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都市言情 >圣枪传奇 > 分节阅读 154

分节阅读 154(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何炫耀的意思,若真比起身家,叶重自然比为国家工作的郎先生丰厚得多。

吸引叶重目光的不是那张茶台,虽然他一向对古董有着极高的兴趣和认识,走进书房后,叶重的注意力便集中在了背对着房门的那张藤椅上的背影。

尽管穿着便装,叶重依旧从那道挺得笔直的宽阔背影中嗅到了职业军人的味道。

那人听到声音起身转了过来。

叶重便觉得有两道凛冽的寒光有如实质般射到自己的身上,即便是此时正值盛夏,依旧让他觉得皮肤泛起了鸡皮疙瘩。

这人是个高手叶重在心里判断,事后郎先生也证实他的感觉不错,这人是部队中十分著名的神枪手,连续八届军中射击冠军,曾配合雪豹部队执行过任务。

“鹰,这位是我当年的老上级,你可以叫他团长,你好像刚刚授了少将军衔”郎先生嬉皮笑脸地问道。

那人用力地挥了挥手,像是斩断了并不存在的无形羁绊,“嘿”了一声,“什么军衔,我姓张,就和小狼崽子一样,叫我团长好了”

叶重听他说得有趣,笑了笑应道:“团长您好我是”

他自然知道这位张团长现在的级别肯定不止于团长,而他让自己随着郎先生一样称呼,意思也就是没把他当外人。

“叶重昆仑雄鹰”张团长朗声打断了叶重的话,向前踏出了一步,这一步幅度极大,一下子几乎将他与叶重之间五米多的距离拉近了一般,长长的手臂伸了出来。

叶重连忙抢上前与对方双手相握,“果然是一表人才”张团长上下打量了一番,大声称赞道,军人爽朗的性格彰显无遗。

而趁着这个机会,叶重也不着声色地将张团长观察了一遍:大概四十多岁的年纪,魁梧的身材比叶重还要高上一些,肩宽体健,站在那里就像一根钉在地上的钢钉,皮肤黝黑粗糙,微卷的短发像是常年被欺压似的紧贴着头皮趴着,国字脸、大眼睛,鼻直口阔,让人一见之下便能感觉到他的火爆脾气。

叶重注意到张团长两颊各有一团像是过度激动而形成的红晕,在藏区长大的叶重知道那是所谓的高原红,是因为高原上气候刺激,海拔高、皮肤缺氧,阳光强烈而形成的。

见到亲切的高原红,让叶重仿佛一下子回到了年少时在雪山高原上纵马高歌的日子,青春呵,已经一去不回,远离了故乡也有经年了。

瞬间恍然失神的叶重被手掌上传来的痛楚呼唤回了现实之中,耳边听到张团长嘹亮的声音愉快地说道:“我早就听小狼说过你了,哈哈,你也算是咱藏区子弟,可咋一点也看不出来呢”

正文 209章 天外来物

叶重淡淡地笑了笑,“我已经离很久了。”

张团长“哦”了声,意味深远地摇动了两下叶重的手,“有些东西是无论离开再久也不会改变的。”

这句话说的叶重又有些愣神,浮萍长的再茂盛终究没根啊。

“对了,张团长,您这次来北京是”叶重摇了摇头把那些杂念甩出了脑海。

三人分别落座,郎先生先为叶重和张团长满上了茶水,在落日的余晖中,清香四溢,高大的落地窗外绿树成荫,恍惚间,叶重觉得身处世外桃源之中。

叶重来前郎先生已经听张团长讲过了那件事,张团长的手抬了起来,手掌轻轻摆动了下,就像指挥官向他的士兵下达指令,沉声道:“小狼,还是你说吧,你那张嘴可比我的利索多了。”

张团长给叶重递上了根烟,点燃,青烟袅袅。

郎先生抿了口茶水,叹了口气,“太清淡了,总不比二锅头来的爽利”朝叶重笑了笑,开始讲述那件让张团长乘坐军用专机赶到北京的古怪事。

张团长是郎先生当兵时的团长,现在他是驻藏某军师长,部队常驻阿里地区,叶重对阿里并不陌生,因为他所生活的昆仑山正位于此,而事实上阿里是青藏高原海拔最高的区域,素有世界屋脊的屋脊之称,其中汇聚着喀喇昆仑山、喜马拉雅山与冈底斯山等诸多山脉,岗仁布仁更是被藏区的佛教信徒视为神山,每年摇动着经桶一路跪拜朝圣的信徒不计其数。

阿里另一个为世人所知的原因是著名的古格王朝的遗址就位于边境线附近。

阿里的总面积三十余万平方公里,人口却只有七万左右,这是一个什么样的概念呢吉林省的省会长春市,总面积二十万平方公里,却生活着近九百万的人口,两相对比,可知阿里的荒凉,事实上,阿里地区也是世界上有人类生存的区域中人口密度最小的地区,走在其中,一日不闻人声、不见人影是很正常的。

一个阿里地区比英国的本土还大,超过了两个德国之和。

阿里的位置很特殊,位于青藏高原最西部,北接新疆、青海,东为那曲地区、日喀则地区,西南分别与克什米尔、印度和尼泊尔国接壤,边境线长达一千余公里,是我国边境线最长的地区,有着“万山之祖,百川之源”的美誉。

也正因为如此,张团长的部队所负责的任务是十分艰巨的,不仅要肩负边境线的巡防、藏区牧民的抢先救急,还要随时防备那些可恶的偷猎者。

张团长所说的事发生在喀喇昆仑山脉附近,卡拉昆仑山脉位于西藏与克斯米尔之间,通过了印度和巴基斯坦的北部,古称“葱岭”,维吾尔语意思为“紫黑色的昆仑山”。

喀喇昆仑山是一道墙,将西藏与新疆分隔开来,新疆那边靠近塔克拉玛干沙漠,有一座很著名的城市和田,古称于阗,藏话意思为“产玉石的地方”,是丝绸之路南道上的重镇,而和田地区总面积近二十五万平方公里,人口达到了一百五十万,这与一山之隔的阿里是天壤之别。

事情发生在一个多月前,边防站接到牧民的求助,一个十二三岁的孩子放牧时走丢了,已经过去了三天,却还是踪影全无,甚至连他放牧的牦牛也没有发现踪迹。

孩子的父母很着急,这一带地广人稀,几十公里内都没什么人烟,只能向解放军战士求救,张团长得知了这个消失后十分重视,派遣众多官兵在孩子可能走失的范围内展开了搜寻工作。

搜寻的过程异常艰难,喀喇昆仑山脉平均海拔超过六千米,其中冰川纵横、雪山遍布,搜寻工作进行了三天仍旧毫无结果,到这个时候孩子已经失踪超过六天了,当时的季节虽然正值夏季,可这一地区的昼夜温差极大,对于一个十几岁的孩子而言,生存的可能已经无限接近于零了。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