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 >人人都爱马文才 > 第494节

第494节(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我进来的时候,也不是大半夜啊。”

孙进之嘀咕了一声,大概也是觉得自己理亏,没有再多说。

大晚上祝家这宅子灯火通明,也惊动了隔壁左右两处宅院,没一会儿哗啦啦涌入不少人,当头那个正是昨晚歇在隔壁的梁山伯。

梁山伯和祝英台这几年基本是同进同出,住的却不算近,他是单身汉,自己做饭洗衣很麻烦,后来知道马文才买下了祝英台左右隔壁的宅子,干脆就住在祝英台隔壁,得到的俸禄交了一部分饭钱和房租,有些杂务就麻烦祝家的下人帮忙料理了。

他睡得晚,听到隔壁出了事,立刻就开门带着马文才安排下的人手赶了过来,一件祝英台门外院子里站着个麻衣披发的道人,再见他居然没穿外衣,还是从祝英台房间里出来的,表情便难看起来。

“即使是陶天师的弟子,也没有深夜私闯主人卧房的道理。”

梁山伯紧蹙着眉头,语气已经有了几分不客气:“就不知道长深夜驾临祝兄的宅邸,有何赐教?若没有什么事情,还请道长明日白天再来。”

“啊?我没有想赐教的,我倒是希望他能赐教我。”

孙进之指了下祝英台,回答的坦坦荡荡,“我为了向他请教丹术下的山,可是怎么都碰不到他,所以干脆就来这里等他了。”

“我不走,我问她几句话就走。”

他说话倒是带着几分少年才有的率真之气,可惜那一脸大胡子加乱发的造型太糟心,说完这样的话越发让人觉得是个痴汉。

祝英台皱着一张脸,开始回想自己“炼丹”时哪里让什么道士知道了底细,可想来想去也想不出自己哪里露出了马脚。

还是梁山伯警醒,见他们提到“炼丹”的事情,怕炼铜的事情泄露出去,干脆斥退了剩下的人,单独留下那道士一起说话。

只是他根本不放心祝英台和这人单独共处,刚推开祝英台的屋子,又被屋子里可怕的蒜味吓到,屋中一件道袍被烧的千疮百孔,明显就是孙进之的衣服。

他板着脸又把门关上。

“我那屋子去不了了,去隔壁屋子吧,这几日这屋子谁进去都会呕吐。”

屋子里的白磷燃烧完了,她也黑了脸。

孙进之似乎对自己差点被白磷弹烧伤一点心悸都没有,大大方方地跟着祝英台和梁山伯去了隔壁的客房,边走还边问:

“我也试过用鬼粉做暗器,只是很不容易烧起来,你是怎么让它烧起来的?”

“我加了助燃物。”

祝英台见他一点都没有“登堂入室”的罪恶感,怒气也上来了,冷笑道:“你是衣服脱得快,否则它们碰到物体后不断地燃烧,直到熄灭。要是让它接触到你的身体,你肉皮会被穿透,然后再深入到骨,根本就没站在这里和我说话的机会。”

孙进之不好意思地干笑了下,没顾及祝英台的威胁,反倒又丢出一大串问题:

“我看那琉璃壳浑然一体,那鬼粉是怎么放进去的?用了什么东西黏合吗?还是烧制过程中放入的鬼粉?烧纸的琉璃碰到鬼粉不会燃烧吗?你不怕中毒吗?”

这是什么人呐!把她当百科全书啊?!

