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小说 >高太尉新传 > 分节阅读 259

分节阅读 259(2 / 2)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摇摇头将乱七八糟地思绪驱出脑海,他顺势站了起来,一把揽住了妻子的腰。”好了,不说别人的事,春宵苦短,娘子也请早点歇息吧”

骤然听到丈夫的这句调笑,耳边又传来阵阵热气,英娘不由觉得浑身发软,一时竟说不出话来,竟是由得丈夫揽住腰身进了旁边的正房。

是夜,夫妻恩爱自然不足为外人道。

既然说定了要游湖,第二日众人自然是早早装束停当。而高俅在派人出去打听,得知一群进士只有赵鼎先回来之后,他也打消了叫他们同行的主意,只叫上了李纲和赵鼎。而这一次出门是家眷齐齐出动,带的随从家人也就有浩浩荡荡一大批,得知消息的胡嘉良更是早早地命人去准备好了两艘大船。

尽管来的时候就是坐船沿运河而下,但是,高嘉仍然表现出了相当地兴致,一直缠着英娘说个不停。而由于有李纲和赵鼎随行,高俅自然不好和女眷们坐一条船,便和几个杭州官员坐在前面一艘船上。虽然这和他印象中的西湖有很大区别,但是,盛夏之日泛舟湖上,别有一番凉爽,让这些天一直困于暑热的他感到精神一振。

面对这水天佳景,李纲和赵鼎当即意兴大发赋词一首。见到这幅情景,高俅不由露出了一丝笑容。李纲和赵鼎都是史上名臣不错,但是,这两人还都是水准相当不凡的词人。不过,宋朝有名气的官员中,一多半都有诗词流传于世。像范仲淹欧阳修苏轼等人,哪个不曾是朝中名声卓著的官员真正享有文名的文人全都在朝堂上占据要职,或许也只有在北宋一代方才有此风光,也只有到了后世,才会有那么多的御用文人

“若非当年李公引西湖水作六井,白公又浚西湖水入漕河,恐怕杭州仍然是一片萧条景象”遥望远处满布芙蓉杨柳的长堤,李纲不由感慨道,“这西湖乃是杭州百姓的富足之源,只是每岁都必先清淤,花费不可谓不大。本朝以来,民众患于三年一淘的辛苦,几乎令西湖水干涸,而六井更是荒废,倘若没有当年苏学士疏浚两河,又造了堰闸以为畜泄。自这条苏公堤造成之后,百姓得利无数,仅仅是这一条,杭州百姓便感恩戴德。”

赵鼎出自北地,少有看见这样的湖光山色,自然是连连点头。而高俅听到有人赞苏轼,心中当然也颇为高兴。因此,当看到水中丛生的几株叶片后,他便令船夫拎起一根,指着下头的菱角道:“元镇,你初到江南,大概还没有尝过此物,待会回去之后,我便令人去准备菱粉粥。听说此物补五脏,除百病,很有功效”

赵鼎确实是第一次看见菱角,伸手掰下一个后颇喜其精巧,正欲开口说话时,突然听见一阵歌声,不由怔住了。

第二部 经略 第十一卷 恩威并济 第八章 游西湖各得其所

人说吴侬软调,这歌声一入耳,高俅也不由一怔。算起来这已经是他第二次听到这种曲调了,第一次是在胡嘉良等官员给他接风的宴席上。只不过,在这西湖之上听到这样的歌声却很有些奇怪,他不由转头看了胡嘉良等人一眼,见他们个个脸上带笑,他哪里还不知道是这些人刻意准备好的,自然是心中暗笑。

“胡大人,这是怎么回事”他此时已经看到了远处的画舫,不由抬手一指道,“莫非你们也要给我准备什么惊喜么”

