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小说 >明统天下 > 分节阅读 145

分节阅读 145(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没有好东西。还有照哥哥,整天就知道欺负人。”对冬雪的话杨紫嫣极为赞。

“那你为啥总是被欺负了还那么高兴”

“哪有”杨紫嫣顿时红了脖子,赶紧把头低了下来。

第二百零二章又是一个天下奇男子吗

朱厚照和马文升两人一番交谈算是把大明未来西进中亚的总体方针给定了下来了,之后两人便又重新说道了西疆的战事上,这是两人才发现竟然跑题了,两人均是相视一下哈哈大笑。

“殿下,此战我大明可是收获颇丰,便是三员将帅之才也是让的我大明获益匪浅。”

“不知马尚书说的是哪三人”朱厚照对于西疆的战事没有给予太多的关注,平时也就是关注一下结果就行了,至于领兵的大将他也只关注过自己派过去的袁启文,至于其他人便没有投入太多的目光。

“这第一位便是老将李端澄了,”接着马文升先是把李端澄指挥作战的经过讲了一遍然后接着说道:“李端澄此人经验丰富,懂进退知道以大局为重、谋略甚高,并且此人在西疆常年作战对中亚的形式甚为熟悉,如果殿下想要西进中亚便可以选此人为帅。”

李端澄朱厚照之前还真没有关注过,现在一听马文升的话也觉得此人的确是一个不可多得的帅才,看来自己以后得多多关注一下此人了,朱厚照想着,“嗯,依马尚书所说此人的确是为西进的最好人选。到时候的确得好好考虑一下。”

“那剩下两位呢”马文升已经说了一人了,便还剩下两位了,朱厚照很想知道到底是谁能够让马文升看重。

“这第二位便是殿下熟悉的甘肃总兵袁启文了,根据他的指挥可以发现此人有勇有谋并且擅长追击之战,如果好好培养一下便可以成为下一个开平王。”

“当真”朱厚照惊奇的问道,如果袁启文真的能够成为下一个开平王的话那么多花费一点时间培养一下也是非常物有所值的。

开平王便是有着古代十大名将之一之称天下奇男子常遇chun了。这是朱厚照一直以来最崇拜的一个将军。

古代十大名将分别为:马踏匈奴霍去病、白衣神箭薛仁贵、单骑退胡史万岁、武悼天王冉闵、面涅将军狄青、天下奇男子常遇chun、悲情霸王项羽、千古奇冤苏烈、落雕都督斛律光、天纵神威杨再兴。

这十个人便是在冷兵器时代中国的十大名将,而这是个人里面朱厚照最喜欢、最崇拜的便是有着天下奇男子之称的开平王常遇chun了。

常遇chun是太祖朱元璋手下的大将,以勇猛敢战、擅长千里奔袭著称。这是常遇chun戎马生涯的最大特点,并贯穿于历次重大战役。至正十五年1355年六月,常遇chun投奔朱元璋不久,朱元璋即率军渡江南下,在著名的采石矶现在今马鞍山之南、长江东岸战役中,面对着元朝水军元帅康茂才的严密防守,常遇chun乘一小船在激流中冒着乱箭挥戈勇进,纵身登岸,冲入敌阵,左右冲突如入无人之境,朱元璋即挥军登岸,元军纷纷溃退,缘江堡垒纷纷归附。

朱元璋乘胜率军攻占太平。次年三月,又攻占集庆,改为应天府。集庆及其周围地区的占领,使朱元璋获得一块财富之区,为在江南的继续开拓和壮大奠定了基础。这一阶段的战斗,常遇chun锋芒初露,立了头功,开始受到朱元璋的信任,由渡江时的先锋升至元帅。

龙湾战后的第三年,1363年,陈友谅以号称六十万大军倾巢来攻,在鄱阳湖与朱元璋军进行了一场持续三十六天的决定生死存亡的水上大决战。朱元璋先是派兵封锁敌人的归路,交战中,陈友谅军船大、坚固,但速度慢,朱元璋军船小、速度快,co作灵活,两军相持,难解难分。