祝英台气结,彻底不说话了。

梁山伯知道祝英台累了一天又没睡觉,气性大,安抚地拍了拍她的背,牵着她的袍角进了屋,与孙进之面对面坐下。

接下来的时间,祝英台面对孙进之不愿说话,梁山伯便做了个中人,开始打听孙进之的来意和目的。

这个叫孙进之的弟子看起来是个落拓大叔的样子,其实才二十四岁,是茅山宗道魁陶弘景的关门弟子,是茅山“丹术宗”一脉,研究的正是炼丹术。

他在炼丹一道上极有天赋,又出身道门世家,从小就被陶弘景收入门下,在茅山华阳峰长大,因此颇有些不识人间烟火。

在山上有道童打理他的琐事,这是他第一次下山,对世事有很多不太明白的,才把自己过得乱七八糟。

梁山伯是御史出身,在问答上的技巧即使是马文才也比不上,他没有花多少功夫,就从孙进之身上得到了自己想知道的东西。

祝英台这几年来为马文才炼铜、练金、置换各种金属,尝试着制造火器,其实需要大量的化学原料,有些她可以自己设法提纯或合成,但这几年需要使用的量太大,凭她一人之力根本无法完成,只好购买一些现在有的原料,再自己加工。

例如硝石、胆矾、丹砂这类的原料,其实也是买得到的,有些作为药材,有些作为丹方,价格比较昂贵。

后来马文才借着徐之敬找到了几家合适的提供商,这才渐渐满足了祝英台的需求。

只是谁也不知道,正如徐之敬所在的徐氏掌握着当世“秘药”的渠道一般,当世的“丹药”渠道一直是由茅山上清宗掌握的。

陶弘景隐居深山这么多年,门下三千弟子,却依然能维持着优渥的生活条件,不是因为他受到皇帝的尊重,也不是因为他出自丹阳世族,而是因为茅山的弟子会炼丹和炼金。

其实早几年前,祝英台用硝石制冰夏季乘凉时,建康的道门就发现了京中有人擅丹术,只是祝英台非常低调,又是士族官员出身,没能继续打探下去。

再后来,祝英台发现很多原料能买到,也不耐烦自己一点点合成,反正她和马文才有钱,又有渠道,便直接用买的来做各种实验,茅山宗那边压力一下变得大起来,各种雄黄、硫磺、丹砂、硝石的采集渐渐跟不上来,甚至还为此增派了人手。

祝英台开始炼铜时,曾青和鸡屎矾之类的原料也开始剧烈的消耗,这些原料其他人不知道,在炼丹术上登峰造极的陶弘景却立刻就察觉出有人在制作“熟铜”。

祝英台不知道,“湿法炼铜”正是陶弘景最先察觉到的“丹术”,只是由于受到时代条件的限制,他并不能作出正确的解释,试验也很难继续下去,但从祝英台购买的原料上,陶弘景终于倒推出了合成“熟铜”的方法,也对这个方法做出了细致的研究和记录。

他是道门宗室,自然不屑剽窃“同行”的成果,所以座下炼丹、炼金两宗的弟子都知道当世又出了一个惊世骇俗的炼丹奇才,而且很可能还不是道门中人,于是一个个悠然神往,生出了结交的主意。

只是当年陶弘景曾与萧衍约定过轻易不会出山,道门这几十年又被佛门压得都喘不过气来,连道门弟子在外都要宣称“佛道同宗”,他们有心想要避开佛门和皇帝的眼线来建康寻找祝英台,又怕给祝英台添了麻烦引起她的方案。

茅山上众道士左思右想着如何“勾搭”上神秘的“炼丹奇才”,陶弘景的关门弟子孙进之却已经按捺不住心中的狂热,寻到山中负责“生意”的弟子,设法找上门来。

听完孙进之的话,梁山伯眉头皱得更紧了,连孙进之一个弟子都能找到祝英台身上,其他人若真要查,恐怕也不是一点蛛丝马迹都没有。

他正在考虑着该如何和马文才保护好祝英台的安全,忽觉肩上一沉。

扭头一看,祝英台约莫是累极,在孙进之的絮絮叨叨中没撑住,头一歪,靠着梁山伯的身子,已经沉沉睡了过去。

第418章 道门之争

对于祝英台来说, 这些事情非常的无趣,哪怕得到了所谓“茅山道门”的认可和尊敬, 对她来说,也并没有能让她更加精神一点。

至多在过程多, 她对于那个叫“陶弘景”的道士能够反推出湿法炼铜有些惊讶罢了。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