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小说 >高太尉新传 > 分节阅读 421

分节阅读 421(2 / 2)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此事我自然会劝谏官家。”郑瑕沉着冷静地点了点头,面上没有任何为难之色。后宫不能干政不假,但是,在有些事情上,她并非一句话都不能提。况且王黼的邀宠很可能危及后宫中的大多数人,那么,她更没有理由放之任之。

“启禀两位贵妃。嘉王来了”

闻听这一声。郑瑕和王锦儿同时脸露欣喜。郑瑕固然有亲生儿子,怎奈那个孩子先天体弱三灾八难不断,她虽然也爱他。另一半的心思却也放在了赵楷的身上。即便不指望赵楷将来一定能够继承帝位,但是,却也希望其能够平平安安。

“拜见二位贵妃娘娘”

赵楷一进门就看见有外人,到了嘴边地亲昵称呼立刻改了过来,起身之后才看到是伊容,立刻笑道:“我还以为是哪家命妇来了,原来是姨娘,姨娘最近身子好么”

早在赵楷下拜行礼的时候,伊容便起身避到了一旁,她和郑王二女交情深重不假。但是可不敢生受一个亲王的礼。听赵楷这么说,她少不得又打了个招呼,却不想和这位身份大有干碍的嘉王多说,又坐了一阵便匆匆辞了出去。

此时,其他内侍宫女全都蹑手蹑脚地退了出去,赵楷便低声问道:

“姨娘来干什么”

“还不是为了外朝那些烦心事”郑瑕抢在王锦儿之前接上了话头,又招手示意赵楷过来,替他整理了一下衣冠,这才轻轻叹了一声。

“如今朝中风云突变,便有不少人动起了歪脑筋,想要借助旁门左道升转。你伊容姨娘便是进宫来分说这个的,这种时候少不得要借助你娘和我的力。那些大臣哪个都不让人省心,不过你还小,这些事情只可听,不可多理会,明白么”

“我明白,郑姨放心。”赵楷心领神会地点了点头,“这些道理你和娘都说过无数遍,我不会贸贸然当出头鸟的。只是,如今蔡相公既然已经罢相,为何父皇没有重新复召高相公政事堂只剩下三个人,无论如何也是不够用的。我听说这些天外朝已经有些忙不过来了,就算宰相暂时虚设,执政至少也该补进去几个吧想当初神宗皇帝和哲宗皇帝地时候,政事堂可是至少有六七个人呢”

听到赵楷提起这个,郑瑕和王锦儿对视一眼,同时露出了欣慰的笑容。王锦儿见四面没有外人,便轻叹一声道:“想当初政事堂有蔡相公和高相公,他们两个都是勤政的人,所以一个人至少可以抵两个,一应政务井井有条,官家自然就不会想着增设人手。可现如今这两个人全都去了,自然有些忙不过来。至于官家为什么不立刻复用高相公,这却是外朝的事,别说我和你郑姨都不知道,就是知道也不好对你说。记着,你不是太子,读书上进固然好,却不可对政务太过上心,明白么”

这都是听过无数遍的大道理,赵楷自然懂得,当下便唯唯诺诺地应了。然而,等到出了淑宁殿,望着灰蒙蒙的天空,他的脸色却渐渐阴沉了下来。十岁出头的年龄对于寻常孩子自然是任事不懂,但是对于他这样的皇子而言,从小父皇和母妃的教导早已深深刻在了心里,尤其是他这个得到了父皇最多宠爱地人更是如此。

他和赵桓地关系还不到彼此容不下的地步,但是,照这样发展下去,谁能说得准将来当初太宗是如何对待自己弟弟和侄儿的,他早就听内侍们说过,而如今表面地友爱能维持多久,他自己也不知道。

“嘉王殿下”

他转头望去,见是一个福宁殿的内侍下拜行礼,立刻收起了满心的思绪,点头示意起起身:“可是父皇找我”

“圣上让嘉王去福宁殿一趟。”那内侍显然收过赵楷的好处,见四周几个全都是赵楷心腹,便悄悄上前一步低声说道,“圣上还派人去叫了太子殿下,小人刚刚听到,似乎是圣上要派人督促两位殿下习武和练习马术。”

赵楷闻言一呆,随即欣喜不已。父皇重武他是知道的,所以私底下自己也没少习练过马术,至于练武他却没有多少办法,那些班直侍卫全都不敢和他较量,他顶多也只能练练那些花拳绣腿,现如今父皇居然再次挑中了他,无疑表示在其心目中,他和赵桓并没有太大差别。

匆匆赶到福宁殿,赵桓却已经来了,赵楷上前给赵佶见礼毕,又给兄长见礼。等到一圈礼节行完了之后,赵佶方才含笑点了点头:“朕问过你们两个的师傅,无论文章还是书法,你们都比其它宗室子弟优秀得多,朕心里很是欣慰。只是如今不单单需要好才华,同样需要好身体。朕上次看过你们两个比试,全都是些不中用的花拳绣腿,架子好看却一点不实用。就是那所谓的马术,也比不上一个寻常小兵。上次禁军大比的时候,朕觉得刘琦不错,以后让他每隔一天来陪你们两个习武,再从禁军之中找一个教头就好。”

这一席话说出来,赵桓赵楷兄弟自然是心中欢喜,而旁边的一群内侍却全都是面面相觑。禁军教头全都是训练禁军地,手底下的功夫固然扎实,但问题是面对两个金尊玉贵的皇子,那个教头该怎么教再说了,宫中侍卫当中拳脚高明的不在少数,若是不想学花拳绣腿,嘱咐一声不就行了,还有哪个人敢藏私

然而,天子官家的心意自然没人敢去违逆,因此这件事就这么定了下来。而当消息传到童贯耳中的时候,他的第一反应不是欣喜,而是忧心忡忡。诚然,赵佶看重刘琦是一件好事,但是,牵扯上那两位主儿就有些麻烦了。储位已经确立不假,但是,大宋朝可是曾经有过废太子往事的,夹杂在一位太子和一位得宠的亲王中间,万一弄出什么名堂来,别看如今风光,将来转眼便是倒霉地下场。押对宝当然万事大吉,可押错了宝呢

带着这种忧心,他回到家里自然没什么好脸色。等到晚间用完饭之后,他让人将刘琦叫到了自己的书房,把这件事好好解释了一遍,然后才郑而重之地问道:“九郎,你读过多少书”

刘琦已经被童贯的警告弄得七上八下,乍听见这一句顿时莫名其妙:“自六岁起,爹爹就给我请了先生念书,四书论语全都念过了,其它的也略读了一些。童叔你问这个干什么”

童贯话才出口,突然想到高俅那边有个义塾,眼睛骤然一亮:“从明儿个开始,我找个地方让你再去读读书,是否能当个儒将没什么要紧,要紧的是该明白的事你须得尽快明白。你要知道,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将来你若是不能胜过你爹,那就没意思了”

第二部 经略 第十七卷 政通人和 第二十二章 掀黑幕连番准备

蔡京致仕的消息很快传到了代州,而种师道在听到此事后的第一反应就是额手称庆。倘若不是他没有做出错误的选择,只怕蔡家到时一垮台,他同样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