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小说 >明统天下 > 分节阅读 162

分节阅读 162(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自古以来游牧民族出现了无数个,也曾经建立起来了无数个强大的国家,但是无一例外到了现在这些国家不是灭亡了就是已经衰败了。

昔班尼清楚的知道游牧民族不具备农耕民族的凝聚力。就像历史上曾经出现的匈奴、突厥以及蒙古帝国一样,都曾经强大过,但是却都是很快的就灭亡了。这就是游牧民族的特性,没有凝聚力造成的。在顺境的时候那些牧民们便会聚集在一起享受胜利的果实,但是一旦出现逆境了比如不断的战败,这个时候便会出现分裂,无数的牧民在这个时候便会慢慢的离开原来的地方逃到一个新的地方重新定居下来。而那个强大的帝国便是瞬间崩溃。

但是游牧民族由于是农耕文明他们的生活离不开他们赖以生存的土地,所以即便是遇到了很大的失败他们也都会坚守在那里。这股凝聚力让的农耕文明不管是遭受多大的困境都可以通过长时间的修生养息缓过劲来。

正是由于知道了游牧民族的种种不足,所以在得到了河中地区之后昔班尼便开始想着改变。河中地区是一块以农业为主的绿洲,这里不像中亚其他的土地那样要么是荒漠,要么是只适合牧草放牧而不适合种植粮食的的土地。河中由于处在中亚锡尔河和阿姆河流域以及泽拉夫尚河流域,这里土地异常肥沃非常适合种植粮食。该地区先后被希腊、突厥、唐朝、阿拉伯等统治。在昔班尼统治之前这里正在被帖木儿帝国统治,随着打败了帖木儿帝国这里便落到了昔班尼的手中。

也就是从那个时候起昔班尼便开始实施自己农业化的道路,在昔班尼征服河中农业绿洲的战争,昔班尼发动的不断的战争一度使得泽拉夫善河流域、卡什卡河流域,吉萨尔盆地等地的农业衰落,播种面积急剧缩小,其中一部分被变成牧场,部分居民不得不离开农业绿洲,前往山区或城市。

根据昔班尼的手下败将之一的巴布尔的巴布尔回忆录对战争给撒马尔罕造成的恶果作了描述:“战士们抢得的战利品很快就消耗尽了;在我们攻下撒马尔罕城时,其破坏程度竟达到居民缺少种籽粮需要贷款的地步。这种地方还有什么可抢呢”撒马尔罕被昔班尼占领以后,“大多数乡村和城市变成了草原和荒野,而悲哀的滚滚波涛和无数苦难的激流,把大部份定居居民沉没于普遍惊慌失措的旋涡之中。”

但是知道农业的重要性的昔班尼并没有把这些土地置之不理,昔班尼在征服赫拉特以后,立即着手制定恢复生产的一系列措施。他首先处理了土地所有权的问题和恢复对土地的耕作。昔班尼在把土地归还原主的同时还鼓励开垦内战期间荒芜的土地,那些暂时未能归还的土地先转入昔班尼汗的名下,由国库拨一批款项用于恢复生产。这类土地由农民耕种,其收获物以赋税的形式纳入国库。其次,昔班尼很重视修复水利灌溉系统。 就在他攻入布哈拉两年之后的1502年,横跨泽拉夫善河的大坝桥落成,此后又修建了一些新的灌溉渠和蓄水池。

可以说这几年来昔班尼一直在致力于恢复河中地区的农业耕作,而这也是昔班尼一直把军队维持在十万人规模左右的重要原因。不是他不想扩张军队,而是形势所迫。农耕文明不可能像游牧文明那样几乎全民皆兵,想要发展农业就必须要有所放弃。所以为了恢复农业生产昔班尼把大量的青壮年留在了民间让他们开始耕作。

但是这并不能够说明乌兹别克汗国没有那么多的军队,如果想要昔班尼还是可以凑出来一直几十万的大军的。毕竟乌兹别克人也才刚刚开始学习农耕没有几年,还没有完全被农耕化的他们从本质上来说还是游牧民族的。

而这也是昔班尼在发布了征召令之后能够迅速聚集起来数万大军的原因了。此时的乌兹别克人仍然是聚集的生活在一起,所以只要昔班尼的征召令一发下去很容易便可以获得大量的兵源。

在昔班尼发布征召令的第三天,就近赶来的士兵已经达到了将近七万人,而昔班尼的大军也一举突破了十五万。

但是即便是这样昔班尼也依然没有发动反击,因为这个时候虽然他的军队的人数增多了,但是他的实力却下降了。

这些新来的士兵完全就是一群新兵蛋子,没有经过训练,没有上过战场,更重要的是他们都没有武器。而昔班尼此时也没有办法立刻变出来数万的兵器铠甲,所以虽然军队的人数增加了但是这几万新兵反倒暂时成了累赘了。

所以为了尽快的让这些新兵形成战斗力,昔班尼一方面不断的从乌兹别克各地调集武器铠甲以及粮草等,另一方方面也紧急的开始了对这群新兵的训练。

而这期间昔班尼最怕的便是明军的偷袭了,要是这个时候袁启文打了过来了,到时候这些新兵很容易溃败的,而一旦他们溃败便很有可能会连累全军。所以为了稳住明军,昔班尼这个时候向导了一个办法,那便是求和。

于是昔班尼便派出了几位使者来到了乌喇秋别城。但是昔班尼虽然计谋想的很好,但是无奈派去的人表现的稍差了点,在袁启文和李端澄两人不断的逼迫之下其中一个使者竟然说漏了嘴了。这下子昔班尼的计划彻底的泡汤了,而在知道了昔班尼不是真的求和之后袁启文直接把几个使者给扣了起来。既然是来骗我们的那边是敌人了,对待敌人没有那么多的仁义了。

而当天晚上看到自己派去的使者没有回来,昔班尼便知道他们几个一定是失败了,这个时候昔班尼猜测知道了事情真相的明军很有可能会趁机和自己决战,所以为了以防万一昔班尼连夜下令全军警戒。

不过很快昔班尼便不再担心了,因为当天晚上,昔班尼从各地调集的将近十万的兵器终于到了这里了。这几天的练兵已经产生了很大的成果,在练兵的时候昔班尼采取一个老兵带着一个新兵的方法,再加上本身身为游牧民族对于战争他们也不是太过陌生,所以虽然才没有多少天的训练但是新兵们却已经形成了一定的战斗力了。游牧民族本来便是征来便能战,只不过是战斗力不高而已。这几天的训练对于他们来说已经足够了。

新兵训练的差不多了昔班尼差的便是兵器了,没有兵器再多的人也是枉然。而当天晚上随着十万套兵器的到来,昔班尼最后的短板便补齐了。

这个时候坐拥十五万大军他如何会再怕袁启文。第二天昔班尼将十五万大军重新整编,按照训练的时候的样子重新整编的大军还是一个老兵带着一个新兵,这样可以最大限度的发挥出整体的实力来。

而当自己大军的人数到达了十五万之后,在来到这里从军的人便都被昔班尼安排在了另外一个地方,虽然现在乌兹别克汗国的敌人是大明,但是其他的敌人也不能不妨不时。所以在那之后再次聚集起来的人便都被昔班尼安排到了北面和西面,在那里他们将主要防范波斯人以及哈萨克人。

在昔班尼练兵的这几天,袁启文他们也没有闲着。袁启文一方面在不断的加固乌喇秋别城,另一方面很快便联通了乌喇秋别和南疆的联系。这样乌喇秋别以东所有的土地全都已经和南疆的费尔于纳盆地连在一起了。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