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小说 >明统天下 > 分节阅读 140

分节阅读 140(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官的可是从来就不可马虎一毫。

“这回真的是当官的”那个被谭浩叫做黄哥哥的厨子问道。

“当然是真的了,我告诉你们这一会来的可不是一般人,知道城东那家店里面的刘大胖为什么上个月被东家奖了一千两银子吗”

“废话,当然知道了。”众人一副你当我们都是白痴的样子,在他们厨子界现在都流传着关于刘胖子的事情呢,上个月悦来酒楼城东那家店里面来了位特殊的客人,内阁大臣谢迁便是到了城东那家分店里用餐了,而当时给谢迁做菜的便是那个刘胖子,刘胖子是浙江人,做浙江菜有一手绝活,上个月谢迁在享用过那位刘胖子做的菜肴之后对他做的浙江菜大加称赞。后来那个刘胖子当天便被木拓奖励了一千两银子。

虽然其实谢迁吃的一顿饭总共也花费不了多少银子,但是木拓还是奖励了那个刘胖子一千两银子,木拓要的就是谢迁的声望和名气,哪怕只是谢迁来过这里一次都会让悦来酒楼获益匪浅,就更不要说再让谢迁称赞几次了,对于一个酒楼来说这都是可以写进自己的酒楼历史里面的。并且谢迁的称赞也会让悦来酒楼名气更胜。

对于那个刘胖子全京城的厨子可是都羡慕着呢,一千两银子,够娶好几房媳妇了。

一摇手谭浩让众人都把头聚过来说道:“我告诉你们这一回来的可是朝中的这个,”伸着大拇指谭浩比划着,“吏部尚书马大人。”

“嘶”,几人都吸了一口气,“真的。”

“当然,这我可不敢说假。”谭浩拍拍胸腹接着说道:“马大人要的可是他家乡禹州的菜,你们可都当心点啊,把其他的活都先推了赶紧给马大人做。”

说完之后谈耗便出去继续招待马文升去了,向马文升这样的人来了都是得有专门的店小二站在一旁等着吩咐。

谭浩走了之后剩下的几位大厨可犯难了,马文升来自禹州他们都知道,并且他们几个都是来自河南,做的也都是河南菜,但是这个禹州菜他们还真的不会啊。

“老夏,怎么样,你会做吗”那个姓黄的厨子朝旁边一人问道。

被称作老夏的那人摇摇头,“不会。”

“老康”

“不会。”

几人交流下来发现竟然没有一个人会做禹州菜,不是他们学艺不精而是他们真的没有听说过禹州有什么特色菜,都没听说过让他们怎么做禹州倒是有一些有一点当地特色的菜肴,不过名气却没有,所以即便是都来自河南的他们也没有听说过。

“怎么办,要不我们给马大人做点其他的”叫老夏的厨子提议道。

“恩恩,不行。”几人全都摇头。要是其他人就可以这样打法了,但是这是给吏部尚书做的,可不能这样做。

最后几人也没办法,“还是找东家吧。”

刚巧今天朱厚照来了这里所以木拓也一直在这家店里面,几人很快便找来了木拓。

“你们都不会做吗”看着几位大厨,木拓问道。

被木拓这么一说几人都感觉有点丢脸,他们几个最初来的时候可是号称只要是河南菜他们都会做的,但是现在客人点了个禹州菜他们便不会了。

“东家,不是我们不会做,而是那个禹州真的没有出名的特色菜,所以,所以”

禹州历史上最出名的特色佳肴叫做禹州十三碗,不过这个东西现在还没呢,最起码要在等几十年才会出现。因为这个菜是嘉靖朝才出现的。

相传嘉靖皇帝曾巡视禹州,为体察民俗民风,召乡下名厨为其操办地方特色菜肴,乡厨急中生智,将民间操办喜事的地方特色菜“十三碗”精心调制,献于圣上,嘉靖皇帝品后大为赞赏,赐名水席。后来在经过数百年的演变发展才形成了现在禹州最著名的禹州十三碗。这个时候这个名品还是最初的形成阶段,几位名厨当然没有听说过了。

“让我好好想想。”木拓听了之后也理解几位厨子的难处,毕竟没有名气的东西除了当地人还真不一定有人会做。但是现在总不能派人跑到禹州去请一个当地人回来吧,那样的话黄花菜都凉了。

这个时候木拓也犯难了,因为这个时候禹州实在是没什么太有特色的佳肴,所以在悦来酒楼里边禹州菜也是没有的。 要是一般人木拓还好打发,自己是冬雪这个太子妃子的亲弟弟,在京城谁敢不给自己面子,但是面对马文升木拓还真不敢来硬的。

木拓想着现在人家马文升可是四朝元老了,通过朱厚照木拓知道以后马文升还会被继续重用,也就是说再过几个月马文升就是五朝元老了,到时候人家可是历史第一人了,能够连续给五个皇帝当官并且还都是重臣,古今也只有马文升一人了。再说就是不说人家的资历就是现在人家吏部尚书的身份就让所有人都得好好应对,要不然人家要是在这里不高兴了那悦来酒楼也得感冒给三五月。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