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小说 >明统天下 > 分节阅读 21

分节阅读 21(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女子就送进宫中做了宫女。纪氏正是瑶族土官的女儿。纪氏聪慧,而且知书达礼,在宫中负责内库的事务。后来,纪氏与宪宗的一次邂逅,就怀上了朱祐樘。之后的事情,就与许多的影视作品里的宫中阴谋版本相识了,得宠的万贵妃千方百计企图加害纪氏,而宫中善良的太监如张敏、怀恩以及被废的吴后、宫女们则尽力保全。据说孝宗刚生下来的时候,头顶有一寸左右没有头发,说是药汤对胎儿的损伤所致,显然还是遭了万贵妃的毒手,只不过真命天子命不该绝罢了。朱祐樘在皇宫的一个偏僻之所安乐堂生活了6年,一直不敢公开露面,甚至连胎发都不敢剪。

在朱祐樘之前,宪宗已经有两个儿子,一个是万贵妃所生,早就死了。另一个是柏妃所生,却被万贵妃害了。因此,宪宗刚开始一直以为自己将无后,有一天太监张敏给宪宗梳头,看到自己的白发,宪宗不禁感叹:“老将至矣,无子。”张敏突然跪下说:“圣上已有后,匿不敢现。”宪宗这才知道自己已有子,非常高兴,便立即要见自己的孩子,纪氏给孩子穿好衣服告诉他:那个穿黄袍的就是他的父亲。宪宗看到孩子顿时老泪纵横,抱着孩子说:“是吾子,类我是我的孩子,长的就像我”。几个月之后,就把朱祐樘立为太子。但是,万贵妃却深怀怨恨。据说万贵妃在宪宗认子之后,日夜哭泣说:“奴才们竟敢欺骗我”接着,纪氏就死了。死的原因据明万历年间的一个老太监说是自缢的。太监张敏也因为害怕万贵妃的报复而吞金自杀了。明眼人也许都知道,万贵妃自然容不得这个孩子。于是,宪宗的生母周太后对宪宗说:“你还是把孩子交给我照看吧”从此,朱祐樘就一直生活在祖母的仁寿宫中。有一天,万贵妃说要请皇太子过去吃东西。周太后就对孙儿说:“孙儿你去那里不要吃东西。”朱祐樘到万贵妃那里,万贵妃给他食物,朱祐樘就说:“吃饱了。”万贵妃就说:“那喝点汤吧”朱祐樘说:“怕有毒。”万贵妃非常生气地说:“这小孩子才几岁,长大了还不吃了我”一气竟生起病来。

这件事,自然对万贵妃深有影响。废储的事,也许从此就埋下了伏笔。幸亏后来泰山发生了一场地震,当时有人说这是老天对皇上废太子的不满,朱见深深感恐惧,于是废太子的事就此作罢。不过此时也反映出来万氏对孝宗朱佑樘的忌恨。好不容易一直等到万氏死了,孝宗朱佑樘的悲惨生活才结束。不过万氏确实是对明朝的政治产生重要的影响,可惜是不好的影响。

一个万氏就几乎动摇了明朝的国本,要是再出现一个万氏那明朝还不得直接亡国了。因此听到张氏的话之后孝宗心里无数念头闪过。

似乎是看出了孝宗的心思,张氏说道:“皇上,不用担心。照儿不是当年的先皇,而冬雪也不是当年的万氏。”

听了此话,孝宗也感觉有理。当年万氏之所以专权,一方面是由于宪宗皇帝对万氏的宠爱,另一方面也是由于宪宗朱见深的软弱。但现在的朱厚照和宪宗不同,朱厚照从小就聪慧、刚强、坚毅,颇有主见不会像宪宗哪有的容易受别人影响。并且冬雪也比当年的万氏要善良的多了。

这一章四千多字,写的挺不容易的,大家支持一下吧。

第三十章游历苏州

接下来两天朱厚照先是去神机营安排一下他不在的时候的军队训练事宜,并再三告诫马成和李桦一定要对待训练高标准,严要求,坚决的训练处一只精锐中的精锐部队。之后又去神机营工坊里交代了一下制作火绳枪的事宜。

火绳枪由于是靠燃烧的火绳来点燃火药,故名火绳枪。火绳枪在火器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的意义,它是现代步枪的直接原型。火绳枪的出现也改变了战争的形态,伴随着火绳枪的发展人类的战争从冷兵器进入到热兵器时代,一直到到17世纪末期燧发枪开始大规模取代火绳枪的时候,冷兵器已经退化成辅助手段。可以说就是火绳枪生生的挤掉了冷兵器的生存空间,堪称冷兵器第一仇人。

火药是由中国人发明的,并且是由中国人最早运用于战争中的。但是世界火枪的标志产物火绳枪却不是由中国人发明的,而是由葡萄牙人在十六世纪出传入中国的,不得不让人叹息,具体说是什么时间传入的历史上已经无从考证,;历史学家推测大致是在明嘉靖时期。朱厚照来到神机营之后也发现此时的神机营还没有装备火绳枪,仍然是使用的比较原始的火铳。明朝的火器继承与元朝,而元朝的火器继承于南宋的突火枪。明朝建立初期只是继承了元朝的原始的火器,或许称为火箭也可以,一直到成祖朱棣时期明军和越南人作战时却发现越南人的火器比明朝还要先进,于是成祖立马命人仿制,接着就出现了神机营现在仍然在使用的火铳。从成祖之后到现在的几十年里明朝的火器几乎就是停止不前的。了解到这一情况之后朱厚照立马把火绳枪的制作图纸和主要技术画了下来,然后交给神机营的工匠仿制,此时朱厚照还在庆幸幸亏自己前世是学习机械制造的,要不然自己连个工艺图纸都画不下来。

