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 >人人都爱马文才 > 第516节

第516节(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待出了宫,北海王也有些惴惴不安,拉着亲信的袍袖迟疑道:“房卿,我是不是做错了?”

“王爷岂止是做错了,简直是大错特错!”

范亮既是王府长史,也是北海王的表弟,一路上跟随他出生入死,算得上最亲信的幕僚,可这时也是又气又急。

“王爷南下为什么要带世子?因为世子是您唯一的嫡子!”

北海王年轻时意气风发有大志,长相又英伟过人,所以北海王妃出身也不低,来自于鲜卑大族丘穆陵氏族,当时儿子随北海王去邺城抗击逆军,穆氏实在放心不下儿子,便从良家借了五百精兵给儿子做护卫。

北海王南逃时,王府里的人马在和任城王府、路途的盗匪作战后死伤惨重,现在护卫里还能作战的好手王妃族人占了大半。

这也是为什么马文才冲撞礼宾院,北海王都逃了,北海王世子却有底气带着人阻拦的原因。

“您能离开邺城,全亏王妃的兄长打点坐镇,您带着的精锐侍从皆是王妃娘家的兵卒,这一路世子劳心劳力主持内外,几次危险时都舍身断后,您要回国,把世子留在建康了,您可想过其他人会心寒?!”

就连范亮自己都替世子委屈,何况其他人?

“善事父母为孝,我是父,他为子,他难道不该听从我的吗?”

北海王皱眉,“不过是在建康留上一段时日,我又没有心存过河拆桥之心,等我回了洛阳,再派人和白袍军一起回来接他便是!”

“王爷,你若入了洛阳,那世子便不是世子啦!”

范亮恨铁不成钢。

“此事已经没有了回旋余地,再多说也无益。”

北海王对儿子有些愧疚,可想的更多的还是自己。“当时那情况,我若不答应,梁国随时都有可能不再借兵,你又不是没有看到,那几个梁国大臣都快指着梁帝鼻子骂他冤大头了!”

他叹了又叹,“好在世子素来听话,我将这苦处说给他听,他会理解我的。”

范亮其实也知道北海王没有选择余地,只是事情发生之后,不免让人扼腕。

他们这些做臣属的嘴上不说,可心里都觉得世子比王爷行事靠谱,这一路上很多时候北海王装聋作哑,都是世子硬着头皮硬扛,哪怕能力确有不足,至少担得起责任来。

如今世子要被留在建康,就靠着这一出事就临阵脱逃的北海王,还能不能回到洛阳,他心里都没有底气。

等到回了礼宾院,北海王竟闭口不提已经立约让世子留在梁国在人质的事情,和儿子只报喜不报忧,还让他忙着整理行装、上下打点,筹备他回国之事。

可怜北海王世子不知道自己会被留下来,听闻一些都正常,还欢欢喜喜的忙进忙出,明明知道马文才看他不顺眼,还经常跑去牛首山大营,为白袍军送食送酒,上下打点,就是希望回程能够一切顺利。

马文才原本不知道这位世子什么都不知道,还以为他事父极孝,和花夭在私下里还感慨过几回,说他这样子还为父亲忙碌,算的上天下第一大孝子了。

结果,花夭听完哈哈大笑,百分百肯定北海王什么都没跟这倒霉儿子说,定是和心腹们打算着最后几天木已成舟时再将儿子留下,先用着儿子把回国前的准备做好而已。

待到北海王世子再来牛首山大营时,马文才旁敲侧击了一下,果然发现北海王什么都没对他透露过。

“世子出手如此阔绰,竟一点都不为自己打算吗?”

看着北海王世子为牛首山大营送来的两车冬衣,就连马文才都有些同情起他来。

“北海王离开建康后,世子留在京中,总要为自己留些财帛吧?”

半是看热闹不嫌事大,半是确实想知道这位北海王世子能走到哪一步,马文才还是对他透了底。

“留在京中?”

世子果然怔愣住。

“马参军这是何意?”

这下子,连一旁的陈庆之都看出不对来了。

“北海王担心路途危险,要世子留在京中,陛下已经应允了,世子难道不知吗?”

“两位说笑了。”

北海王世子干笑着,“父王今日还嘱咐我收拾好东西……”

他话说到一半说不下去了,因为就连陈庆之脸上都出现了大为同情之色,到底是不是说笑,一望便知。

到了这时,北海王世子也没有心思再送什么瓜果了,一张脸煞白无比,几乎是仓皇失措地离开。

“北海王此人,实在是无情无义。”

陈庆之抚须长叹,“我们要护送这样的人去洛阳,怕是去的容易回来难。”

他对待自己的儿子尚且如此,又何况他们这些外国人?

“我现在倒希望送的是北海王了。”

马文才目送着北海王世子的背影,确认自己刚刚看到的那一抹恨意不是眼花,心中若有所思。

“……就怕陛下竹篮打水一场空啊。”

第441章 千金一诺

北海王出事的时候, 正是这年的除夕。

他们从魏国抵达梁国时, 正是十一月底, 而后要做粮草和出征前的准备, 再加上还不知归期如何怕将士们思乡情切, 皇帝便定在正月初四出发,至少在京中过完除夕。

白袍军里如今有一半其实是魏国人,大半是当年徐州时被马文才救下、而后发往南方垦田的职业军人,还有部分则是在困龙谷和他一起共患难过的魏兵, 比起梁国, 他们对马文才的忠诚度更高。

马文才挑选白袍骑士卒时,体格是其次,更重视的是心性, 这么多年来白袍军一直都在进行着赛马的赛事,最优秀的那一批年轻人几乎等同于现代的体育明星,和往常早就不可同日而语。

而魏国那批降兵则在严酷的训练中一日日地坚持下来, 获得了财富,获得了认同, 也获得了尊重。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