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小说 >明统天下 > 分节阅读 103

分节阅读 103(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目的也就是为了立威。朱厚照也要来一个三把火。

他的第一把火就要烧在内阁里面,说实话对三位内阁大臣朱厚照并不记恨,对三位内阁大臣的为人朱厚照还是很清楚的。刘健当了内阁大臣快二十年了一直兢兢业业的,虽说权势大了点但是却一直比较公正无私,在国家大事上也是从不含糊,和孝宗配合的也比较好一直都深的孝宗的信任。他的内阁大臣当得还是比较称职的。而谢迁、李东阳两人虽说现在还比不上刘健,但是也是也差不了多少。谢迁又叫谢侃侃,能说会道的,为人比较正直,在内阁里主要就是给刘健打打下手。历史上刘瑾当道的时候就是谢迁写文章整天骂刘瑾,最后终于惹恼了刘瑾被刘瑾给收拾了。李东阳的为人比较圆滑,或者说是比较识时务。在孝宗朝的时候也大都是给刘健大大下手,到了正德朝当了首辅了,在刘瑾当道的时候李东阳也是充分发挥自己的才略,整天纠缠在刘瑾身边救出了不少被刘瑾陷害的人,后来整倒刘瑾之后正是李东阳权势最大的时候他却选择了辞官回家了。历史上给予三人孝宗朝的“三杨内阁”的称呼就是对三人最好的评价。

不过即便是这样,朱厚照还是要那他们动刀子,没办法谁让他们权势最大呢,只有动了他们才能够给所有的大臣来个下马威,告诉他们别看我小,可是我也不弱。惹毛了我虽然我也会下狠手。

声明本章写的大都是个人的观点,不赞同的可以跳过去或者在书评里写下来你们的观点,算是一种相互探讨吧。

“哦,终于结束了。”把最后一本奏折批阅完,朱厚照放在桌子上轻松的说道。这时刘健、谢迁还有李东阳三人走了过来,他们是来向朱厚照告别的,处理完奏折了他们也可以回家了。要是在以前他们也就是想走就走了,但是现在吗,非常时期。三人都明白朱厚照现在记恨着他们呢,所以为了以后三人也是都小心翼翼的。

严格来说现在三人都很担心朱厚照会对付自己,倒不是他们有多怕朱厚照而是纯粹的害怕失败。如果他们三人能够齐心合力共进退的话他们一点都不会在乎朱厚照,惹毛了他们三人联合起来能够让皇上什么都做不了,到时候还是可以逼得朱厚照认输,就像万历皇帝被逼迫一样,但是现在的情况是他们三人根本就没办法齐心合力,背后捅刀子就是好的了,不直接跳出来指责你就很给对方面子了。三个内阁大臣,一个首辅、两个一般的内阁大臣,谢迁和李东阳两人早就想把刘健弄下来了,首辅谁不想当啊刘健霸占着这个位置就是不走他们也升不上去啊。。而刘健呢也早就想把李东阳和谢迁两人中的一人弄下去换上来一个自己的人。李东阳和谢迁两人也是龌龊不少。可以说三人的关系是正常情况下以合作为主,内斗为辅;不一般情况下也就是可能有人下台的情况下那就是以整到对方为主,合作就以后再说吧。

现在三人之中谢迁压力最小了,内阁里他不是老大,他也没有直接说过反对朱厚照的话,虽说实际上大家也都知道他的想法,但是只要他没有说出来就够了,朱厚照也不会把他作为打压的对象的。内阁三位大臣朱厚照不可能把三位大臣都给整下去,那样的话内阁就废了,所以谢迁暂时还是很安全的。

最忐忑的就是李东阳了,他可是唯一一个说出来不想让朱厚照现在即位的话的,其实他说的话也没多严重啊,但是这都经不起有心之人加工啊,事实上经过某些人的加工后他说的话很有可能直接变成他不想朱厚照即位而是想废了太子。朱厚照这几天听到的有关李东阳的坏话也不少了虽然没有达到谋反的地步,但是也差不了多少了,朱厚照当然知道这些都是假的了,不过这造谣啊就是政治家的强项。李东阳现在唯一希望的就是朱厚照能够看在他没多大权势的份上饶过他而把重点放在刘健身上。