拿到朱厚照的图纸之后神机营迅速开始了火绳枪的研制工作,预计半年的时间就可以研制出来。

朱厚照倒是很想把比火绳枪还要先进的燧发枪也给弄出来,不过想了想此时的明朝连火绳枪都制作不出来,制作更加复杂的燧发枪就更是难上加难了,于是朱厚照也就暂时放弃了,等到明朝有那个能力的时候再说。

交代完所有事情之后朱厚照便带着冬雪然后在十二名精锐的皇宫护卫的陪同下坐上了南下杭州的船。至于暗地里自己老爹安排了多少人暗中保护自己这就不是朱厚照要关系的事情了。

京杭大运河,是世界上里程最长、工程最大、最古老的运河之一,与长城并称为中国古代的两项伟大工程。大运河北起北京涿郡,南到杭州余杭,途经北京、天津两市及河北、山东、江苏、浙江四省,贯通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五大水系,全长约1794公里,开凿到现在已有2500多年的历史。京杭大运河的伟大之处仅从数字上就能够看得出来,京杭大运河全长1747千米,是世界上最长的一条人工运河,是苏伊士运河的16倍,巴拿马运河的33倍,纵贯南北,是中国重要的一条南北水上干线。承载了大量的南北物资的交换,对于中国的经济和政治都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即使到了二十一世纪京杭大运河都还是中国的一条重要的经济线,更不要说在此时的明朝了,它不但是明朝仅次于长江的水路运输线,并且还兼顾着南北物资交换的重要使命。

离开京城以后朱厚照一路乘船由京杭大运河南下。一路上朱厚照总算是见到京杭大运河的繁华了。一路走来不但运河上的船只络绎不绝,并且运河两岸的城市也受运河之惠非常繁荣。

此时运河中间四条船竖成一排向前行去,正是朱厚照一行十四人。朱厚照和冬雪单独乘坐一条船,剩下的十二个负责朱厚照安全的护卫则每四人一条船。

“船家,我们这是到哪里了”一觉醒来朱厚照站在船头看着两岸陌生的地方朝船家问道。

“公子,我们快到苏州了。”船家恭敬的回答道。船家是朱厚照一天前雇的,当时一起被雇的还有三只船的船家。朱厚照此行不但带了一名漂亮的侍女还有十二名一看就不是普通人的护卫跟随,明眼人一看便知朱厚照身份定是不一般,说不定还有可能是哪个勋贵家的公子出来游玩,这样的人船家可是得罪不起,所以一路上船家都对朱厚照一行恭敬有加。

“到苏州了啊。”这一路行来朱厚照经过了天津、聊城、枣庄、淮安、扬州等城市,每到一个城市朱厚照都要在哪里游玩半天,以体会一下当地的风情。

“想不到这么快就到苏州了。这回一定要在这里好好玩玩,好好的体会一下有天堂之城的苏州。”于是朱厚照便朝负责保卫自己的张山说道:“张大哥,你下去安排一下,咱们在苏州多呆一天。”

对于后世很多人常常以苏州被称为东方的威尼斯而自豪的心态,朱厚照常常不以为然。威尼斯算什么,就是在后世不管是在城市的规模、历史、经济等各方面威尼斯都比不上苏州。更不用说在古代了,明朝时苏州被称为江南水城已经很长时间了,由于其繁华更是被称为人间天堂,此时的威尼斯算什么,只不过是一个刚刚兴起的欧洲小城而已。可以说威尼斯不管是在古代还是在现代,不管是在历史方面还是在繁华程度上,不管是在城市规模上还是在满城的河道上都比不过苏州。但是一个几乎在各个方面都优于威尼斯的苏州却要反过来以被称为“东方的威尼斯”而自豪,而原因也仅仅是威尼斯是欧洲人认可的水城,所以人们为了宣传苏州就给它冠以“东方的威尼斯”的称号。苏州千年的自豪竟然也比不过外国人的一句认可。外国的就是好的,外国人认可的就是好的,不管它是不是真的好,只要是外国的就行,不知道什么时候起中国人已经被这种心理占据了心灵。

“是,公子。”张山回答道。张山是这次负责保护朱厚照的十二个侍卫的统领,由于朱厚照在外面的身份不易公开,于是一路上朱厚照都是称呼张山为张大哥,毕竟总不能张口就叫张统领吧,虽然张山反对这样称呼,但是朱厚照坚持他也没法子。而张山在外面也不称呼朱厚照为殿下,而是称呼朱厚照为公子。

在张山带人找的一家大型的客栈里休息了一会制之后,朱厚照便打算出去逛逛了,“雪儿姐姐,走吧,咱们出去逛逛。”

“是,殿下。”冬雪小声说道。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