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小说 >孤臣孽子 > 分节阅读 57

分节阅读 57(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总之,官方与民间、正史与野史对汪直的评价可以说是截然相反的。

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仔细探究起来,不外有二,一是明朝的海禁政策,给沿海民众生活带来了诸多不便,甚至是引发他们生活苦难的主要因素所在,故一些民众为了生计,心底里反而欢迎王直等在海上进行贸易或走私的行为;二是海禁作为国家法令,政府自然需要执行和维护,无论出现什么情况,都是坚守原则不放,故官方对王直的海盗行径是打击再打击。

这里涉及到了一个问题,那就是国家利益与民众利益的关系。王余佑深深理解在很多时候,国家利益不过是贪官鲸吞蚕食民脂民膏的借口,是那些软骨头奴才变态残害英雄好汉的毒牙利器,这里是牵涉到民心向背的大事,不可忽视,更不能忽略。王余佑最痛恨胡宗宪这样的忠臣,正是这些毫无脊梁一身媚骨的忠臣当道,为昏庸暗弱的皇帝和官僚利益集团做走狗,残害英雄好汉,践踏百姓生存权,才让大明朝一步步走向灭亡。

大明孽子七十四江上争雄

红夷大炮终于响了,巨大的炮声震得筋疲力尽的朱慈悲坐到地上。仅剩的几十骑鞑子骑兵在炮声中撤了下去,马国柱这老狐狸就在这后面,可是朱慈悲却无力去追,也暗中庆幸差一点没让骑兵冲过来。朱慈悲检点伤员,高达七十多人,可见八旗骑兵的骑射不是浪得虚名。

朱慈悲草草包扎了伤口,告诉大家,我们马上要撤退了,伤员先撤,没受伤的断后,排好车阵,边退边射,命传令兵去告诉后方不要运炮过来了,装船撤退。

二冬没赶上打仗,还想争个断后的任务,朱慈悲说,现在最重要的是保证几条船的安全,你迅速做先锋,沿秦淮河到长江扫清沿路障碍,千万别被清军堵在秦淮河里。二冬领命而去。

现在加上二冬带过来的车弩足有一百八十个,朱慈悲把车弩分成三波,采取密集发射,不留射击空隙的办法,排成车弩阵型,逐渐演练熟练,准备迎战近万步兵。

马国柱的步兵早就把门板丢了,跑了八十多里山路,一个个上气不接下气,喘得呼哧呼哧的,面对城门排开的弓弩,面面相觑。

马国柱早就看出对面不过四五百人,能有多少只箭,他手里还应有八千多人,所以,集结完军队,私下伪善的面具,狰狞地命令手下士兵不记伤亡向前冲,畏缩不前者,立斩

朱慈悲现在虽然人少,但是弹药充足,每个弩车上都有几百只箭,弩车依靠杠杆来拉开,比原来的弓弩省了很大的力气,不再用两人作,也提高了射速,这样就可以在快速行进后退中仍然能开弓放箭,这是李向前的发明。

朱慈悲很快普及了李向前的发明,缴获来的床弩也改装成了车弩,比以前战斗力提高了不少,朱慈悲相信靠先进的车弩,自己带这四百来人足够能把马国柱带领的步兵拦在城外。

马国柱驱赶着步兵冲了上来,进入三百步,车弩就开始射击,射击完了退后开弓装箭再射,如行云流水般顺畅,城门瓦砾前三百步到两百步之间,成为一道死亡线,没有一个步兵可以冲进一百步以内,八旗兵的箭对榆园军根本构不成威胁。

马国柱像输红了眼的赌徒,拔出腰刀,砍死一个犹豫不前的士兵,在马上高喊:“他们只有几百人冲冲进城里的,赏田地千顷,官升三级,在重赏之下,士兵们鼓噪着,朝前冲,速度加快了。

