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小说 >明统天下 > 分节阅读 174

分节阅读 174(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这下子众人更加怀疑这里面有鬼了,刘健年老这一点谁都不否认,毕竟在座的众位论其年龄来都没有刘健大,论其年龄来刘健现年就已经七十四岁高龄了,在明朝这也算是少有的高龄了,但是要说刘健身体为由致仕,在座的却又都不相信。刘健年龄是最老的,但是不客气的说即便是在座的年龄比着刘健小得多,但是身体上面比着刘健好的也没有几个。

基本上京城里面的人都知道刘健虽然七十多岁的高龄了但是现在仍然是每顿饭食不下三碗,而且走起路来也是虎虎生风的。可以说刘健的身体绝对是好的不能再好了。

所以当谢迁说出刘健奏请致使的理由之后所有的大臣都认定了这里面一定还有着隐情。而几个反映比较快的达成都已经猜出来原因了。

前段时间朱厚照这个太子和刘健不对付的事情也不是什么秘密的事情,很多人都知道,而现在刘健一致使不能不让人联想到这一点。

朱厚照在外领兵作战的时候以内阁三位阁老为首的大批大臣曾出言反对过孝宗退位、太子即位的事情。这件很明显的反对自己的事情,朱厚照这位太子不可能毫无反应,如果朱厚照真的要是还无反应了,那么无疑便会在众位大臣的心中留下一个软弱可欺的影响了,这还没有即位呢就已经让大臣们看不起了,那等到即位之后大臣们会对你恭恭敬敬的吗

明朝的皇帝本来就很难掌权,要是朱厚照再没有一点动静的话将来还如何掌控朝堂,如何实行自己的改革了。所以朱厚照必须要对这些人展开打击,他得露出自己的獠牙告诉那些打算在将来架空自己的大臣们自己也是会反击的。

即便刘健为大明朝勤勤恳恳的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朱厚照还是要拿他开到,谁让他是朝中权势最终的人呢,而且他还是最不希望朱厚照现在登基的人。

借助整顿边贸朱厚照在地方上第一次露出了自己的獠牙,八个知府、二十多个县令、五个边军卫指挥使、三十多个千户长被处死,家人被流放,以及数十个商贸世家的上万人被杀,朱厚照第一次在大明内部展示了自己的铁腕,这极大地威慑了大明地方上的势力。

而现在刘健的致仕便是朱厚照对朝堂之上的大臣们的一次警告。要说也是改着刘健倒霉了,本来之前虽然朱厚照一直想把刘健弄回家但是却一直没有找到借口,毕竟人家刘健干得好好的也没有什么过错,朱厚照也不能随便撤了他不是。但是偏偏这一次整顿边市的事情却让朱厚照找到了一个突破口。

在朱厚照命人搜集到的参与贩卖违禁物品到草原的各大势力之中很碰巧的找到了刘家的身影。

有一句话叫做虎父无犬子,用以称赞对方的儿子,但同时也有一句话把那个无字去掉了,虎父犬子。

这个用在刘家恰恰合适,想他刘健英明一世,但是却生了个不争气的儿子。刘健的三儿子刘承便是朱厚照此次找到的突破口。

刘承出生在刘家靠着父辈的权势虽然自身才华不行但是也谋到了一个差不多的官职,蔚州知府,刘承都已经快五十岁了才谋得了一个知府的官职,这一辈子也就是那样了,很难在升上去了,但是靠着父亲刘健的权势最起码一辈子也是无人敢轻视的,但是偏偏这个刘承却不满足于此,刘承知道自己在官场之上很难有所作为于是便把心思放在了金银之上了,在任蔚州知府的短短四年时间内刘承不但在自己的治下搜过银两十数万而且就连边贸上面也有他的影子,在卖给鞑靼的好几笔军事物资上都是他经手操办的。通过这几笔贸易刘承可是赚了不少的银子,但同时也给朱厚照留下了打击刘健的证据。

在锦衣卫查到刘承的事情之后,朱厚照并没有像对待其他那些犯案的官员一样直接逮捕,毕竟刘承是内阁首辅的儿子,要是他的事情捅出去了产生的负面影响太大了,到时候天下人要怎么看待朝廷,所以出于维护朝廷的意思,朱厚照选择了秘密处置。

刘承犯了事,刘健这个当父亲的不可能不被牵连进来。在得到刘承的罪证之后朱厚照便一直在等待一个和刘健摊牌的机会。而三天前朱厚照等的这个机会终于来了,三天前自动上书请辞的刘承回到了京师,而朱厚照也在当天晚上差人将刘承的所有罪行全都告知了刘健。

两天之后也就是昨天刘健上书请求致仕的奏折正式秘密的送到了朱厚照手里。朱厚照的意思刘健看的很明白,以不公开他的儿子的罪行为条件让自己主动辞官。即便是心有不甘但是刘健也是无可奈何,要不然到时候一旦刘承所犯的罪行被捅出去了他刘健的颜面何在。

朝中的重臣哪一个不重视颜面与名声啊,特别是刘健这样的权势最重而且年纪也最大的人,更是把名声看的比自己的生命还重要。所以刘健宁远自己主动放弃权势也不愿意自己的一世英名毁于一旦。养不教父之过,刘承出了事他这个做父亲的绝对跑不了。

而刘健辞官总的给个理由啊,要说自己犯错误了肯定不行,这不是自己给自己抹黑吗,所以刘健就以年老体弱为借口。刘健可不管其他人信不信,只要朱厚照承认了就行了,你要是不行就找太子殿下去。

而朱厚照得到刘健的奏折之后当天便去孝宗那里,刘健是孝宗一手提拔上来的大臣,这要走了怎么也得经过孝宗的准许不是。和朱厚照之前料想的一样,孝宗一听说刘健要辞官了,说什么都不答应,在孝宗看来刘健是朝中重臣,还是自己的老师,并且刘健的身体状况孝宗自己清楚,绝对没有问题,历史上刘健可是活了快一百岁才死的,现在才七十多岁身体的确是好着呢。所以孝宗说什么都不相让刘健辞官。

不过朱厚照也有朱厚照的方法,朱厚照就说了一句话:“父皇,刘健再干一年内阁大臣那么到时候他当内阁大臣的时间就比父皇在位的时间还要长了。”

到底是刘健和孝宗再亲也亲不过朱厚照,孝宗的天平还是不可避免的偏向了朱厚照。朱厚照说完这句话孝宗便点头答应了。

得到了孝宗的准许,朱厚照可是再也没有一点顾虑了,直接就批准了。

“怎么,众位大臣有异议吗”看着还是不愿意相信的大臣们朱厚照问道。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