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小说 >孤臣孽子 > 分节阅读 95

分节阅读 95(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官,多次下诏求贤;汉惠帝吕后都曾有诏举“孝悌力田”之举;文帝前元二年前178下诏“举贤良方正能直言极谏者”;十五年又诏“诸侯王、公卿、郡守举贤良能直言极谏者”汉书文帝纪;汉武帝时正式确立了孝廉的推举考察制度,西汉朝廷诏举贤良方正,州郡举孝廉、秀才,东汉又增加敦朴、有道、贤能、直言、独行、高节、质直、清白等科目,广泛搜罗人才。

随着唯德是用的制度越来越强势,作伪的假孝廉也越来越多,“举秀才,不知书,举孝廉,父别居”所以才有东汉末年的曹极力主张返回唯才是举的用人原则。

可是事实证明,曹的唯才是举虽然能延续衰弱的汉朝,可是难以长久,曹死后,魏取代了汉朝,又旋即被司马家篡夺了皇权,所以唯才是举又一次沉寂了。

中国的唐太宗选贤任能的标准是德才兼备,既是做事的要有才,主事的要有德;李世民就是这样以自己议事虚心纳谏,临战奋勇当先的德来驾驭自己手下一群超世之才,,李靖,徐茂公,段志玄,刘弘基。

特别是地方官的选拔,唐太宗尤其重视德才兼备,认为这些人是亲民之官,掌握着百姓的安乐。而首要标准是道德,他认为:用得正人,为善者皆劝;误用恶人,不善者兢进。在他看来,如果是误用了缺德无行的“恶人”,越是强干,为害也就越大,如许敬宗是一个才优而德行有亏的官员,终生都没有受到唐太宗的重用。唐太宗还开创了科举制度选拔人才。

后来的则天武后也是要求德才兼备,继续完善了科举制度。

但后来宋朝明朝的科举制度,束缚了人们的思维,成为了制造奴才的机器。

王余佑仇恨科举制度,但是他也没有切实可行的人才选拔办法,所以现行的是朱慈悲的办法,免费培养十岁以上的孩子,教给他们一个与书本上面貌一新的历史,从做人开始,正意诚心格物致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这个消息一传出,轰动河北,甚至连山东山西穷人家的孩子,都到沧州来求学,幸亏这几年黄河安澜,河北粮食丰收,二冬的队伍从一万多人扩充到两万七千人,其中一半是十岁到十六岁的孩子。

二冬不敢停留,因为这时鳌拜手下的满清镶黄旗主力已然集结在通州,施不全由原任通州三河县同知越级提拔为通州通判,为鳌拜的侄子费思细押粮运草,鳌拜的侄子虽然不是有名的名将,但是他手下有当时清朝最壮大的一旗,镶黄旗的六万铁骑。

仅仅在后面为这六万骑兵压粮运草的后勤军夫,就达到十万人之多。施不全这时充分显露出了他的能力过目不忘,六万骑兵,仅马匹一天就要吃一座山一样大的粮草垛,还有车船,炮,火药粮米蔬菜肉食。

施不全不仅这些东西掌握得了如指掌,就是这十万军夫,也能叫出大部分小头目的名字,其异能使下到军夫,上至费思细的手下将官的一致肃然起敬。

大家都对他这个丑的不能再丑的小瘸子另眼相看,使施不全的虚荣心得到了极大地满足,从小他因为丑没少挨别人的白眼,他是个坚忍的人,这么多年的苦功没有白费,到了没人的地方,施不全双目眼泪长流,他仰天向青天无声的呼喊:苍天,我施不全也有今天。

屡败屡战一三二章骄兵必败

二冬率军到了盐山城下,盐山是有几千年历史的老城,城池大,城墙高,但一点也不能阻挡二冬的脚步,二百特遣队早已混进城中,刚刚送出的情报说:其中两个胆大包天的家伙竟然已经把县令给杀了。二冬记住了这两个人的名字,一个叫庞小瘪,一个叫聂四柱。

围住盐山县城,收获不小,因为盐山作为千年古县,历史上很多盐商都在此有商号,这些家伙以为二冬不过是一群草寇,刚刚在新海养完伤,又一路攻破了河间、景城、泊镇、南皮;必定损失惨重,加上朝廷重兵已经南下,邸报上说镶黄旗大军已经过了青县,一两日就可到盐山,所以富商们都没有跑,有的清兵还很嚣张地对着二冬的队伍喊,有本事你们飞上来呀

县令被杀,城内火起,刚才还嚣张喊叫的清兵慌了手脚,一些人乱哄哄朝城下跑,少数人还傻愣愣站在城墙之上。

看到城内杀声四起,城墙上还有清兵抵抗,二冬早有准备命令手下开炮,炮声响起,城墙上的人有少了多半,这时二冬带领一队冲锋队,抬着四丈多长一根长杆子,二冬在最前头,大家开弓射箭,掩护二冬,二冬在十多个人的顶托下,拄着杆子登上城墙。

其间也有人偶尔射来一箭,掷来一枪,根本不能伤二冬的毫毛,二冬到了城上,大刀舞起,杀散了清兵,后面的人也像二冬一样拄着长杆登上城墙,这下清兵完全失去了守城的信心,因为亲眼见到二冬刀枪不入,被刀砍被枪扎若无其事,不闪不避,见人就杀。

清兵的典吏,同知也不知道溜到哪里了,这时后面上来的牛二白活高喊:“投降免死。”于是当啷当啷丢刀弃枪的声音响成一片,二冬赶紧朝里杀,接应特遣队的兄弟。

小瘪和四柱在看到周围的官兵纷纷逃跑,就知道明军入城了,也呼喊起来:大明天军,投降免死。收拢了十几个降兵之后,很快他们看到了二冬急匆匆赶过来,两个人得意洋洋地走到二冬面前,向二冬唱了一个喏:“头领,小人庞小瘪聂四柱这厢有礼了。”

二冬过来给了他们两个每人肩膀一拳,笑骂到:“你们两个不要命了,杀官要选择城上杀起来的时候再杀,杀这么早,要是我们进不来你们不就死定了”

庞小瘪满不在乎地说:“我们怕他到了城墙上见到头领就投降了,就没有我们的功劳了。”

二冬又给了他们一人一脚:“真是蠢货,投降了不是更好吗”

两个人你看我,我看你,都不好意思地嘿嘿地笑起来。

原来这二人是南皮新降的降兵,简拔到突击队里。二冬最近给他们两个教了几手功夫,他们本来就目空一切,这下更觉得会了点功夫就天下无敌了,进了城后,别人防火的放火,潜伏的潜伏,他们两个就专找高门大院,很可气的是这盐山城里高门大院很多,不好找县衙的位置。

还是庞小瘪心眼多,想到现在的县衙一定是最繁忙的,就顺着急匆匆的传令兵,找到了县衙,正好县令出来,只有四五人护卫,两个人一对眼色,就隐在墙角,等县令走进,两人从街边暴起,杀死两个衙差,将县令一刀砍下头来。然后钻小巷逃跑。西门附近埋伏的接应突击队员看到他们两个跑,后面几十个衙差追,也过来帮忙,衙役本来就胆小,看涌出伏兵,不知道有多少人,心慌意乱,特遣队都是好手,清兵被放倒几个之后,四散奔逃。

杀散衙役之后,庞小瘪就启动紧急联络方式,向城外放出信箭,汇报把县官脑袋砍下来的好消息。

结果放箭之后,更引来一大群官兵,几个人边杀边在小巷之中捉迷藏,要不是几个人都功夫高强,二冬接到信箭之后紧急发起总攻,还真不好说会不会被清兵抓到。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