刘健现在装出一副镇定自若的样子,其实他心里也很紧张,他在朝中权势最大,朱厚照拿他动刀可能性也很大,再加上万一李东阳和谢迁这两个人在什么时候跳出来了背后捅他一刀那就大事不妙了。

朱厚照的打算就是对付内阁首辅刘健,身为内阁首辅,刘健在朝中权势最大,朱厚照虽然身为太子,但是要对付刘健光靠他一个人还真不行,不过到时候在加上其他人就行了。朱厚照知道朝中对刘健不满的大有人在,你霸占内阁首辅那么多年怎么会不招人嫉恨呢,向李东阳、谢迁还有马文升、刘大夏这些人都对刘健有意见。到时候只要朱厚照透露出自己要收拾刘健的观点之后相信会有人跳出来帮助自己的。

“殿下,老臣告辞了。”

“三位阁老慢走。”向朱厚照打一声招呼,三人都相继离去了,内阁里的其他小官也都知道这几天好像几个大佬们在斗法了唯恐殃及池鱼一个个都是整天噤若寒蝉的。

“殿下,该回了。”朱厚照后面刘瑾出来说道。现在刘瑾也是整天出入内阁跟在朱厚照身边,俨然像是在为以后的接替成为司礼监掌印太监做准备了。

“走吧。”朱厚照站起身来向外面走去,“哦,对了伦文叙和郭城这俩人怎么样了”

“殿下,锦衣卫今天刚刚飞鸽传书说伦大人已经于昨日到了榆林了,郭将军两人已经见过面了。”

“两人相处的怎么样”朱厚照问到。

“殿下,伦大人谦逊有礼而郭将军也是豪迈大方之人,听说两人相处的还不错。”

“好啊,记住,密切关注两人的情况,一有消息立即告诉我。”

“是,殿下。”

﹋﹋

榆林,刚刚经过郭城接风洗尘的伦文叙早上再次被郭城请到了府上,“伦大人请。”长得虎背熊腰的郭城站在有点瘦弱的伦文叙面前都快高出半头了,不过郭城可没有因此瞧不起伦文叙,郭城知道自己将来的成就可能和伦文叙比起来就差远了,武将不比文臣,首先自己武将出身就限制住自己的前途了,本来朝中大臣里边可能由武将出任的高官就只有兵部尚书和左右都御使,和文官一比可就差远了。但是实际上武将的生存空间比这还要差。明朝除了明初期之外兵部尚书都是由文臣担任的,根本就没武将什么事。就像现在的兵部尚书刘大夏,人家是天顺八年进士,正宗的文官出身。前任兵部尚书现在的吏部尚书马文升景泰二年进士,也是文官出身。两个都御使都是文官担任的。虽然马文升以前也领过武职,但是人家是以文官的身份领的武职,在现在的大明文官领武职很正常,但是武官领文职就别想了,由此可见武将地位有多低下。

当然也有例外,比如当年的英国公,人家就是武将出身照样当了国公爷,可比内阁首辅一点不差,不过郭城知道内阁首辅时时有,但是英国公只有那一个。至于英国公的后代,虽然人家都有爵位,但是却一代不如一代了,并且现在的英国公一家子一直比较受皇室忌惮,整天行事都得小心翼翼的。

还有和自己较量了好几年的张斯任,那厮现在和自己一点不差,但是将来一定比不上自己,没办法,谁让他是英国公家里人呢,皇室让你当个提督内臣还行,再升充其量让你当个总兵就行了。

伦文叙来到榆林之后郭城可是专门打听过他的消息的,最后郭城给他下了个结论,此人必飞黄腾达。如果在京城的那些当官的要是知道了肯定会说“你这个结论好没有水平啊,地球人都知道的还用得着猜测。”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