不过那个时候朱元璋运气不好,在一次作战之中朱元璋的座船搁浅在江上了,陈友谅的大将张定边率船队来围攻,情况危急。当时朱元璋已经处在生死关头了,那时便是常遇chun奋勇当先,shè伤张定边,又用自己的战船撞击朱元璋的座船,使其脱离浅滩。战斗中常遇chun奉命积极组织火攻,发挥小船优势,乘风纵火,陈友谅的舰队被烧得烈焰冲天,兵将损失过半,湖水尽赤。陈友谅率残舰撤往湖口,又受到朱元璋诸将的追击和常遇chun的迎头堵截。陈友谅在混战中被流矢shè中死去。这场决战扭转了双方力量的对比,陈友谅覆灭,使朱元璋成为群雄中之强者。常遇chun因功受赏,得金帛田地甚厚。不久,升为平章政事。

这次战役不仅恢复了皖南军事要地太平县,也使汉军龟缩于武汉不敢再犯。论功行赏常遇chun功劳最大。朱元璋夸赞他说:“当百万众,摧锋陷坚,莫如副将军。”

除了这两次战役之外,常遇chun在占领北平之后曾经多次深入草原千里长距离奔袭北元,北元皇帝逃到哪里那边奔袭到哪里,可谓是打的北元犹如丧家之犬。

不过很可惜天纵英才,正是常遇chun达到人生顶峰的时候他却病死于军中,当时他才刚刚四十岁,他的死可谓是明初最遗憾的一件事,假若当时常遇chun没有死在北伐的途中,说不定鞑靼和瓦剌早就被常遇chun消灭与草原了。

常遇chun自从1355年追随朱元璋,参加采石矶渡江战役,到1369年夺取元上都开平,暴卒于柳河川为止,十四年戎马生涯,转战南北,可以说无役不从,战无不胜。常遇chun“为人沉鸷果敢”,被誉为当时的天下奇男子。他曾自负地说:“我率十万人便可横行天下”,军中送他一个绰号叫“常十万”。他不仅有勇,而且也有智谋,常常以智取胜。或者设伏,使用疑兵;或者声东击西,出敌不备。

当年常遇chun逝世消息由信使用最快速度于七月二十三ri上午送达应天,朱元璋闻讯惊倒于龙椅上,对于遇chun之死极为悲恸,并怕遇chun之妻蓝氏接受不了,次ri一早,马皇后就到遇chun家且一直陪伴蓝氏。

次ri。朱元璋也未上朝,召来刘基、李善长、宋濂等人商量安排常遇chun后事,提出按宋太宗为韩王赵普的治丧礼仪来为遇chun治丧。

朱元璋追封常遇chun为翊运推诚,宣德靖远功臣,开府仪同三司上柱国太保中书右丞相,追封开平王,谥曰忠武。配享太庙。朱元璋给常遇chun最高荣誉。古至明代,谥忠武的,只有唐朝尉迟恭、宋朝岳飞。常遇chun是第三个。朱元璋还赋诗一首,表露其对常遇chun逝世的极度悲哀。“朕有千行生铁汁,平生不为儿女泣。忽闻昨ri常公薨,泪洒乾坤草木湿。”

此后朱元璋令宫廷画师为常遇chun绘制身穿龙袍的全身像。自此开平王常遇chun便永远长眠于钟山之上,永远的休息了。

常遇chun能够让猜忌心甚重的朱厚照甘心为其绘制身穿龙袍的全身像,恐怕他也是几千年来唯一一个享受到这种待遇的人了。

常遇chun不但一生功劳甚大,为明朝的建立作出了不可或缺的贡献,并且也是朱厚照最崇拜的一位将领,所以猛地一听马文升说袁启文竟然有成为另一个常遇chun的可能才会万分惊讶。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