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小说 >高太尉新传 > 分节阅读 184

分节阅读 184(2 / 2)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对于朝廷和女真人的交易,他们也曾经听说了一点,但一直没有派人去打听细节。如今正式从高俅口中说出来,不免便有几分惊心动魄的感觉。要知道,这就如同下棋时突然在敌方背后布下暗子,不到你死我活,是绝对停不下来的。

“莫非真的是要遂太宗当年心愿,彻底灭了辽国这心志也未免太大了”

蔡京飞快地思考着,很快换上了一幅表情。”听均达如此说,似乎把握不小。不过,夏国诸军监各有侧重,不知你准备从何处入手”

“若要削弱夏国,便不能以一州一城之地为胜。须知夏地取之易,守之难,进兵当以侵攻为上,逐步逐步削弱其实力,而后一步步筑坚城抗夏人精骑。等到时机成熟,则全力压上,这才是万全之道。所以,现如今的进兵,决不是欲取夏国之地的哪一座城池。而是吸引夏军出击,伺机扑灭”

听到这番杀气腾腾的话,高俅忍不住打了个寒噤,心中暗自称道。

确实,对付那些从游牧民族起家的政权,争夺一城一池其实并没有太大的意义,不仅需要分兵据守,而且还要应对城内的民众,一个不好就被人开门揖敌了。只是,要和那些来去如风的党项人打游击战又谈何容易,这种时候,除非那些目光如炬的名将,否则休想成功。

赵佶自然是听得怦然心动,扫了一眼其他三人便立刻问道:“均达说得如此自信,可有合适的人选么”

“有”严均深深一揖,掷地有声地道,“泾原路行军副都总管折可适,可当此重任”

折可适

高俅只觉一道灵光自脑中闪过,忍不住想到了章楶。就是这个人,麾下一连出了好几个善战的将领,郭成、陶节夫、李忠杰、朱智用、种师道、折可适,全都是从章楶打过西夏的。只可惜赵佶用他同知枢密院事的时候,他早已经垂垂老矣,否则何愁征西夏无大将斯人已逝,此时再想这些却是晚了。

蔡京此时却微微皱眉道:“折可适虽然曾取天都山立下大功,但曾经有失期往事,再者他乃受钟传节制,此番用他是不是有些不妥”

“钟传为人轻率好名,臣一向就不赞成以他经略行边,不过事关重大,圣上只需颁诏旨一道,想必他必能体会圣意。”严均一口打断了蔡京的话,异常坚决地道,“我朝屡次征伐西夏都功亏一篑,虽然在人力物力上皆占据上风,但是,用兵除了以势压人之外,还在于一个迅字。虽只是袭扰,但是,能恰到好处地踩到夏人痛脚,便是统军大将的本事了”

“既然如此,便依均达所请”赵佶不再犹豫,很快做出了决断,“枢密院与政事堂合议,即日下诏另外,陶节夫前次刚刚进官,此次便不再迁转了,拟旨褒奖吧”

“圣上英明”

虽然是一句颂圣俗话,但其中有多少深意,便只有四个当事人自己明白了。

第二部 经略 第八卷 诸国博弈 第十三章 奉诏命兄弟诣阙

由于准备用兵西夏,因此枢密院和政事堂无不把当年老皇历一桩桩一件件地翻了出来,那些曾经随章楶攻过西夏的旧人更是重中之重。如今陶节夫为延帅,折可适又即将出征,泾原钤辖郭成受命筑城,诸人各有任用。倒是高俅想起了种师道不见于名册,命人查证之下方才得知,原来这位将门出身的官员虽然曾经从郭成征战,并献俘于阙下,但一早便转了文阶,一直都在西北一带任文官,而由于反对役法,已经被闲置罢免多时了。再者,此人并不叫种师道,而是叫种师极,这令他百思不得其解。

“没想到居然和王厚一样,都已经年过五十了”

望着那份整理出来的履历表,高俅简直不知该说什么是好。大宋用人不是普通的重资历,朝中文臣固然是按部就班地升迁,就连武职也不例外,若不能用特旨,恐怕此时就是起用种师极,对方也不能一展才能。不过,种师极以三班奉职荫补入官,结果却能以文法入文官序列,足可见其人一如史书,乃是有勇有谋之辈。

高俅亲自向赵佶推荐,赵佶立刻颁下了旨意。这位君王倒是比高俅更加细心,在宣召种师极入京之外还捎带上了种师极的弟弟种师中。由于乃是特旨,因此不过数日,风尘仆仆的种氏兄弟便赶到了京城。

时值六月,京城中已经是暑气炎炎,但两人顾不得满头大汗,先是至枢密院回了公文。及至听说天子不会马上召见之后,方才寻了地方安置。由于事出突然,两人只带了几个家人随行。一应行李也是匆匆备就,一朝安顿下来才发觉缺失不少。连忙令人前去采买。

“大哥,你蹉跎数年,如今朝廷总算想起了你,终于有见用的机会了”

种师中也已经年过四十,想起自出仕以来仕途坎珂。不禁感到唏嘘不已。”朝廷如今先定羌事,复又出兵西夏,正是我辈跃马建功的时候。这一次,大哥肯定是要转武职了。”

“你也别高兴得太早,事情究竟如何还很难说。”虽说并没有在战场征战过几回,但种师极毕竟是将门世家出身,身体依旧硬朗,数千里疾驰下来却仍然精神奕奕,眉宇间不见任何疲色。”朝廷如今矢志开边不假,但若是一味穷兵黩武。打下来地城池未必能够坚守。当初渭帅章质夫何等筹划,最后还不是不得不暂息兵戈这征战一道固然是将帅建功的机会,但对于朝廷来说。无疑是双刃剑啊”

“大哥也太杞人忧天了,这些事情,自有朝中相公操心,你我不过武臣。想那么多岂不是徒增烦恼”种师中却只是置之一笑,显然并不在意,“我听说圣上此次召见的只是大哥,后来是见你有个弟弟方才想起了我。我好歹还是在册地官员,却附骥于大哥之后,足可见朝中大臣并不是都没有见识的。对了,此次力荐大哥地似乎是高相”

种师极微微点头,心中却仍旧有一股挥之不去的疑惑。高俅力荐王厚平羌,于开边一事上异常用心,他当然有所耳闻,但羌人部族繁多,彼此之间并不齐心,各个击破的机会很大,当然就容易收复,但西夏却不一样。自赵德明取河西之地以来,历代夏主虽然良莠不齐,但毕竟多年基础摆在那里,要平夏远不如平羌那么轻易。朝廷究竟是一个怎样的章程,到现在他仍旧心里没底。

再者,王厚先是随乃父王韶经略熙河,而后又一直受命治羌事,在熙河兰会路待了二三十年,论经验资历自然足以让朝廷委之重任,可自己呢自己不过在秦凤路当过推官通判提举常平知德顺军,论战事只是随渭帅章楶麾下大将郭成打过一仗而已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