世子萧烈如今还被软禁在洛阳的齐王府,大部分朝臣还对萧宝夤存有念想,认为他即使为了自己的妻子儿女也不会真的攻打洛阳,最多在长安割据为王而已。

陈庆之据理力争,一一反驳,极力解释大军出征、后方却随时有兵马会东进的危险,然而朝中大臣们顾忌颇多,元冠受也担心陈庆之是借机西逃折转南下,最后朝中议论了半天,决定还是先派出使者去长安探听下萧宝夤的意思,看看有否招安的可能。

毕竟现在魏国能打仗的人不多了,除了被元天穆和尔朱荣带走的十几万人,剩下的还要防卫城池,若能得到萧宝夤那五六万曾经东征西讨的大军,无异于多了一支抵抗尔朱荣的力量。

陈庆之见多次劝说依然无果,也只能无奈作罢。

只是这争执实在闹的太大,殿上殿下又有不少人,即便朝中否决了陈庆之杀人挑衅的建议,这消息还是飞快地传了出去。

朝中争论纷纷时,马文才从头到尾都在冷眼旁观,既不附和,也不反对。

等散了朝,马文才去了黑山军在城外的大营,掀开某处营帐,对着帐中的某人心悦诚服道:

“崔使君料事如神,京中又重新提起长安之危了!”

但见帐中立着一位年约四旬的文士,明明并不老迈,头发却有一半已经花白,只一双眼睛明亮有神,一望便是胸中有大丘壑之辈。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