“下官自然不敢造次”胡嘉良连忙欠了欠身,脸上的笑容更深了一些,“那是本地的一位名士,坐拥家产万贯,平素就是喜欢泛舟西湖饮酒作乐,下面养着歌伎数百,往日官员上任也常常来此地欣赏,便是当年苏学士也曾在西湖上赞不绝口,所以今日闻听相公游湖,所以”

“所以你便请来了这江南第一女乐”高俅刻意加重了这江南第一四个字,话音刚落,只听耳边的乐声突然有了变化。

一阵仿佛是前奏的曲调过后,乐声突然倏然一变,从缓慢悠扬变成了急促激烈,此时歌声并未停歇,反而有越来越高亢的态势。曲调到了最高处,却又是硬生生地两个转折,竟是在无可转圜的情况下又是数次拔高,听在耳中和刚才的软调全然不同,别有几分金戈铁马的意思。就连最初漫不经心的李纲,也不由露出了专注的神情,更不用说一旁的赵鼎了。

大约过了一顿饭工夫,歌声终于嘎然而止,而那画舫也没有驶近,反而是渐行渐远,最后完全消失在了湖面上。看到这番情景,高俅不由怀疑起了自己的判断,难道。这特意献上的一曲,真的只是为了娱人娱己

“高相公请不要见怪,这位鲍先生就是这个脾气,当初苏学士也是欲求一面而不可得如今二十年过去,他的脾气愈发古怪了,其实,对于他今日是否会来,下官等人起先还心中无数”胡嘉良见高俅面色变幻不定。愈发感到心中忐忑,连忙上前解释道,“这也不是下官刻意安排的,只是这也算是西湖一景,我等不想让高相公错过而已”

“好了好了,你们也是一番好意”高俅随意一摆手,也就把话题带了过去,然后便把目光放在了波光粼粼地水面上。诺大一个西湖,好一派六月风光,入目的却只有渔船。岸上根本看不到几个游人。和后世的熙熙攘攘根本没法比。但是,远远望去,他却生出了几分感慨。

也只有这样的西湖,方才会给人一种宁静的感觉。

大约是看到李纲刚才称赞苏轼而得到了彩头,一旁的胡嘉良也耐不住性子,突然凑趣似的插话道:“欲把西湖比西子,浓妆淡抹总相宜。细细思量之下,苏学士这句诗真的是一字都动不得这寥寥十四个字,算是把西湖美景全都概括全了”

高俅眉头一挑,脸上露出了一丝笑意,却没有出言附和,而只是微微点了点头。这也让满心盼望搭讪地胡嘉良有些失望。不多时,船便靠在了长堤旁边的小码头上,只见上头却早已停好了一长溜马车,显然,这又是胡嘉良的手笔。

“好你个老胡,今日实在是计划得周到”饶是高俅觉得胡嘉良有故意卖好之嫌,此时也不由得改了称呼,“看来,今日是不承你的情也不行了”他回头招呼了一声李纲和赵鼎。便在几个家人簇拥中下了船。而听了这句话,胡嘉良总算是松了一口气,脸上也露出了一丝欣喜的笑容。

两艘船上的人合在一起,却也有浩浩荡荡几十人,因此,停在码头上的十辆马车正好派上了用场。这个时候,高俅便和胡嘉良等官员打了个招呼,径直坐在了英娘等人的马车上。一路驶去,但见两岸杨柳成荫,繁花似锦,那景致端得是美不胜收。

“修水利能够修成了地方一景,这也实在是老师最大的政绩之一”坐赏两旁风景,高俅情不自禁地叹道,“如若是不晓事的人单单看到这长堤,兴许还以为只是为了好看,却不会想到这道长堤乃是取西湖淤泥所建,这变废为宝地一桩美事,没有一点心思还是想不出来地”

“说的是”英娘附和地点了点头,正想再说些什么,只见一旁的伊容和自己地宝贝女儿满脸不自在,不由奇怪地问道,“你们两个是怎么了”

“这坐在马车上看景,实在太无趣了”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