正赶上车弩弓弦还是不够结实,射十几箭有的弓弦就需要更换,一时箭雨稀疏了不少,朱慈悲看满清士兵冲进了一百步,把令旗高举,边射边退:本来是轮流的前射的改为射完后退,装好箭的原地发射,这样又逐渐拉开了与清兵的距离。

清兵本来就损失了两千多,现在这几轮急冲因人员太密,往往一箭射中两人,又损失七八百人。马国柱看着不是办法,也无奈停止了进攻。

马国柱一停止进攻,朱慈悲就下令撤退,车弩载起弩箭非常轻便迅捷地后退,马国柱远远望见,以为盗贼崩溃了,命令马队在前,步兵在后冲锋追击,没想到,撤退中的车弩队,准头虽然稍微有点影响,但是密集度丝毫不弱,。

马国柱眼睁睁看着自己剩下仅有的几十骑兵沉重的栽下马来或连人带马摔出多远,眼见是阎王那边的多,人世间的少了。

盯着前面边撤边射出密集箭雨的盗贼,马国柱两眼发直,只觉的喉咙又咸又甜,嘴一张,一口鲜血喷了出来,栽倒在马下。

朱慈悲在城中浩浩荡荡的从东门游行到西门,沿途不少胆大的百姓趴在门缝里朝外看,朱慈悲不忘宣传,带领大家高喊:青天黄土,炎黄不灭,驱除鞑虏,再造华夏。不仅天正突击队的人在喊,有些在门后的人也跟着喊:驱除鞑虏,再造华夏。

朱慈悲有点后悔了,该多印点布告传单来散发,他回头看到一个精神亢奋地吼叫的突击队员,记得他叫刘水青,他把这任务交给刘水青,叫他负责印发传单布告,做宣传,刘水青得到重视,喊得更响亮了,朱慈悲爱惜地说:“别傻喊,喊一会休息一下,多咽唾沫润滑咽喉,别把嗓子喊坏了,以后这嗓子还有用呢。”

没有了头领的清军一点斗志也没有了,远远望着朱慈悲带人撤上船队,有几个心有不甘的想趁登船冲上来拣点便宜立个功,不求杀人,哪怕拾点丢弃的刀枪甲胄也好呀,可是没想到靠近后不仅有车弩招呼,船上还有大炮,炮声一响,这些想捡便宜的聪明人马上后悔了,跑得比兔子还快。

来到船上,刘水青可没闲着,直接去找朱慈悲:“天师,我需要纸张笔墨,再给我找两个帮手如何”

朱慈悲亲自带着他找到宫秀儿,问宫秀儿笔墨纸砚在哪里,宫秀儿得意地拿出一大堆,叫朱慈悲挑,朱慈悲对刘水青说:“这些全是你的了,自己去找两个帮手,别丢天正的人。”

刘水青高兴地下去了。

这个刘水青是阎古古的学生,虽然身体健壮,但是性格比较保守内向,一直也没什么战功表现,这次自己的特长得到重视,使他十分兴奋,因为家里穷,没用过这么好的笔墨纸砚,他找到自己的一个同学,一个朋友,把天师交给他任务的事一说,两个人都羡慕他运气好。

刘水青把任务分派下去,先是写传单,以今天朱慈悲说的为主,鼓动百姓起来造反,他们又想了两句:国仇家恨,讨还血债;日月永在,大明长生;。

别人都在吃炖肉大米饭,刘水青一点不饿,把自己想的几句和朱慈悲在城里喊的几句写出几张样子,送到朱慈悲面前;朱慈悲看他如此积极,也有点感动,拉他坐下一起吃饭。在船舱里没有凳子,都是席地而坐;刘水青坐到朱慈悲身边,端起宫秀儿给盛上的炖肉米饭,眼里激动得热泪盈眶。

快出秦淮河时,突然传来警报,原来前面出现了六七条小船,来历不明,朱慈悲一猜就是二冬,这家伙肯定把船厂给抢了,果然,二冬带着二百多人已经变成一千多,把船厂里的工人、师傅都拉来了,汇合成一条大船队浩浩荡荡,在长江上好不威风。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