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小说 >孤臣孽子 > 分节阅读 67

分节阅读 67(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腰刀,可不同衙役的腰刀,不是那种锈迹斑斑的铁片子刀,而是一把锋利的军队制式钢刀,满清对制式武器的质量把关非常严格,每把刀上都有铁匠的姓名,刀出了问题铁匠就要砍头,从根本上杜绝了假冒伪劣产品。

钢刀及顶,二冬突然一声大吼:“对了,就是这样”他想明白的精神被阉割的人其实不值得可怜,因为他们人格精神已经死了。

这是钢刀已经触及二冬的头发,二冬紧急提劲,力贯头顶,只听咔嚓一声,制式钢刀断了。这就是柔则卷,刚则断,钢口太硬了,砍得二冬的头也一阵发懵。

安然也吃惊,这就是武林中闻名遐迩的金钟罩吗他也知道一些金钟罩的传闻,没想到今天碰到真人了,自己带了十多个人,料想也不是这个大个子的对手,人家会金钟罩,就基本立于不败之地,何况暗地里人家肯定会有帮手,不会这么轻易地一个人在县衙中摆这么大谱。

安然随机应变的很快,马上换了一副笑脸:“这位兄弟好功夫,这就是武林中的绝顶硬功金钟罩吧,我有眼不识泰山,多有得罪,请这个兄弟多多包涵。

二冬本来是想还金子的,既然老乡亲都不领情,这金子也不用还了,不过这多挨的一刀可不能白挨,还是要讨些本利回去,不然他会笑我太容易打发。

二冬面无表情,摆出一副谁的帐也不买的样子,问安然:“你是谁”

县官一看,怕事情搞僵,赶紧站到中间来介绍:“这是我的大舅哥,太湖水师副将,安然。”然后对大舅哥说:“这位侠士武功高超,义薄云天,是我的朋友,大家多亲多近”

因为县令到现在也不知道二冬叫什么名字,也不敢问。

倒是二冬,张口就来:俺叫窦尔敦,山东八大处的总盟主,外号人称铁罗汉的就是我。

五年前的献县那件案子,虽然县令想瞒,可是没有不透风的墙呀,这种大快人心的事传的还不快呀所以安然早有耳闻,一开始以为铁罗汉是越传越玄,没想到今天真的遇上了,还真是刀枪不入,自己的钢刀连二冬的头发都没砍断刀就断了。

倒是县令是读书人,对这事不甚了了,安然赶紧过来拱手施礼:“久闻大名,得罪得罪,本来以为窦尔敦是武林前辈,没想到如此的少年英雄,真是自古英雄出少年,我这岁数真是白活了,今天见到贤弟的神功,大开眼界,不枉此行。”

县令也说些虚头巴脑的话,二冬打断了他们:“我这次来主要是为朱三太子筹措粮秣兵饷,既然两位大哥如此重义,还是帮帮兄弟的忙,我们朱三太子日后必有厚报。”

县令傻了,这可不同前几天,被强盗劫了银子,最多丢点脸面,这勾连反贼朱三太子,可是满门抄斩的罪名,他长大了嘴巴合不上,一双眼睛祈求地看着安然。

安然知道,不交点银钱恐怕是过不去眼前这道坎,跑不一定跑得掉,再说跑的了和尚,跑不了庙,自己跑了,妹夫一家也保不住,算啦,认个肚子疼吧,他冲县令眨巴眨巴眼睛,然后对窦二东说:窦兄弟,我钦佩你是个少年英雄,今天一定要结交你,你有啥需要尽管说,我尽力给你去办。

屡败屡战八十七章请君入瓮

二冬坐在那,慢慢悠悠说,这就看你们两个的心诚不诚心诚呢,就多贡献点,朱三太子自有一本账,心不诚,那就别说了,还不如我们从此以后就不认识。

县官心里说,谁想认识你呀,我算是倒了八辈子霉,看了看大舅子安然,看到大舅子也是眉头扭成一个疙瘩,知道大舅子也没啥好办法。问题是这煞星太可怕了,惹恼了他可就不是好玩的,还是舍财吧。

想到这里,县官说:“我把乡亲们还回来的银两全部捐献,我只有这些了。”

看到妹夫表了态,安然也只好说:“妹夫是有钱人,我虽然是个穷当兵的,但是也捐一箱银子。”

二冬说:“银子多了不好带呀,不如这样,我也不要你们的钱,县令你给我十张印了大印的公文,安将军你给我十个亲卫令符,以后我好找你多亲多近如何”

早就在门外听风的县官太太一阵风一样冲进来说:“好好好我这就去拿大印”

县官和安然苦着脸,相互对视了一下,又低下了头,没办法听天由命吧。

二冬拿着公文和令符高高兴兴地走了。

县官太太还很高兴,跟丈夫和哥哥说:“这次保住了两箱银子真是苍天可怜我,我要请尊菩萨烧烧香,感谢神仙保佑我们。”

县官气急败坏地说:“还保啥佑呀,你把命都交给人家了,要钱有个屁用。”

安副将也怜悯的看了看妹妹,跟县官说,还是尽早告病还乡吧。

县官太太还想说点啥,看两个人一副哭丧像,也就不敢说什么,灰溜溜地下去了。

县官还想留安副将吃饭,安副将说,我那还有心思吃饭呀,命都交给人家了,走吧,我回营了,赶紧去赶制出令符来,省的祸事临头。走了。

也不和妹妹告别,安副将急匆匆上马带着亲卫走了。

且说二冬汇合了黑豆大麦酸枣,每人给他们一个太湖水军令符,然后告诉他们,咱们再去干一笔大买卖。

二冬瞄上的是朱国治。

朱国治这个贪官,最善于钻营拍马,每到年节,都要押送大批珠宝到京城去送礼。这次有了这令符和公文,定叫这批珠宝成为反清的资金。

扬州是个好地方,比不上苏杭的金粉雍容,但胜在精致细腻,二冬早早地赶到了扬州驿站,用溧阳县公文自己写了个介绍信,道自己是溧阳县捕头,到扬州公干,请驿站接洽,然后住进驿站的一个单间,因为大青骡太显眼,就没有带着。

朱国治这次的送礼装满了一条官船,而且十分嚣张,四十个镖师保护,两个师爷模样的坐在船头,船上打着镖局旗号宁远,还有江宁巡抚旗号。

清朝是镖局最兴旺的朝代。为什么,大家看过本书就知道,清朝是社会最动荡,造反最多,走投无路者最多,从南到北,无处不有起义者,大反三六九,小反天天有;民间造反的会道门几百个,非法民间组织数不胜数,就拿漕帮来说,到乾隆晚年才算被政府默认存在,在整个康乾时代都是遭到严酷镇压,却越禁越多,越打越大。

所以清朝在中国历史上最不太平,可是一些垃圾文人硬是把盗匪遍地,饥民盈野,经过生花妙笔,吹捧粉饰成为盛世,实在是文人的耻辱,历史的污点。

在运河上保镖,首先要与漕帮搞好关系,漕帮则是青帮的前身,是掌握着所有运河码头霸主地位的地下组织,青帮也曾被叫过安清帮,就是因为走通了乾隆的后门,成为可以公开抛头露面的黑社会,并依靠官府势力,压倒洪门成为中国东部的第一大黑社会。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