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小说 >孤臣孽子 > 分节阅读 40

分节阅读 40(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全部设施建成,也不过能抵挡四万清兵的进攻,难道这次又要像黄河水淹一样逃跑吗

朱慈悲先是派出全部突击队,将突击队扩大到七百二十人,分成十二个小队,破坏运河上的所有船只,烧毁能烧毁的所有粮草,并在运河上沉下上百漕船,堵塞运河,切断南北运输动脉,这次就看做决战吧,朱慈悲老营的红夷大炮增加到了一百三十门,四周山上布满埋伏陷阱,并召集附近的倾向榆园军的农民加入,因为事前粮草准备充足,这次召集了一万人来守营,朱慈悲觉得这样可以松一口气了。

信鸽,信鸽来了,朱慈悲心中一沉,萧瑟的秋风中,灰色的信鸽像闪电一样直落鸽舍,朱慈悲静静坐等,不多时,送信的情报人员送来了黑蛋的情报。

海州官军上下全部换防,多铎部确实不愧满清主力,他第一击就击中了朱慈悲的要害,海州的出海通道被破坏,不仅是交通断绝,还将直接影响到榆园军的炮火弹药,朱慈悲也想自制弹药,可是由于技术有限,人手不足,一直制出的是黑火药,药力明显不足,就别说铸炮了,所以失去海州,对榆园军绝对是一个沉重打击,两万满清多铎部劲旅,卡在朱慈悲喉咙之上,朱慈悲感到有些喘不过气来。

要知道福建与郑成功作战的满清八旗兵也不过三万人,广东广西更少,不过一万多人,自己这默默无名的榆园军,顺治就派兵七万之众,他知道不是顺治看得起自己这个无名之辈,而是满清有一套及其简单而又有效的战略,满清入关之后,对任何敢于反抗的地区,是坚决屠杀,其中对山西的屠杀和华东的屠杀尤其酷厉,他们先近后远,步步为营,彻底摧毁抵抗者的抵抗意志,只留下屈服的奴才,满清不是怕他张七如何如何,是怕这反抗精神蔓延开去,群起效仿,满清这几十万人的小民族统治就不可收拾。

朱慈悲庆幸自己已经把老弱转移出去,最后的几批已经整装待发,只要这些人撒出去,中华复兴的种子就不会消灭,就能到处生根发芽,几十年几百年,早晚要复兴大明,重整神州。

榆园军紧张备战的同时,冬天到了,呼啸的北风席卷大地,落叶飞舞的天空一片阴霾,朱慈悲知道这将是一个血腥的冬天,忽然,信鸽又从天星坠而入,下面人把情报送上来,原来是来自海州城中,传来的确是一个惊人的消息:多铎已死,现在多铎部的统领是博洛。

原来多铎部镶白旗自扬州十日屠城后,又到北方去对付蒙古的叛乱,再次得胜还朝后,欲图再次出兵山西四川,在途中被刺客袭击,刺客身手矫健,在万马军中,夺人首级如探囊取物,可是这次刺杀不仅没能使满清的屠杀停止,反而变本加厉。

朱慈悲下令徐宝峰寻访这位刺客,团结一切反清志士,并肩作战。

现在榆园军面对的敌人是张存仁,杨方兴和著名刽子手部队满清镶白旗,榆园军肯定是劣势,与其坐等待亡,不如奋起还击,朱慈悲学习那位刺杀多铎的武术高手,组织“红队”,进“红队”者,必须是精神坚强,热爱中华,武艺精湛,头脑精明。精挑细选出六个武林高手,朱慈悲亲自带队,先去海州,以恐怖对恐怖,以刺杀对屠杀,杀鸡骇猴,先下手的对象就是血债累累的镶白旗明末清初,在四川发生了大屠杀,人口急剧减少。清朝期间所编撰的“史料”以及一些“记录”等都把大屠杀的责任归于张献忠。由于清朝的统治延续了两百七十多年,以至绝大多数人都对此深信不疑。连著名的鲁迅先生也曾批判过张献忠是“专在为杀人而杀人”。其实,只要仔细查看一下清兵侵入四川的那段历史,真相不难知晓。

1646年,也即满清入关後第三个年头,满清即宣布张献忠已被战死,并宣称“破一百三十余营。平四川”,即宣布四川平定。

然而事实并非如此。满清攻陷渝城重庆,是在十三年後的1659年。

因此对四川人民的这种顽强不屈的抵抗,清军采取了彻底屠杀的办法作为报复。即不论是“张贼”,还是无辜的平民,一律斩杀。

“民、贼相混,玉石难分。或屠全城,或屠男而留女”这是1649年满清贴出的公告

这种残忍的镇压方式,在四川竟然持续了很长时间。为了隐瞒真相、欺骗中国人,满清居然把他们自己干的这些大屠杀全部栽赃给张献忠

试想,假如张献忠真如满清鞑虏所宣传的那样,“是一个疯狂的杀人魔王。四川交通可达的人烟稠密之处,差不多被他杀绝”,那么,几乎没有人烟的四川,何能抵抗十多年已经到了“弥望千里,绝无人烟”的地步,何需“劳驾”鞑虏们花费十多年时间去平定

四川人民的反清活动被残忍地镇压後,的确是到了“弥望千里,绝无人烟”的地步。清廷不得不迁移湖广的人口至四川即有名的以湖广填四川。造成这种惨状的不正是鞑虏们吗可见当时的鞑虏们不仅穷凶极恶、而且栽赃的手法也卑鄙至极。

当然越是夸张和宣传张献忠的“屠杀”,就越能证明真正的刽子手们的行为是“正义”的。这是小学生都知道的道理。满清统治了两百多年,战败一方的记录早就被毁灭或被篡改,留下的只是有利于自己的“记录”和当时的宣传,这样的“历史”代代相传,两百年後的百姓也就很自然地信了。

不过,如上面的例子,还是可以从满清自己的记录里找到矛盾的地方,从而还回历史的真面目。也有後来的出土文物戳穿了当时满清所制造的、流传两百多年的谎言。例如,有一个栽赃的著名例子:满清的“七杀碑”传说。满清说张献忠不仅杀人如麻,还在他杀人的地方立了个碑,碑上写有:“天生万物以养人,人无一善以报天,杀、杀、杀、杀、杀、杀、杀”。但後来,在广汉的一个公共墓地里,出土了张献忠的“圣谕碑”。碑文上却是:“天生万物与人,人无一物与天,鬼神明明,自思自量。”即慈悲的上天赐万物于人类,而人却没有一物可用来报答上天。所以人需要反省。根本就没有丝毫的杀气。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